去广东被叫靓仔(在广东会被叫靓仔)

昨日,和异地朋友在网上聊天,在谈到朋友今年国庆期间来重庆旅游时,我问他重庆给他最大的映象是是什么?朋友回答是重庆人的热情,我问他为什么?朋友回答是重人庆老是叫他“老师”。

重庆人喜欢喊人“老师”,想必来重庆旅游的朋友都深有领会吧。

从下飞机或者火车开始:打出租,出租车司机:老师,去哪里;到宾馆,前台:老师,你的身份证;去饭店,服务员:老师,吃点什么;逛商店,售货员:老师,买点什么……

这一声声的“老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外地朋友感受到重庆人对人的尊敬和热情,虽然刚听到可能浑身不自在,不过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听得心里暖洋洋的,对重庆的好感也提升不少。

去广东被叫靓仔(在广东会被叫靓仔)(1)

老师,买点什么

外地人在享受被重庆人喊“老师”的同时,也困惑,为什么重庆人喜欢叫人“老师”呢?对此,我们就先来看看重庆人称呼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之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重庆一些社会地位、层次较高的人,都会互称先生,女士。而先生,女士这样的称谓,太文绉绉,实在不符合重庆人的性格,所以现在基本没人这样喊了。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老大哥”,开始互相称呼同志,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不分职位,不分男女,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农民,皆可用。在那时候,一声“同志”,喊得光明磊落,亮堂堂。

改革开放后,人思想也开放了、志向各异、人生目标迥异,相互称同志就不妥了。于是这个时候重庆随全国大流喊“师傅”,“师傅”这个称呼就也开始流行起来。当然对年纪大的男性才喊师傅,上年纪的女性,喊“”嬢嬢”,对于年纪相近的,女的喊“妹儿”,男的喊“师兄”或者“兄弟伙”。

我记得“师傅”这词,用得最频繁的地方,是在中巴车上喊司机停车:“师傅,刹一脚,有下。”(八、九十年代重庆的中巴随叫随停。)经常这样喊,于是“师傅”逐渐成了公交司机的专用词了。

去广东被叫靓仔(在广东会被叫靓仔)(2)

在重庆“师傅”是公交司机的专用词

至于“老师”这样的称呼,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我也很困惑啊,这“老师”如同空降一般,无据可查。

在网上,也有许多人曾提出过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也没有有个确切的说法。有人说:重庆人尊师重道,谦虚好学,人人都可为“老师”;有人说:“老师”这词方便,老少皆宜,男女通用,实在是出门一良伴;有人说:先生、小姐、同志、师傅都用作他意了,需要一个替代品,“老师”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在我记忆里,第一次听到“老师”这样的称呼应该是在解放碑的新世纪百货。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世纪百货开业,为了与外界接轨,要求营业员说普通话。一走进商城,各种声调的“老师”扑面而来,听得人一愣一愣的。当时二十才出头的我,何德何能,被人喊“老师”,怪不好意思的,虽然心里一直嘀咕,但听得还蛮过瘾的。

在当时还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你去逛下新世纪嘛,张口“老师”,闭口“老师”的,保证可以过一次教师节!”

去广东被叫靓仔(在广东会被叫靓仔)(3)

新世纪百货

“老师”是个好词,老少皆宜,男女通用,表达了对陌生人的善意与好感,且带有尊敬,特适合社交场所使用。估计“老师”这称呼,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重庆市民间流传开来了。

当然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伴有争议的。对突然冒出的满大街“老师”,有些人心里就不舒服了。

资格派说:你们这些人有什么资格被人喊“老师”?连“棒棒”都被喊“老师”,是谁给你们的权利,也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忒不要脸;斯文派说:阿猫阿狗都被叫做“老师”,你们玷污了“老师”这个神圣的词,有辱斯文啊!有辱斯文啊;正直派说:你们这样喊人“老师”,是弄虚作假,是阿谀奉承!是要犯错误的;含蓄派说:不要喊我“老师”,我又不是真的老师,我不耍寒暑假,又没享受人民教师的光荣待遇,怪不好意思的;

去广东被叫靓仔(在广东会被叫靓仔)(4)

“棒棒”

但是这个争议也没有持续多久,人们就逐渐体会到“老师”在社交中的好处了。

在小姐,同志,师傅这些称呼“串味”的年代,为了防止喊错称呼而被骂,只要看到明显不是20一下那种,又分不出具体年龄,全部不管男女,全部统称“老师”,安全性十足。于是乎,“老师”风靡全城。

但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在重庆有种“又歪又恶”的生物,你对她们的称呼一定要小心,那就是重庆妹子。喊“小姐”,妹子说,你全家都是小姐;喊“同志”,妹子说,你全家都是“同志”;喊“师傅”,妹子说,悟空你又调皮了;喊“老师”,妹子说,你才老。

所以我们对重庆妹子的称谓一般为“妹儿”。为讨好对方,一句“妹儿”前面再加个“小”字,重庆妹子一定对你笑嘻嘻,毕竟女人都喜欢扭住青春不放。不过近几年,重庆妹子要求提高了,喊“妹儿”不符合自身气质了,必须得喊“美女”了。对此,重庆男人无可奈何,在重庆男的都是“耙耳朵”的命,谁叫重庆人“重女轻男”的思想严重。

去广东被叫靓仔(在广东会被叫靓仔)(5)

重庆妹子

如今,“老师”这称呼已深扎重庆,人们之间互称“老师”已成为习惯,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这里的土话,只要你身在重庆,就逃不过被人喊“老师”。

从一个小小的称呼就可以窥见一个城市的人情冷暖,风俗习惯。在江西,你会被叫“老表”!在广东,你会被叫“靓仔”!在东北,你会被叫“老铁”!在重庆,你当然会被叫“老师”。

重庆人豪爽热情,一声“老师”就是重庆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最好的招待,欢迎大家都来重庆当“老师”,过一把“老师”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