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浅谈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路径)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又生逢其时、将和这个民族一起追梦圆梦,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更加需要思想政治的引领和奋斗精神的鼓舞在青少年中间做好宣讲工作,引导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也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浅谈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路径)

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又生逢其时、将和这个民族一起追梦圆梦,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更加需要思想政治的引领和奋斗精神的鼓舞。在青少年中间做好宣讲工作,引导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也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好面向青少年的精神宣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讲道理,要重视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启示我们,在面向青少年进行宣讲的时候,要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言之有信”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昭示我们:理论的生命力扎根于实践、理论的说服力来自事实。面向青少年作好精神宣讲,一是要有可信的依据。就是说,要把理论宣讲建立在真实可信的事实根据之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信。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就要以事实为根据,以人物故事为素材,特别是结合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标志性成果、榜样型人物,结合青少年成长经历中有所感知的身边人和身边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优秀青少年的故事,给宏大的理论筑牢生动而坚实的实践基础。二是要有坚定的信心。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来,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中,兑现了一个又一个承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我们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去激发和培育青少年的“四个自信”。

“言之有情”

思想教育的实践证明,重视以情动人、以爱启爱,就容易走进青少年的内心,打开青少年的心结,提升青少年的情感认同。讲好爱国故事、爱民故事、关爱青少年的故事,引导和厚植青少年关注并参与家乡发展和国家富强的家国情怀,巩固和增强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接力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言之有理”

在面向青少年进行宣讲的时候,从本质上讲,宣讲就是讲道理,确立青少年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真正认同。

“言之有技”

面向青少年要让他们听得进、听得懂,重视宣讲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一是要用好语言技巧,除了善于运用对比、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外,还要善于选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习语、新语、网络语等语言风格,实现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的创造性转化,把生动的实践讲生动,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提高青少年的抬头率、点头率。用好技术手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学习宣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特别是“微媒体”已成为青少年的掌中宝,青少年的生活几乎已经“无‘微’不至”;我们的宣讲也要善于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及其新技术新应用,通过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增强理论宣讲的科技感和亲和力,首先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进而拨动青少年的心灵,让青少年在参与性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对宏大理论的思想认同。

“言之有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要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强化青少年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和行动认同。宣讲的时候,重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联系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用青年先锋的榜样力量鼓舞青少年投身复兴大业,用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帮助青少年破解各种难题。将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转化成自己的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争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文是2021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GDJG2021064)、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20GXSZ1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季士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任建霞(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