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

马克思恩格斯用典(10)——普罗米修斯(二)中曾讲过,在赫西俄德的笔下,普罗米修斯是以“狡猾”的负面形象示人的。之前两文涉及的故事都出自赫西俄德的《神谱》,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在《工作与时日》中又是怎么谈论普罗米修斯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1)

《工作与时日》一开篇,赫西俄德先对宙斯来了一番颂扬。“他既能轻易地使人成为强有力者,也能轻易地压抑强有力者。他能轻易地压低高傲者抬高微贱者,也能轻易地变曲为直,打倒高傲者。——这就是那位住在高山,从高处发出雷电的宙斯。”(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页)

接下来,赫西俄德说,大地上有两个性情大相径庭的“不和女神”,一个天性残忍,专门挑起争吵、冲突与战争。

关于这位不和女神的神话,流传最广的当然就是——在珀琉斯与忒提斯的婚礼上,她扔下了那个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从而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2)

亨德里克·德·科勒克(1570-1629):《珀琉斯与忒提斯的婚礼》 右上角的不和女神厄里斯正在投下金苹果。

第二位不和女神则生性善良,是专司竞赛的、有竞争意识的女神。她能刺激怠惰者努力劳作——一个人看到别人因勤劳而致富,他也会因为羡慕而变得热爱工作。

紧接着,赫西俄德谈到了普罗米修斯的神话——“狡猾的普罗米修斯欺骗了他(宙斯)”,从而挑起了神与人之间的矛盾与不和,愤怒的宙斯“藏起了火种”“为人类设计了悲哀”“不让人类知道谋生之法”。

无疑,赫西俄德在这里正是用普罗米修斯挑起争端的神话给第一个“不和女神”作了注解。

当普罗米修斯再一次替人类盗得火种之后,宙斯愤怒地对他说:“伊阿佩托斯之子,你这狡猾不过的家伙,你以瞒过我盗走了火种而高兴,却不知等着你和人类的将是一场大灾难。我将给人类一件他们都为之兴高采烈而又导致厄运降临的不幸礼品,作为获得火种的代价。”这礼品便是“潘多拉”。

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3)

John D. Batten(1860-1932):《创造潘多拉》

“须知在此之前,人类各部落原本生活在没有罪恶、没有劳累、没有疾病的大地上,命运三女神给人类带来了这些灾难。”

“像手持埃癸斯招云的宙斯所设计的那样,在希望飞出瓶口之前,这妇人(即潘多拉)便盖上了瓶塞。”也就是说,人世间自此不但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罪恶,而且连最后的“希望”也断绝了。

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4)

(比利时)尼古拉斯•雷尼尔(Nicolas Regnier,1591-1667):《潘多拉》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1、不是“潘多拉的魔盒”吗?怎么这里画成了瓶子?实际上不是盒子换成了瓶子,恰恰相反是瓶子换成了盒子。也就是说,最早的神话故事中潘多拉打开的是瓶子,后来才成了盒子。

2、潘多拉的表情是多么的柔美、恬静与无辜,可右手那长长的纤纤细指已打开装满灾难的罐子,令人恐怖的黑烟也已飘了出来。

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5)

“潘多拉打开盒子”

“狡猾的普罗米修斯”试图欺骗宙斯,宙斯便送来了同样拥有“一颗狡黠的心灵”的潘多拉,这恰恰体现了宙斯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用典)(6)

总之,不管是《神谱》还是《工作与时日》,赫西俄德都站在代表正义与秩序的天神宙斯的立场上。

正如韦尔南所说:“在赫西俄德描写的城邦以及以前的世界里……公正则是一个至高无上却又远不可及的神。”(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0页))

如果站在这一立场上,普罗米修斯就是那个破坏正义与秩序的可恶的骗子,他的欺骗行为最后使可怜的人类惨遭株连。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