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如何挑人立威(资治通鉴高明的领导)

《资治通鉴》第40卷,汉纪三十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资治通鉴如何挑人立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资治通鉴如何挑人立威(资治通鉴高明的领导)

资治通鉴如何挑人立威

《资治通鉴》第40卷,汉纪三十二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

【原文】

湖陽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译文】

刘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新近守寡,刘秀和她一块儿评论朝臣,暗中察看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道德气度,群臣没有人能赶得上他。”刘秀说:“我正计划这件事。”不久宋弘被刘秀召见,刘秀事先让公主坐在屏风后,然后对宋弘说:“谚语说‘地位高了换朋友,财富多了换妻子’,这符合人情吧?”宋弘说:“我听说,贫贱时的朋友不能忘记;贫贱时的妻子不能分离。”刘秀回头对公主说:“事情办不成了!”

【解析】

典故”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出处就是来自于此。

刘秀的一生在历史上除了创建了东汉,也为中国成语创造了不少词汇。

这个扯远了。

刘秀想给他新寡的姐姐选丈夫,于是有了上面这一段,结果不是很理想,他姐姐看上的人没意思。

正所谓神女有意襄王无心,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感情这个东西顺其自然,强求不得。

但上面这一番对话可谓是内里意思不少,咱们一点点来分析。

湖陽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刘秀特别善于用他刘氏宗亲联姻这些勋贵,但这种联姻不是乱来,而是要充分考虑的。

明面上看湖阳公主意思,尊重她,但政治这个东西不能掺杂感情,你湖阳公主觉得好没用,还要我刘秀认同才行。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湖阳公主看上宋弘,觉得此人不错。

这个时候的宋弘大概是43岁。

这里给他大家说个题外话。

咱们中国古代选士,除了才情之外,还要看此人长相。

歪瓜裂枣,基本上不可能做官,就算做官也只能停留在低级官员一档。

毕竟这玩意怎么说,要官员长的不好看,甚至还很猥琐,那不也有损朝廷脸面嘛。

之前咱们说了,宋弘这人在哀帝、平帝、王莽时代都担任过朝廷中央一些关键岗位,甚至还担任了侍中,即伴随皇帝左右。

这相貌自不用说,肯定是大帅哥一个。

而且中国古代士大夫特别注重保养,别看宋弘43岁,放在妥妥是一个大叔级帅哥,堪比姜文、陈道明、唐国强、张丰毅、陈宝国那种。

这湖阳公主看上宋弘可以理解。

刘秀说他来办,于是就把宋弘叫过来问话。

之前提到,湖阳公主想嫁给谁,不能随她自己的意思,更要看刘秀的政治需要。

同时,也要看其他方面的影响,综合考量之后再决定。

现在湖阳公主看上宋弘,但从之后的发展来看,似乎刘秀并不太愿意让湖阳公主和宋弘在一起。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这一段就很有意思的了。

现在妾有意,郎有没有情呢?

刘秀把宋弘叫来,还让湖阳公主坐在后面偷听。

对宋弘说的话,却意味深长。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发达了换朋友,富贵了换老婆。

某种程度上这句话其实是正确的,但此时刻却有别样的意思。

一来,宋弘有老婆,且宋弘现在富贵了,这句话就是对宋弘的试探。

二来,这话颇有刺激甚至道德绑架宋弘的味道,你宋弘不是挺正派一人嘛,现在给来你这一出,你怎么选。

三来,说给湖阳公主听的。

事情到这里,其实后面会怎么发展也是必然的结果。

宋弘如此正派一人,听到这话,自然是不能应下来,答应下来他自己名声也会臭掉,只能反驳。

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那屏风后面的湖阳公主也算是心中明白。

如果宋弘认同了这句话,的确她说不定能嫁给宋弘,但宋弘表面正派,内心却用老婆来换富贵,人物形象破碎。

如果不认同这话,那就显然是拒绝潜在联姻可能,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

一段可能的姻缘就此消散。

但咱们反过来看刘秀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个人认为,刘秀大概率是想要把这事给搅浑,打消湖阳公主嫁给宋弘的念头。

一来未必符合政治利益,二来宋弘此时有老婆,你让人家和原配离婚娶你姐姐,传出去真难听。

所以,他才会说这一番话,让宋弘自己拒绝,以断湖阳公主之心。

不过宋弘那句话的杀伤力可不小,一句话下来恐怕那些有家室且想娶湖阳公主的人都得望而却步了。

毕竟,你们有家室为了娶湖阳公主,放弃原配,那就是道德上有瑕疵。

如此湖阳公主能选的人就少了。

【闲扯】

这里有意思的角度有两点。

其一,刘秀不好直接阻止,于是故意拿话来顶宋弘,让宋弘顺着拒绝。

其二,从宋弘角度来说,他听出了刘秀的言外之意,也在借驴下坡。

其实这个就是职场中、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场景,借人言事。

即,当事人自己不好表达他的观念、想法,于是通过让别人来说,进而达成目的。

就好比说上面的材料,是刘秀让宋弘自己做的。

还有些时候是提前沟通,让人提前说,自己在顺势同意。

还有些时候就是正话反说来进行测试。

还有一些时候是丢出话题引发讨论,在顺势引导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甚至还有点明来说,比如有人说了A观点,不同意,于是你就让别人继续说亦或者点个和A的人不对付让他来故意反对,其实就表明了态度。

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