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有多少分支(东胡后裔是哪些人)

文/赵海峰 三代之前,东胡事迹不可得而知之东周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争频仍,种族冲突达到极致,东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但仅是中原汉人史籍中一些碎片化的记载而已应该说,东胡是一个多支民族融合的部落联盟其与诸夏的区别,绝不是指血统或种姓的不同,乃在社会性质与生活方式的不同东胡之内不同种族之间,其社会性质与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故“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东胡有多少分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东胡有多少分支(东胡后裔是哪些人)

东胡有多少分支

文/赵海峰

三代之前,东胡事迹不可得而知之。东周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争频仍,种族冲突达到极致,东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但仅是中原汉人史籍中一些碎片化的记载而已。应该说,东胡是一个多支民族融合的部落联盟。其与诸夏的区别,绝不是指血统或种姓的不同,乃在社会性质与生活方式的不同。东胡之内不同种族之间,其社会性质与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故“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其后,成王伐东夷,息慎来贺。穆王征犬戎,荒服不至。宣王不修籍,败于姜戎。幽王戏诸侯,葬身骊山。平王东迁雒邑,而方伯用政。桓王不礼郑庄,有繻葛之役。厘惠王室衰微,而齐桓称霸。

至周襄王 (前652--619年)“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

当是时也,“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西河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緜诸、绲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羲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史记·匈奴列传》)

(图片来自网络)

是时,匈奴最强大,北夷尽服,被掳掠的东胡人众约三十余万,臣服于匈奴,融入匈奴之中。逃逸的东胡余部分两支,分别窜至乌桓山(在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和鲜卑山(在今内蒙古哲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西)【此鲜卑山与拓跋鲜卑祖先所居的大鲜卑山并非一地。大鲜卑山在今内蒙古呼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十公里的嘎仙洞。】,随后各自称为乌桓族和鲜卑族。

匈奴收服东胡后,于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卢绾为东胡卢王,统领留在匈奴的东胡人。卢绾乃刘邦的“发小”,同日而生,幼时同窗,长则相爱,及壮,跟随刘邦东征西讨,平定天下,可谓功高劳苦。刘邦也未亏待他,封卢绾长安侯、燕王。后刘邦杀韩信、诛彭越,讨陈豨,卢绾因陈豨事牵连,刘邦疑卢绾反。未及追究,刘邦崩。卢绾恐吕后淫威,日后将祸不旋踵,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冒顿(mo du)单于封为东胡卢王。四十年后,至孝景帝时,其孙它人以东胡王归汉来降,封为恶谷侯,至其曾孙,有罪,国除。(《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从此,东胡之名便在历史中消亡了其后裔则以乌桓、鲜卑、柔然、契丹、室韦、蒙古之名,耀武于中国历史舞台之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