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从业人员的需求 工时保护漏洞亟需填补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需求 工时保护漏洞亟需填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新业态从业人员的需求 工时保护漏洞亟需填补

新业态从业人员的需求 工时保护漏洞亟需填补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

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再次进入超长“待机”状态,

他们的相关劳动权益问题也备受关注。

日均工作超11小时 ,“被掏空了”

根据平台企业的薪酬设计规则,

无论是快递员、外卖员的计件制,

网络主播的时薪制,

还是网约车司机的在线时长与派单质量绑定,

收入水平都高度依赖工作时长,

导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得不超时工作。

合肥市蜀山区某外卖配送站点的某专送骑手,

月入近万元,

与之对应的是每天上线十几个小时,

最多的一个月,

他跑了近1800单。

广州带货主播罗某表示,

自己“不是在直播,

就是在去直播的路上”,

几乎每天都有2~3场直播,

晚上12点是正常的下班时间,

有时凌晨2点下班。

赶上“双十一”,

每天要连播3场,

每场直播3~4个小时。

下班后,

感觉整个人“被掏空了”。

合肥网约车司机陈某表示,

从早上6点出车,

到晚上8、9点收车,

他的一天几乎都在车里度过。

《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显示,

大部分网约车司机都在高负荷运转,

日均工作时间为11.05小时,

其中,

49.21%的网约车司机每日出车8~12小时,

27.38%的司机每日工作12~16小时,

74.76%的司机一周出车 7 天。

“想停也停不下来”

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而言,

更多的时候,

他们“想停也不能停下来”。

他们通过拉长工作时间增加收益。

以带货主播罗某为例,

由于没有与直播机构签约,

工作相对自主灵活,

但也意味着无底薪、赚时薪。

罗某称,

即使成交额很高,

主播也很少能拿到额外的提成。

而时薪100到200元不等,

随着新人不断涌入直播行业,

时薪也在“缩水”。

停下来可能意味着被行业抛下。

罗某称,

“一个同行休息了10天,

回来后发现,

之前合作的品牌已经找到了新主播。”

有网约车司机表示:

“如果不出车分会掉,

分掉了就会影响接单,

因而需要每天都跑。”

网约车司机陈某每天租车费用125元,

每单抽成比例18%~30%不等,

“如果不多跑,

可能连租车费都挣不回来。”

新业态工时缺规范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

主播、代驾员、网约车司机、送餐员等

新业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

且普遍存在

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等问题。

2021年7月,

根据人社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的

《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保障了新业态劳动者的相关权益。

然而专家指出,

更多新业态从业者属于

“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和

“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自由职业等”

这两类用工方式,

尚未建立明确的工时保护规则,

整体处于失范状态。

专家表示,

应针对新业态用工设计出相应的

工时规范制度和劳动定额标准。

比如,

考虑到从业者多平台就业的特性,

应探索基于经济从属性的

任务计量型劳动基准。

在从业者灵活就业总时长无法直接控制的前提下,

大型平台可以控制任务连续性和总量,

防止过度劳动。

当从业者达到任务计量基准时,

平台应停止派单,

否则要承担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责任。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

提高劳动者单位时间的报酬收入,

以符合劳动者基本工作收入预期目标,

减少收入水平对工作时间的过分依赖。”

“对于网络主播等

单一工作场所的单一工作形式的工时规制,

则应从劳动者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的角度

保护其休息权,

对其最长工作时间建立强制性规范规则。”

综合工人日报、法治日报

来源: 央视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