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

解读味觉关键词——舌苔、味蕾、味觉细胞、舌神经。

味觉是舌头的功能之一。舌面上密布着称为味蕾的细小乳头,其中生长着数以万计的味觉细胞,这些味觉细胞与感觉神经网相连,感觉神经网把味感受到的味觉信息传到大脑的味觉中枢。同时,其他神经把舌头感受到的湿度、质地、疼痛等信息以及物发出的气味通知大脑。大脑收到这些資料之后,经过综合判断、分析,就有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之觉。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1)

当人体患有某些疾病或舌神经、舌黏膜遇到较强的物理性刺激时,可干扰味的味觉功能,使味雷感受偏差而失灵。于是,就会使人食而不得其味,出现味觉障得,或者出现异常的味觉感受。另外,如果传递味觉信息的神经受到损伤,也会使味觉的灵数度降低或丧失。

1、味觉迟钝

① 味觉正常减弱

对味道的感受能力减弱,一般是由于两种情况引起的。

其一,老年人会出现味蕾退化,味觉功能减弱的现象,这是身体衰老的表现。

人体都要经过一个自然衰老的过程,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会逐渐减弱,味蕾也不例外。及早通过各种途径减缓衰老是预防的关键。有研究表明自由基是人体疾病和衰老的直接制造者。所以,减少体内自由基能够减缓人体老化速边度。有关“自由基”我们会在后面的科普内容中大家做再详细介绍。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2)

其二,可能是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卫生不良,吃过多的富有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酸性食物;烟酒成瘾,经常刮舌头等,都可使味蕾萎缩,导致味觉障碍。平时需增强口腔保健意识,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度刺激味蕾。

应对策略

1.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最有效的方法,通常应在晨起、睡前和饭后刷牙或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

2. 不要一次吃过多刺激性的食物。

3. 睡前不要吃东西

4. 定期做口腔检查

② 味觉减退

如果口中味觉减退,饮食无味,一般是两种情况的表现。

其一,可能是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所致。

偏食、挑食、不合理的减肥、在外就餐、食入含过多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加速锌的流失,使血液中的锌减少,导致味蕾细胞受损,引起味觉障碍。

锌是人体内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由于味蕾细胞寿命比较短暂,与其他细胞相比,对锌的需要量更大。缺锌时味蕾细胞更新速度减慢,味觉的敏锐度下降。欧美男性每天锌的摄入量为15毫克,女性为12毫克。亚洲人平均每天锌的摄入量为9毫克,在女性膳食中平均含锌量仅为6毫克。每天补锌约15毫克,就可以预防味觉障碍。含锌最多的食物是牡蛎,每100克含锌40~70毫克。此外小鱼、绿茶、可可、芝麻、杏仁、海藻、黑米、蛋黄、动物肝脏也是含锌量较高的食物。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3)

其二,可能是长期服药的结果。

药物在体内积聚后影响唾液的成分构成,刺激味蕾,也可干扰正常味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使味觉和嗅觉改变。只需更换药物就能好好品尝美味,但必须要事先咨询一下医生。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4)

③ 味觉障碍

味觉障碍或味觉迟钝,是由三种情况引起的:

其一,由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的神经损伤,如口腔手术、头面部外伤、三叉神经病变、面神经瘫痪及面部放射线治疗等。

其二,由急性感染和高热性疾病引起的舌炎,使舌黏膜味蕾损伤而导致味觉障碍。

其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使舌黏膜上的乳头改变,影响味蕾的敏感而导致味觉灵敏度降低。

应对策略

① 使用味觉修复法。

只要不是神经损伤,在消除病因后味觉可以逐渐恢复。但由于味蕾细胞都是通过周围上皮细胞更新完成的,所以味觉的恢复至少需要10天以上。不过一定要及早发现治疗,味觉障碍产生后1个月内发现进行治疗的,80%能快复正常;半年内发觉、治疗的治愈率为70%;超过半年的治愈率不到50%。

若能辅以下面的措施,可使味觉及早恢复: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及复合维生素B;口服硫酸锌或摄入含锌丰富的动物类食品、贝类水产品;咀嚼口香糖、用小苏打水漱ロ;改变日常饮食品种及烹调方法,从色、香、味来刺激食欲;进食时充分,让食物与味接触机会增加,提高其兴奋性;经常吃含锌多的食物有助于恢复味觉功能。

②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持敏锐的味觉。

例如,每餐不要吃得太饱,让味蕾经常处于兴奋状态;戒烟,长期吸烟会导致味蕾麻木,口臭口苦;避免食用刺激性及过冷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会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味觉神经,使口味越来越重;每天早晨取一匙温香油,口含5分钟,然后吐出用温水漱口,也可以用蜂蜜、草药、牛奶代替,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快速恢复味蓄原有的敏说度,还使释放出唾液、泪水和鼻涕留在口腔中的毒素。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5)

2、味觉异常

① 口中发苦

如果感觉口中发苦,可能是肝胆出了问题。

西医认为,口苦是肝胆急性炎症的表现。患有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时、胆汁的代谢异常,由于胆汁味苦,所以口中即使不吃东西,也会有发苦的感觉。

中医认为,口苦多是因为肝胆有热,伴随有眩晕、面红眼赤等表现;

② 口中发甜

如果感觉口中有甜味,称“口甜”,又称“口甘”。

其一,可能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西医认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时,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加,淀粉酶可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刺激舌上味而感觉口甜。

中医认为,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为脾热蒸口甜和脾胃气阴两虚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津受灼所致,表现为口甜口干而饮水不多、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腹胀、大便时干时软。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6)

其二,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觉得口中发甜。

③ 口中发咸

如果感觉口中有咸味,犹如口中含盐粒,可能是肾虚的表现。

中医认为“肾之味为咸”,肾虚时口中多有咸咸的感觉,多见于肾阴不足或肾阳虚衰的慢性咽喉炎、肾炎等症。若测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高,酸碱度多偏于碱性。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7)

④ 口中发酸

如果感觉口酸,可能是胃炎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征兆。

即使没有食入酸味的食物,口中也有酸酸的感觉。测定口酸患者的睡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常人増高,酸碱度多偏于酸性。中医认为“肝之味为酸”,当脾胃气弱期,肝胃不和时,胃分泌较多而感觉口酸,多见于胃炎和消化性进场。

⑤ 口中发涩

如果感觉口涩,可能是想有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症。神经官能症患者或睡眠不佳时,睡液腺分泌减少,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就会感到口舌枯燥、干涩。一般只要调整好睡眠时间,必要时用点镇的剂即可消除口涩。

吃饭总是没味觉得口苦是怎么回事(味觉下降口苦口干)(8)

⑥ 口中发辣

如果感觉口中有辛速味或麻辣感,可能是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

辣味是咸味、热觉及痛觉的综合感觉,所以自觉口辣的患者舌温可能偏高,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之间,口辣患者有时可达36℃以上。口辣的患者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也会较感。中医认为,口辣多为肺热壅盛肝火偏旺所致,常伴有咳嗽、咳痰黄稠、舌苔薄黄等症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