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鬲相近的字(鬲汉字的字元)

象形字,下有三个袋状的空足,用作煮粥的炊具。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所发明最早的陶器。

《漢書·郊祀志》:其空足曰鬲。,在《吕氏春秋》中写作,在有的古文献中也写作

与鬲相近的字(鬲汉字的字元)(1)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鬲部》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䰛,鬲或从瓦。段玉裁注: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

鬲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周禮·冬官考工記》:鬲,實五觳。......簋,實一觳。...豆,實三而成觳。郑司农注:「觳[hú]讀(或)為斛[hú],觳受三斗(豆)。」郑玄不同意郑司农的說法,因為在《儀禮·聘禮》中另有「斛」,说郑司农是把「豆」错当成「斗」了。所以他說:「豆實三而成觳,則觳受斗二升。……豆實四升。」意思是說:一豆为四升,十升为一斗。所以一觳为三豆,三四十二,共一斗二升。所以说,鬲的容积为五觳,三五十五,即十五豆,合六十升、六斗。而一斛的容积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文 献 选 读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十三年》入門見鬲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吴王夫差准备北上攻打齐国、鲁国,路过姑胥台时在大白天做了一个梦:进门见锅中热气腾腾而没有烧火。夫差要太宰嚭为他占梦。太宰嚭说,这是说明大王的圣德之气充盈啊。吴王暗喜。夫差再让大夫王孙骆为他占梦。王孙骆滑头,推说自己浅陋,推荐吴王去找一个叫公孙圣的人。公孙圣听到吴王召唤,趴在地上泣不成声,知道自己命已绝。但公孙圣还是直言说,这是表示大王将吃不到熟食,劝阻吴王放弃北伐。吴王大怒,示意武士用铁锤砸死了公孙圣。公孙圣仰天长叹:天知道我冤枉吗?我“忠而获罪,身死无辜。难道正直劝谏的反而不如违心附和的吗?”

03成 语 典 故

胶鬲之困

胶鬲别看他受困时只不过是一个以卖鱼卖盐为生的,可是被周文王赏识而举荐给商纣王之后,他成功地利用妲己离间商纣王与群臣之间的关系,作为周武王的内因,成功地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

《孟子·公孫丑上》: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皆賢人也。

《孟子·告子下》:胶鬲舉於魚鹽之中。

《周語·晉語一》: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寵,于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于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寵,生伯服,于是乎與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晋献公欲征伐骊戎,让主管占卜的史官史苏占一卦,史苏占后说“胜而不吉”。史苏酒后对大夫们说:从前夏桀伐有施氏,有施氏向夏桀进献了妹喜,妹喜与伊尹争功,结果夏朝就灭了。商纣王伐有苏氏,有苏氏向商纣进献了妲己,妲己与胶鬲争功,结果商朝就灭了。周幽王伐有褒氏,有褒氏向周幽王进献了褒姒,结果褒姒驱逐太子而立自己的儿子,最后西周灭亡了。而后来晋国的衰败,也正是始于骊姬。

以「鬲」作偏旁的字

以「鬲」作偏旁的字,几乎都与炊具或饮食有关。以「鬲」作意符的形声字:[guī],一种三足釜。以「鬲」作声符的形声字:,阻隔。,本义是粥,也读作[zhōu]。后引申为卖,读作[育yù],「卖儿鬻女」。从「鬲」的会意字:融,在山东青州苏埠屯的商晚期大墓中曾经出土以「融」为族徽的青铜器,而夏商时的古鬲国是在今山东德州。可知「融」是祝融的号,祝是其氏名。「融」应该是一个负责观察大火星,并报告农时的天文官,而不是许慎说的“炊气上升”。

与鬲相近的字(鬲汉字的字元)(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