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

邹高翔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2)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3)

2020年、2016年,东莞石碣、北京广渠门

这个五一假期,五月四日,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一次出广州,到东莞看望亲友。特意早早出发,先到石碣镇袁崇焕纪念园。两年前路过,进去转了一下,没转完。这次得以仔细看看。袁崇焕的三处凭吊地,我都造访过,只差去广西藤县了。

北京有两处:广渠门的袁崇焕祠墓、龙潭公园的袁督师庙,局促狭小。石碣镇纪念园规模宏大,方显袁督师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点将台上的袁崇焕石雕像,高15米,重约300吨,由雕塑大师潘鹤捉刀。石基四个大字“擎天一柱”,由书法家袁鸿枢2002年94岁时题写。还有三界庙、祠堂、衣冠冢、传记浮雕等,共计八景:文阁春晖、水南学宫、石街晚渡、虾毑戏夷、三界灵腃、袁大司马、三宝庵慈、榕阴天涯,完整地展示了袁崇焕的一生。

疫情尚未完全解除,进园要查验健康码,身份证,颇为费时。游客不多,都很配合。戴着口罩游园,也是人生难得经历。督师若地下有知,当恕物殊时期不敬之罪。石碣是袁祟焕的出生地,以故居为基础修建了纪念园。广渠门是他北京保卫战的战场。这两地建纪念场所,理所当然,有同样形状的衣冠冡。石碣这处把守墓的佘义士和17代传人佘幼芝也刻成像,立于衣冠冡两侧。旁边还有一处佘义士墓。规格为仿制广渠门处,更规整簇新。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4)

北京龙潭公园内的袁督师庙

为何北京龙潭公园也有纪念场所?1919年,东莞人张伯桢在此购地建“张园”,出于对袁崇焕的崇敬,加之袁曾驻军于此,遂在私家园林建袁督师庙。位于公园一角,面积很小,又无大字招牌,很容易走过。但内有多位名人手书,价值很高,与广渠门处同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题写对联,名噪一时。“其身世系中夏存亡 千秋享庙死重泰山 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 一夫当关隐若敌国 何处更得先生”。

佘义士十几代、张伯桢、康有为、梁启超,极力赞誉袁崇焕。金庸小说《碧血剑》,袁崇焕是没有出场的第一主角,奠定全书的正义基调,但写得并不丰满。金庸又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作为弥补。石碣纪念园“崇焕故里”四字,也是金庸所写。他借作品表达对袁督师的敬意,犹如《射雕英雄传》致敬岳武穆。

这三处凭吊地,尽管石碣纪念园规模最大,成色最新。但最震撼我的,还是广渠门的袁崇焕祠墓。因为它的历史底色最重,附加值最高。

2009年到北京旅游,住在广渠门嘉禾国信大厦酒店,同伴去周围逛了一圈,回来兴奋地说:“袁崇焕的墓就在后面!”我本想去看,天色已晚作罢。望下去是居民小区,树林茂盛,没看到什么古建筑。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2016年国庆节进京,我特意去寻找,终于在东花市斜街的居民小区里找到。能来此地拜谒者,必定对袁崇焕有了解、有感情。门票两元,可能是北京收费景点中最便宜的。祠有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近代粤籍政治家、书画艺术家叶恭绰题“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康有为题写对联“自坏长城慨古今,永留毅魄壮山河”。袁崇焕手书“听雨”石刻保存完好,嵌于墙上。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5)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6)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7)

北京广渠门袁崇焕祠墓

祠堂后为袁崇焕墓,葬着袁崇焕的头颅(也有一说为衣冠冢),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坟侧小丘为佘义士之墓。说起这佘义士家族守墓,至今已历400余年,佘幼芝女士为修复袁崇焕祠墓奔走呼吁。可惜,我没有见到佘女士,否则一定向她鞠躬致意。佘家人感天动地,诠释了义为何物。

祠堂和墓地都很逼仄,被居民楼、写字楼、学校包围,树木遮蔽,难怪在旁边酒店高楼看不到。附近中学为扩大面积,曾提议将袁崇焕祠墓迁至龙潭公园,与袁督师庙合在一起,经过佘幼芝女士极力争取,得以保留。此处纪念意义重大,为崇祯二年(1629年)广渠门大战旧地。皇太极率领八旗军绕过关宁防线进犯北京,袁崇焕回援,在广渠门外击退皇太极。袁崇焕死后,部下佘义士冒死取回头颅,秘密掩埋于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坟地,居于其侧守护。

袁崇焕之死为千古之谜。梳理袁崇焕的表现,我有这样的判断:压跨崇祯对他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包括广渠门大战在内的己巳之变。1627年7月,袁崇焕被崇祯重新启用,“平台应对”誓言五年复辽,1629年5月矫诏杀毛文龙,1629年11月指挥北京保卫战。短短两年多时间,还有擅自议和、市米资敌等把柄被政敌抓住,他和崇祯的蜜月期迅速结束。1629年12月初,北京保卫战结束即被下狱。至于皇太极是否施反间计,不是问题的关键。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崇祯对袁崇焕许以重权,但袁并没有创造如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一样的战绩,反而让后金打到北京城下。虽然退敌,但引狼入室逼朝廷议和的传言蜂起,以崇祯多疑的性格,不能再忍,袁崇焕不过是他诛杀的将领之一。袁崇焕投笔从戎,书生意气十足,过于理想化,刚愎自用,最终酿成悲剧命运。晚明文学家张岱说:“(袁崇焕)性格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着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一针见血。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8)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9)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0)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1)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2)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3)

东莞石碣镇袁崇焕纪念园内

有论认为“袁崇焕被杀,是一个悲剧,但绝非冤案”,实难苟同。我绝不认为袁崇焕有负大明,但他遇到了容忍底线低的崇祯。相比之下,天启帝和魏忠贤充分放手,一个是不理政事的“木匠皇帝”,一个是把控朝政的宦官,却成就了袁崇焕的威名。这就是历史的吊诡。

即便如此,袁崇焕对国家的忠诚、迎难而上的勇气、屡创强敌的功勋,仍然值得铭记。他的遗诗《临刑口占》云:“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碧血染剑,大明之憾。英雄的凛然之气,从这狭小的祠墓院落,以及龙潭湖、石碣镇、藤县升腾,感天动地。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4)

碧血剑夏雪宜与袁崇焕(碧血染剑督师崇焕)(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