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

文|令狐伯光

管虎导演的《八佰》和《金刚川》两部战争片。

可以说在2020年国产电影里异常耀眼。

而这两部电影的优缺点都非常的明显。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

优点就是电影工业上面的的突破,不但对于国产战争片,甚至整个中国电影工业都有所推动。

缺点自然也非常明显。

一是战争细节上的问题无数。

在很多战争细节方面,甚至达到了演义的程度。

二是导演在思想内核上的表达的问题太多。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3)

这个也是自从电影上映,国内网络早已争论无数的东西。

其实说到底也就是“屁股正不正”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国产战争片为何会变成这样?

国产战争片到底应该怎么拍呢?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4)

国产战争片应该怎么拍?

影视流行文化,一直都是现实社会中大众精神需求的投射。

一个时代社会上大众的文化需求是如何的,它自然而然会投射到流行文化产品上面。

我们梳理一遍国产战争片的发展。

基本就能弄清楚国产战争片出了什么问题。

未来国产战争片应该怎么拍摄。

1、早期“又红又正”的中国战争片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5)

时间是建国前后——1978年之前

更早期的国产战争片就不讲了。

也就是建国前的民国时期的战争片。

现在的中国观众还熟悉那个时代的战争片。

1956年的《上甘岭》。

1964年的《英雄儿女》等等。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6)

这个时代的中国因为刚建国不久,同时和周边国家打过正义战争。

当时整个人民的文化思潮与当时社会的状态,可谓是高度融合。

比如我们看《上甘岭》里王兰听说连长见过主席。

那个眼睛里是真的有光的,那种建设新中国的精神是贯彻到骨子里的。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7)

同时,那些拍电影的导演和主创团队,不但有官方部门的主导,而且有大量真正从战场下来的军人参与。

所以在战争片的各种真实性细节上面。

绝对没有《八佰》和《金刚川》都属于演义的东西。

不但在真实性上很高,而且合理的艺术化也能使观众信服。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8)

当然,缺点是当时的电影技术不行,涉及到的战争场面肯定不及现代电影工业的还原了。

总而言之,当时的战争片拍得非常不错。

而且不止涉及“抗美援朝”的战争片,表现其它战争的电影也是如此。

2、巅峰期“反战与又红又专”的并驾齐驱

1978年——2000年左右为止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9)

78年之前十年战争电影的发展遭遇到停滞。

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懂。

1978年过后,中国正式打开了国门。

同时因为国家的关系,先是“中美蜜月期”又是“中日蜜月期”。

又因为之前十来年的历史,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潮。

众所周知,是“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天下。

当时文化圈和电影圈的人,深深受到了美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0)

但是——

78年后的开放是一个过程,不是打开门瞬间就这样了。

它持续了几个阶段,时间可以说很长。

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在80年代中后期才崛起。

他们是“伤痕文学”的主力,而且后面第六代大导演也深受影响。

同时因为这个影响,这是第六代和第五代导演拍的战争片,为何纠结和思想表达“正不正”的根本原因。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1)

第五代大导演电影艺术,“伤痕文学”的各种反思是主流。

所以,我们也有了很多反思民族性、反思战争与个人的战争片。

第五代导演因为时代背景,与当时还是“国营”制度下的关系。

他们拍的战争片还是不错的。

虽然也有“反思”的东西,但在民族与战争的处理是很深刻的。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2)

比如有些寓言气质的《一个和八个》。

比如陈凯歌之前的名作《黄土地》(虽然不算战争片)。

同时,还有姜文导演的经典《鬼子来了》。

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这些电影有些表达未必也就“屁股正了”。

但是这些电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还是中国艺术电影的一个高峰。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3)

前面说过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1978年开放过后,80年代初是第三代,第四代导演的天下。

这些导演拍的战争片,战争细节和思想表达非但没有问题。

同时各方面并不比第五代导演,拍摄的“反思民族和战争”的电影差了。

比如1985年,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4)

同时之前那种官方部门主导,真正让军人参演的“主旋律”战争片,同样没有落下也拍得很好。

比如1991年、1992年上映的《大决战三部曲》。

同时,第五代大导演也不只是有“反思”的,继承时代精神的导演也有很多。

最经典的作品,伯光君认为应该是不是战争片,却把时代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的

——1999年,陈国星导演的《横空出世》。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5)

另外,在“伤痕文学”反战思想,与时代精神继承最好的国产战争片。

伯光君认为是同属第五代大导演,冯小宁导演的《战争三部曲》。

《红河谷》《紫日》《黄河绝恋》

三部战争片不是过去意义的宏观叙事,而是以个人命运在大时代下的遭遇。

从而映射个人,中华民族,中国近代几次遭遇侵略人民的悲惨遭遇,抗争下如何找到信仰的过程。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6)

同时,电影对于侵略者无辜者的塑造,更是入木三分。

没有那么“屁股不正”的乱同情,而是对于战争摧毁人性的无奈。

《紫日》实在是国产战争片永恒的经典,根本不逊色同时代西方战争片(当然战争场面不行是事实)。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7)

国产战争片怎么不行了

2000年过后——至今

冯小宁《战争三部曲》过后,国产战争片的数量锐减。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8)

真正再次引起全民关注的国产战争片,可以确定是2007年,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了。

但从这个时期开始,每当有国产战争片出现。

它们在影视工业上,都对于国产电影有所突破和推动。

但是在战争细节和思想内核的表达上,同样都有着较大的争议。

比如《集结号》里我军上级需要用“骗”的方式,来让战士死守不退。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19)

那些支持的观众总说历史上有原型,结果就是拿不证据。

《金陵十三钗》里用妓女换取女学生生存,同时中国女性被混混老外睡觉再拯救,当时也引起较大的争议。

后面冯小刚《芳华》的内核表达也有一定的争议。

但这部电影在战争层面上的表达不多,主要是“文工团”故事就不讲了。

这个思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伯光君认为,大概就是继承时代精神的第三代,第四代导演退出历史舞台。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0)

同属继承时代精神的第五代大导演,要么退出不拍片了,要么没有跟上中国商业电影的时代。

《横空出世》的导演陈国星,《战争三部曲》的冯小宁便是如此。

即使同属于“伤痕文学”的第五代导演,能力毕竟也有高有低。

张艺谋、冯小刚同样拍了战争片。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1)

至少从拍的战争片来讲,确实不如姜文的《鬼子来了》。

陈凯歌也要拍战争片《长津湖》了。

突然感觉有些可怕。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2)

管虎不可怕?因为第六代都可怕

第五代导演拍的战争片已经可怕了。

但是与第六代导演的战争片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第六代导演拍的战争片,与第五代“反思”相比,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屁股极端不正”的问题了。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3)

第六代大导演迄今为止有两位导演,一共拍了三部著名的战争片。

2009年,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

2020年,管虎导演的《八佰》和《金刚川》。

两部电影内核表达问题如出一辙。

《八佰》和《金刚川》不讲了。

《南京南京》里,导演陆川不但用日本人做主角视角。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4)

最服气的选择的日本主角非常无辜,奸淫“慰安妇”的时候想到自己日本未婚妻,转眼看到尸体良心大受谴责。

看到自己人杀害中国人的时候,表现出了巨大的痛苦。

最终这个日本主角因为忍受不了,选择了自杀。

这部电影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我日本侵略你中国,你们中国人被杀非常痛苦,但杀你们的我们日本人也很痛苦啊!

但是,你结合现实里现在“日本不道歉”,各种政治操作。

这种思想表达真的挺那啥,都已经不是“屁股正不正”的问题了。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5)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伯光认为是在国门打开的时候,他们受到西方影视思想文化,与影视工业的影响要更加深入。

他们在思想内核表达上面,走得比第五代导演还要远。

第六代崛起的在千禧年的时候,当时正好面临着中国商业片时代到来。

第六代失去了过去第五代“国营”的那种支持,却又继承第五代的“伤痕反思”,还受到西方影视文化和影视工业的深刻影响。

第六代在拍文艺片的时候,已经不像第五代着重表现个人,民族与时代的冲击。

他们表达的思想基本都是“小人物”在“大时代”里面的虚无。

通常还不告诉你原因,不给你答案。

通常用1%的小部分,代表99%的大部分人。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6)

虚无,一切都是虚无。

错的,一切都是错误的。

所以,第六代导演的文艺片在西方电影节各种获奖,也获得一定艺术成就。

虽然观众都批评过:“重符号,一昧猎奇中国,迎合西方。”但是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确实有太多普通人被抛下了。

毕竟中国不是只有“北上广深”。

第六代导演文艺片也有争议,拥趸却也不少。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7)

然而——

当第六代将文艺片这一套放到商业大片与各种战争片的时候。

这一套不但玩不转,而且非常的别扭。

原因非常的简单。

这些战争片的时代背景就是宏观叙事啊!

而不是78年改开后经济高速发展,那些被抛下的个人命运。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8)

《八佰》的真实历史你不敢面对。

《金刚川》的真实历史你不敢相信。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和所有中国人民,更是有着强大的精神信仰,从而正面战胜了”联合国军“。

你不相信这个精神。

你怎么可能拍得出好的电影?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29)

尾声

《八佰》《金刚川》带来的争议。

主要是第六代导演出身年代与成长背景,所养成的时代印记。

按照他们这个岁数,想要改变也很困难了。

中国战争片应该怎么拍?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30)

一个国家发展引起的人民思潮之下,自然会影响影视文化的表达。

《八佰》和《金刚川》为何会带来争议?

当前中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是80后,90后和00后。

这三代人出生和成长年代,虽然也有经历“伤痕文学”的思潮。

但毕竟只是看到了一个尾巴,而不是参与者。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31)

他们却在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影响下,在2010年后中国文化自信,大国崛起背景的影响下。

尤其是这两三年“中美关系”的变化之下。

这些观众只想看“志愿军”正面击败美军的历史中扬眉吐气,结果却在管虎拍的电影里看到“阴阳怪气”。

这些观众怎么可能给电影好评?

国产战争未来怎么拍也很明显了。

让出生和成长在新时代的年轻电影人上吧。

管虎拍摄成本(我梳理了一遍建国后的国产战争片)(32)

他们既懂技术也间接继承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比如那部删减严重的电视剧《战火熔炉》。

可比《金刚川》拍得好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