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

视频:三国典故介绍与曹操经典三诗

视频:曹植十四联经典诗句与七步诗

视频:曹丕《燕歌行》与竹林七贤诗词

与曹操、刘备、孙权相关的诗词典故很多,著名的有:杯酒英雄、割发代首、望梅止渴、魏武分香、祢衡击鼓、阮瑀书札、田畴辞赏、草船借箭、七擒七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三顾茅庐、三气周瑜、刘备蛰伏、刘血青桑、刘备失箸、刘备叹髀、六出祁山、死而后已、孙权紫髯、介象钓鱼、羽扇纶巾、吴下阿蒙、步骘忍辱等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体诗形成的重要时期。古体诗也叫古风或古诗,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几种形式。古体诗注重结构,轻于平仄。古体诗创作的目的地在于言情,音韵也有优美的古诗。古体诗的形式主要有歌、行、吟等三种。

三国时期的古诗代表人物是三曹与竹林七贤。三曹,即曹操、曹丕与曹植父子三人。在中国诗词历史上,四言诗水平最高者当属曹操。提到曹操,许多诗词爱好者会想到《短歌行》与《观沧海》:

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1)

许昌曹丞相府(仿古)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中有《诗经》的影子。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们从《短歌行》中可以感受到曹操感慨于人生短暂,思贤若渴、想要建立周公辅佐成王一样的伟业。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曹操征乌桓时在河北秦皇岛所作,现在秦皇岛海港区还建有碣石公园。

曹操的四言诗登峰造极,曹操的五言诗造诣同样非常高。最著名的当属《却东西门行》

却东西门行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本诗表现了曹操一生致力于平定天下,到晚年时也希望能够像“狐死首丘,代马依风”一样,落叶归根,老死故乡。

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2)

山东聊城东阿曹植墓

曹植继承了曹操的文学基因,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曹植创作过许多四言诗与五言诗。总体上看,曹植四言诗水平不如五言诗。曹植的五言诗多为后世引用或化用,在李白、陈子昂、陆游等唐宋诗人的经典作品中经常能看到曹植诗句的影子。

为大家推荐十四联曹植创作的《名都篇》《白马篇》与《箜篌引》等诗作中的名句: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橱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我们所熟知的曹植《七步诗》有多个版本,平常流行的是两联版本:

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他六句版本如下:

七步诗 (一)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二)曹植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豉chǐ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3)

黄河山东省东阿段

曹丕创作的四言诗与五言诗也较多,但创作水平远逊色于曹操与曹植。而曹丕创作的《燕歌行》倒是别有特色,颇具婉约风格。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君何 一作:何为)。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在其创作的五古《芙蓉池作诗》中有几联颇有意境: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诗中丹霞指彩霞,曹丕可能是丹霞一词的最早提出者。而作为地理概念的“丹霞地貌”则是由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1928年提出,当时冯先生将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4)

广东丹霞地貌

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他们的活跃时期主要是在公元240年-250年的曹魏时期,聚会范围主要在今天的河南省修武县的竹林之中,当时属山阳县,是汉献帝的封地。这七个人在中国的音乐史与诗词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嵇康留下的诗句有: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阮籍留下的诗句有: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刘伶创作的诗句有: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

以万期为须臾。

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5)

豫北竹林

竹林七贤的典故同样经常出现在后世的诗文之中。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阮籍典故: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刘禹锡诗中的向秀与嵇康典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指的是嵇康死后,向秀作《思旧赋》,每听见邻人吹笛,向秀便会想到老朋友嵇康。

元稹诗句中的山涛典故:《与白乐天同葬杓直》元稹

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

不知他日事,兼得似君无。

陆龟蒙曾在《秘色越瓷》中引用嵇康典故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沆瀣hàng xiè,指夜间的水汽等

杜牧诗中的“阮咸一麾”典故

《将赴吴兴登乐游园》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白居易诗中的刘伶典故: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陆游在成都为官期间,曾有诗作引用刘伶: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上述就是曹操与竹林七贤在诗词历史中常见的典故与诗句。

带你从诗词中读三国人物(诗忆中华第十三集)(6)

西安秋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