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

#创作挑战赛#

1944年,侵华日军发动了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史称豫湘桂会战,国民党百万大军一溃千里,从河南一路败退到贵州,大好河山落于敌手。

为拯救沦陷区人民,并恢复红军时期的湘赣鄂粤根据地,毛主席果断决策,派兵打过长江以南,与广东的东江纵队取得联系。

11月20日,军委以359旅717团两个营、718团全部、719团一个营、补充团和特务团,共计3000人,加上分配给新四军第五师的2000名干部,组建了八路军独立游击第一支队。

这支部队从延安出发,经过大半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于1945年8月辗转抵达广东南雄一带,离前来接应的东江纵队只有一步之遥。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

可就在这时,抗战胜利了,小日本一投降,国民党就把注意力对准了这支南下孤军,第九战区司令薛岳紧急调来10万大军围剿王震。

王震果断北撤,突破了敌人10个师重重封锁后,于10月在湖北大悟与新四军第5师胜利会师。

然而,危险并未离去,从当年10月至第二年6月,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将中原军区部队困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区域内。

1946年6月26日,根据军委安排,中原军区部队一举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其中359旅和干部旅作为前卫,为主力杀入陕南立下赫赫战功,

在陕南,359旅又遭遇了胡宗南部10个整旅围剿,在没有后方补给和友军支援的情况下,数千将士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于8月29日,回到阔别近两年的陕甘宁边区。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2)

359旅从1944年11月起从边区南下,到1946年8月重返边区,行程2.5万里,被毛主席赞誉为第二次长征,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

1946年9月29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宴请三五九旅各指战员。

席间,革命老人续范亭即兴诗句:子弟两条腿,天罗地网都突破,万里长征百战归。

然而,经过22个月的南下北上,三五九旅减员十分严重。一年多前,部队出发时有3个团 3个营,作战兵力3000余人。

这支部队途中在湘鄂赣增兵至6000人。他们回到陕北时只剩下2200多人,其中有600任还是干部旅的指战员。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指战员受伤生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身体消耗巨大,需要好好休息,才能全面恢复战斗力。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3)

毛主席要求这支英雄的军队“重整旗鼓,再上前线”。

全旅指战员在延安休整两个月,于1946年11月中旬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地区进行扩军整编。

11月14日,三五九旅到达离石县,改隶晋绥军区。晋绥军区为三五九旅补充新兵3000余人,充实了部队力量。

根据军委命令,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兼吕梁军区)成立,王震任第二纵队兼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绍辉任副司令员,罗贵波任副政治委员,张希钦任参谋长,王恩茂任政治部主任。

第二纵队下辖两个旅:三五九旅和独立第四旅。359旅旅长郭鹏,政委李铨,副旅长徐国贤,副政委廖明,参谋长王子亮,政治部主任何振新。

独立第四旅旅长顿星云,政委杨秀山,参谋长谷志标,政治部主任彭德。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4)

顿星云

新组建的第二纵队,在王震的领导下,与山西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参加了晋西南战役和汾孝战役,再次显示了英雄部队的雄风。

但第二纵队兵力仍然不多,三五九旅5000人,独立4旅2000人,一个纵队总共只有7000人。

与同期晋绥军区第一、第三、第四纵队相比,最少的第四纵队也有1.1万人,最多的第一纵队有3个旅1.8万人。

全面内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必将成为国军进攻的重点目标。这支英雄的军队急需扩充力量,随时奔赴战场,参加新的艰苦卓绝的战斗。

兵源在哪里?党中央和八路军在陕北多年,当地人民对我党我军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许多优秀青年参加了八路军,也有不少牺牲在战场上,359旅不能再给陕北乡亲增添负担了。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5)

上级也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红六军团的老首长任弼时同志打电话给王震,对他说:

“王胡子,这两年三五九旅吃了太多苦,部队牺牲了那么多好同志,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战斗,你们以后还要承担更大规模的战役任务,要尽快补充兵力。”

“我已告诉陈老总,让山东老区支援我们陕北,他已答应大力支援我们。你赶紧挑选一些指挥员和战斗骨干去山东,组建一个旅,把他们带回来,你怎么看?”

王震高兴地回答:“太好了!我们队伍只要有兵有枪,马上就能上去打硬仗!”

王震马不停蹄地赶到359旅719团,给团长张仲翰、政委曾涤打招呼,告诉他们:

“任弼时同志让我们派一些干部和骨干到山东组成一个旅,然后带回陕北,我们先把这个旅叫做教导旅吧!我看还是让你们两个去,张仲翰继续当旅长,曾涤还是当政委吧。”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6)

“你俩抓紧时间在719团挑点干部和战斗骨干,尽快出发,尽快把一个旅带回来!”

听了王震的话,张仲翰和曾迪高兴地回答:“可以!我们马上执行!”

与所有老红军干部不同,张仲翰出生在河北一个官僚大家庭,叔父是河北省政府厅长。

张仲翰年轻时在北平读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地下工作。他在三五九旅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

更难得的是,抗战爆发时,张仲翰还利用家族资源组建了一支3000人的河北民军,后并入719团。

王震则不拘一格,直接提拔年纪尚轻的张仲翰为重组后的719团团长,让老红军指挥员贺庆积任副团长。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7)

张仲翰(前中)

根据军委指示,三五九旅从719团二营抽调部分干部、战斗骨干共300余人。几天后,由张仲翰、曾涤、贺盛桂、熊晃、金忠藩率领,离开了陕北根据地,奔赴山东渤海军区。

1946年12月13日,张仲翰带领教导旅骨干进入山东根据地。

当时,山东局势十分复杂,敌情异常严峻:北有王耀武的五个军盘踞在济南,东有李弥的第八军盘踞在青岛,南有十几个整编师盘踞在津浦路,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师。

1945年至1946年,山东根据地先后向东北派遣了5个野战师、2个警卫旅、10个骨干团,总兵力达10万人,根据地兵力相对不足。

再加上敌人来势汹汹,山东野战军因此也面临着扩大武装、应付内战的严峻形势。

但接到上级来信后,陈毅司令员对负责干部说: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8)

“三五九旅是一支英雄部队,担负着保卫陕甘宁根据地和中央的任务,再给他们增加一个旅,人数要比我们山东野战军一个师要多,至少要达到一万人!”

三五九旅在山东的扩军队伍被安排在山东省阳信、宁津、商河、惠民等县,这里是渤海根据地,我党在当地有着深厚的基础。

当地也是最早完成土改的地区,翻身的农民参军的热情非常高,有很强的阶级觉悟来捍卫土改的胜利果实

因此,在没有任何动员工作的情况下,大批农民纷纷参军。

1947年春节后不久,各区县将参军的青年集中起来,送到第二纵教导旅所在的阳信县。当年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派去了。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9)

三五九旅到山东扩军,只用从地方接收自己的士兵,招兵工作队成了接兵的工作队,这在我军扩军中从未有过。张仲翰和曾涤看着这些新战士,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迅速提高部队质量,陈毅还从让各县武装部动员1500名退伍老兵参军,从苏北、鲁南战争中俘虏的国军中挑选改造后的解放战士500余人,一同送往359旅招兵工作队。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陈毅命令山东省军区后勤部调拨2万多套棉衣和衬衫给教导旅,还送来了一批新缴获的钢盔。

参军的农民脱下棉袍毡帽,换上统一的黄色军装。一些部队还分发了钢盔。

大家身着整齐的新军装,列队站在一起,给人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0)

这支新军一组建,就以崭新、齐整的军容亮相,十分抢眼。没有人会再称他们为“土八路”了。

根据上级命令,1947年2月23日,这支部队在山东省阳信县老鹄王村举行了建军仪式。

该部队被确定为“渤海军区教导旅”。全旅共三个团和一个炮兵营,加上旅直,总兵力达1.1万余人,其中翻身农民9000余人。我军又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诞生了。

渤海军区教导旅一成立,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和训练中。

这样一支多由翻身农民组成的军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基本的军政训练,从队列演练到射击、轰炸、刺杀、爆破,每一项训练都要从头开始。

所幸的是,359旅有300名参加过南下北上的老骨干,从长征到抗日战争,经历过多次战斗,战斗经验丰富。另有2000名退伍军人和解放战士帮助训练。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1)

于是,老三五九旅的作风很快被发扬光大。从旅长到普通一兵,官兵们团结一致、互教互学,展开了一场训练大比武。

训练时,最大的困难是武器。三五九旅300名老干部从陕北出发,只带了41支中正式步枪,远远不能满足训练需要。

得知这一情况后,陈毅优先将莱芜战役缴获的大量武器分发给渤海军区教导旅。

以后,教导旅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炮兵,是西北野战军15个旅中最强的。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军政素质明显提高。这时,旅长张仲瀚开始考虑如何把渤海子弟兵带到西北去。

当时,极少数领导有一种错误的顾虑:部队是由当地翻身农民组成的,难免对农村老家有所眷恋。当时,他们的参军口号是“打倒老蒋,保卫家乡”。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2)

如果部队直接向西北开进,会引起战士们思想的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减员。

于是,少数领导对部队最后行军目的地讳莫如深,以“野外驻训”为名向西进发。

当时,由于国军飞机连续轰炸阳信,渤海教导旅于6月转移到庆云县常庄地区。

在这里,该旅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总结了几个月来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举行了阅兵仪式。

部队整齐威武地通过检阅台,展示着几个月来的训练成果。不少老干部激动地说:“三五九旅又回来了!”

旅长张仲瀚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我看我们还是只纸老虎,看起来很可怕,可是能不能打就不知道了。”此话一出,底下笑成一片。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3)

“所以我们要在野外多走走,变成一只真正的老虎,不是让老蒋把我们吃掉,而是我们要把老蒋的宝贝吃掉!”

就这样,全旅从庆云出发,开始了西进的野外大练兵。其实部队也确实是在训练。

我军擅长打运动战,而运动战要求战士们要有一双铁脚板。行军最初每天走二三十里,逐渐增加到五六十里,让这些过去在田间耕作的农家子弟适应行军。

后来,又慢慢加码到每天行军100里,急行军可达120多里。在当时的条件下,行军速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7月,全旅到达河北省武安县。根据军委命令,渤海教导旅在这里由华东军区移交晋绥军区。王震司令员提前到了那里,再次见到老首长,大家都很激动。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4)

张仲翰高兴地向他汇报:“我们圆满完成了渤海建军任务,为了避免部队的地方观念,我们以大规模野外驻训的名义,把部队带出山东,现在全旅部队都完整了,请司令员检阅。”

没想到,王震司令员听了这个汇报后生气了:“胡说八道!你们低估了子弟兵参军的觉悟。”

“翻身农民爱党爱毛主席,你们要实事求是地提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不和战士们推心置腹,怎么能把部队带好呢?”

王震的批评,让几个旅领导感到羞愧。后来,这些旅的指挥员不止一次向部队公开道歉,勇敢地向战士们承认错误。

1947年8月的一天,在武安召开全旅会议,司令员陈毅、滕代远专程前来参加。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5)

陈毅司令员用洪亮而豪迈的声音说:“山东自古英雄辈出,你们渤海教导旅就是今天山东的英雄!”

“从今天起,我把你们交给王震同志,由他带领你们到大西北去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

顿时,会场上翻滚着春雷般的口号:“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从这一天起,渤海军区教导旅更名为独立第六旅,与三五九旅同属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旅长张仲瀚、政委曾涤、副旅长贺盛桂,副政委熊晃,参谋长刘鹏,政治部主任叶显棠。

独立第六旅辖十六、十七、十八团:十六团团长刘克明,政委阎化一;十七团团长金忠藩,政委肖友明;十八团团长陈实,政委于侠。

武安交接后,部队立即向西前进,翻越太行山,直奔晋东南,参加二打运城战役。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6)

独立第六旅第十八团从东南方向攻城;第十七团执行包围安义的任务;十六个团追击逃敌保安团直至汾河岸边,歼灭了逃敌。

参军入伍不久的山东籍战士傅炳生,在转移担架的路上碰到逃跑的国民军一百余人。他单枪截获并出其不意,将敌人全部俘获。孤胆英雄的事迹很快传遍全军。

这是渤海教导旅成立后首次作战。第一次参战,部队打得英勇顽强,也涌现了一批战斗英雄。

1947年12月,渤海教导旅回到晋南,正式隶属西北野战兵团第二纵队。这支部队跟随王胡子转战陕北,解放大西北,参加了宜川、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1949年1月,全军统一番号,二纵独六旅将番号改为一野二军六师。1949年10月,第六师挺进新疆,参加了平叛剿匪,为稳定边疆再建新功。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7)

1953年3月,第6师师部改为焉耆军分区,底下三个步兵团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二师,师骑兵团改编为新疆军区骑兵第一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这支部队又划归兵团建制,负责焉耆、库尔勒、塔里木、且若四个垦区。

从此,这支来自山东的子弟兵就扎根在天山南麓,为边疆的繁荣默默耕耘数十载,建设了现代化的铁门关市,创造了一百多亿元的产值。

根在井冈山,整编渤海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这支山东子弟兵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不仅山东的陈毅司令员关心三五九旅,太岳军区的陈赓也对王胡子帮助颇多。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8)

1946年12月中旬,为粉碎胡宗南对陕北边区的进攻,军委命令陈赓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与王震的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联合作战,寻找战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第四纵队和第二纵队在陈赓、王震两位指挥员的指挥下,在晋西北连续作战,猛打猛冲,一鼓作气连续解放8个县城。

两支英雄部队在吕梁地区取得重大胜利,令国民党的“西北王”胡宗南十分警觉。他立即命令第一军军长董钊率5个旅迅速增援吕梁地区。

董钊五个旅兵分几路进入吕梁地区后,犯了兵家大忌,分兵占领我军已主动放弃的县城。

陈赓、王震抓住战机,率四纵、二纵集中兵力合围孤立之敌整67旅,将该旅歼灭在蒲县井沟地区。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19)

董钊

此后,两个纵队密切配合,相互支援,沉重打击了蒲县、吴城、临汾等地的敌人。

接着,两纵队发起汾孝战役,歼灭晋绥军暂编第69师、第37师、保安8兵团共1.1万人,沉重打击了阎锡山集团在晋中地区的主力。

战斗一开始,陈赓就教育部队:“要照顾爱护王震的部队,三五九旅是一支英雄部队,刚刚经历了南下北征,吃了很多苦,兵员补充得不够。”

“他们的战士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可以当我们的连长,不能轻易伤亡,他们牺牲一个战士,相当于我们牺牲一个干部。”

战斗中,两支部队在争夺艰巨任务和分配战利品时互相谦让。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20)

一场战斗下来,四纵部队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王震看到枪和手榴弹扔得到处都是。他跳下车,对同车的陈赓说:“我是个穷小子,看到这些丢在地上的战利品感到心痛。”

陈赓不愧为大将风范,诚恳地检讨道:“王胡子,别捡了。我对部队教育不够,有大少爷作风。”

之后,陈赓立即命令部队仔细打扫战场,并下令第四纵队缴获的枪支弹药和物资,一律上交王震部队,一个也不能留。

战后,快过年了。当时,吕梁地区的人民十分贫困。为了减轻吕梁地区人民的负担,陈赓决定立即返回太岳老根据地。

王震想把老战友、老兄弟留在吕梁过年:“老大哥帮了我们这么多忙,我们应该感谢你们!吕梁地区虽然苦,但我们还能为你们过年做点什么。”

解放初期参加宿北战役的山东八师(上级要求山东补充)(21)

陈赓笑道:“谢谢王胡子,但我还是要给你算一笔账,我们每人一斤肉,就是两万斤,这可不是个小数字,你王胡子够苦命的,我不想再让你吃苦了,等你多打胜仗发大财了,请我吃红烧肉,到时候我一定会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