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昨杀青(在重庆奉节拍摄的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计划4月15日首映)

在喜迎建党百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下主旋律影片的创作规律,推出受年轻人喜爱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将时代精神传递给青年一代,4月2日,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予以政策指导的电影《天地之间》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主持并总结,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接萍出席并讲话,尹鸿、周由强、饶曙光、戴清、李春利、胡建礼等评论家代表,袁正领、文炜、赵艺然、战立国等主创代表,来自重庆和广安有关单位负责人作研讨发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奉节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昨杀青?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奉节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昨杀青(在重庆奉节拍摄的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计划4月15日首映)

奉节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昨杀青

在喜迎建党百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下主旋律影片的创作规律,推出受年轻人喜爱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将时代精神传递给青年一代,4月2日,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予以政策指导的电影《天地之间》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主持并总结,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接萍出席并讲话,尹鸿、周由强、饶曙光、戴清、李春利、胡建礼等评论家代表,袁正领、文炜、赵艺然、战立国等主创代表,来自重庆和广安有关单位负责人作研讨发言。

电影《天地之间》海报

电影《天地之间》是一部以扶贫干部深入一线无私奉献、助力百姓脱贫致富为主题的扶贫题材电影,影片时长约110分钟。电影以重庆市奉节县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扶贫干部和感人故事为原型,故事诙谐幽默中不失深刻,平实感人中不失高度,泪点与笑点交织。该剧总编剧文炜为《中国扶贫杂志社》总编,是“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的获得者;总制片人耿涌曾参与制作《闯关东》、《大染坊》等优秀影视作品。据了解,该片计划4月15日举行首映。

会议以“脱贫攻坚故事的青春化表达”为主题,从叙事方式、影像表达、表演特点、制作模式、美学形态、人文内蕴等不同方面把脉电影《天地之间》的优长与不足,既有背景的介绍,又有政策的指导;既有鲜活的经验,又有理性的洞察;既有充分的肯定,又有建设性批评。观点独到、亮点纷呈、不乏金句,发挥了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

电影《天地之间》剧照

徐粤春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青春化表达的有益探索

电影《天地之间》用青春色彩、清新风格描摹脱贫攻坚这一严肃宏大主题,体现出向年轻观众审美靠拢的创作方向。

一是养眼,富有朝气清新的青春气息。影片展现了拍摄地奉节青山碧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显示了积极向上的当代青年形象,玻璃栈道、高空攀岩、直播带货等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潮元素的引入,冲破了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俗套刻板的印象,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

二是走心,充满青年人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晓雨与康明之间的同志友情,康明与肖璐之间的男女爱情,晓雨与母亲之间的血肉亲情,扶贫干部与村民之间的鱼水乡情,多情交融。

三是凝神,具备青春激情下崇高的精神力量。影片将脱贫攻坚与青年人很好地勾连起来,在脱贫攻坚战中,有许多青春的身影,他们将最美的青春年华与热血奉献给脱贫事业。影片中不会水的晓雨为救落水儿童不假思索跳入河中,是青年脱贫干部“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在一瞬间的爆发,这是青春激情燃烧的结果。晓雨牺牲的设置,符合“悲剧产生崇高”的美学规律,提升故事的精神高度。

接萍 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

讲好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好故事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使命担当

要求“脱贫攻坚要干好,也要讲好”。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宣传战线的同志责无旁贷。电影《天地之间》取材精准扶贫,试图以小故事、小人物开掘大主题,反映大时代。影片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得到了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的关注和指导。《天地之间》将青春励志融入脱贫攻坚大主题,既反映了脱贫攻坚对贫困乡村翻天覆地的改造,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使命担当,也阐释了年轻一代只有把青春融入民族大业,把志向和国家意志高度统一,才能真正完成自我成长,才能让青春实现价值最大化。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希望艺术家们能够像投身脱贫攻坚那样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宏伟大业中来,用真诚和才华宣传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为伟大的民族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电影《天地之间》剧照

尹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资深教授:

呼应时代的新青春之歌

《天地之间》以青年农技专家彭晓雨和海归青年康明在深度贫困村古树村的扶贫经历为题材,讲述了两位扶贫青年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艰苦过程,具有“时代报告”的电影特点,体现了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鲜明的时代主题。影片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两位青年人的故事,让青年人在扶贫中认识农村现实,在扶贫中校正人生位置。两位青年人的视角和成长,既使全片有了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青春气息,也使扶贫电影有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意义。虽然影片在丰富性、厚重感上还有提升空间,但可以说是重大题材电影的一种有益探索。

周由强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电影《天地之间》艺术指导:真诚的艺术态度让作品迸发青春的力量

电影《天地之间》讲述了青年农技人才彭晓雨和经济人才、海归青年康明跟随县长雷正来到全国贫困县玉节县的深度贫困村古树村精准扶贫的故事,反映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强大动员能力,集中体现在青年一代用理想用奋斗带领村民一起突破千百年来的生存困境。剧中人物围绕“人”这个中心问题,以饱满的干事创业激情,治“懒”病、拔“穷”根,信科技、挖潜力,聚人力、做产业,终于用实干精神和真诚情感帮助村民改变思想,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看似平凡的故事,因为真实而动人,因为主创真诚的艺术态度让作品迸发青春的力量。作品塑造的银幕形象,因为宏大主题既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又因为接地气做到了真实饱满、有血有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天地之间》作为一部扶贫攻坚题材的电影,应该说有对生活与人性的独特观察,艺术上有个性化的表达。

影片一开始,工作队队长为了应付县长的检查而弄虚作假的段落先声夺人,让观众感觉到了扶贫攻坚工作的艰难和无奈。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突出地描写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艰难和无奈,大胆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对于被扶贫对象的特质,影片也作了大胆描写,如懒惰、顽劣乃至无赖。影片还充分展现了地域风情、自然景观等元素,丰富了影片的表现、表意。

戴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青春风采 精神共振

电影《天地之间》表现海归扶贫干部康明、本土农业院校毕业生彭晓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帮助重庆奉节古树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两位主人公一男、一女,一洋、一土,且采取截然不同的脱贫方式,在外在的反差之间两人造福当地百姓的精神情感世界又是彼此相通的。作品以流畅自然的情节、节奏、细节与人物语言多层次细腻展现了两位脱贫干部的青春风采与平民英雄气质,在大美奉节的影像表达中更加凸显了地域人文风貌及其艺术魅力。

李春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艺部副主任:年轻态表达的标志是成长

这部电影在努力规避创作套路,尝试新的探索,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是年轻态的表达。年轻态表达的标志是什么?我觉得是成长。剧中几个年轻人在完成自我成长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与国家需要的有机融合。该片的呈现形式也是年轻态的,轻喜剧的形式,表演还有一些适度夸张,让人感到很轻松。

其次是影片直面农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剧中的问题意识很强,也有一些锋芒,让我们看到基层扶贫干部的艰难,扶贫一直是在摸索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三是主流价值的渗透。如年久失修的国旗旗杆被修好,返乡大学生网红加入到乡村建设,年轻的女主几乎没有犹豫地纵身跳下去施救落水孩子等情节设置都自然地渗透主流价值。

胡建礼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微信公号“影视风向标”主编:演出了青年扶贫干部的朝气、泼辣和坚韧

《天地之间》尝试脱贫攻坚故事的青春化表达,塑造了彭晓雨和康明两个富有朝气、坚韧不拔、一心为民的青年扶贫干部,不回避问题,不美化拔高,人物鲜活生动,故事平实感人,主题鲜明、有内涵、有深度,是一部不错的扶贫题材电影。

影片叙事方式平实质朴,根据剧情和人物塑造需要娓娓道来,不故作高深,不玩弄花活儿。影像表达清新自然、生动风趣。两位年轻主演訾富尔和战立国演技可圈可点,演出了青年扶贫干部的朝气、泼辣和坚韧。黄品沅和吴京安等著名老演员甘当绿叶,也很好地塑造了角色。

电影《天地之间》剧照

袁正领 奉节县委常委、副县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战天斗地的力量之美、搏击大潮的青春之美、自然天成的生态之美

这是一部大主题、小切口的主题创作,以山水之地、“中华诗城”重庆市奉节县脱贫攻坚的故事为背景,反映了脱贫攻坚事业意义之重大、决心之坚定、成果之显著,展现了战天斗地的力量之美、搏击大潮的青春之美、自然天成的生态之美,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影片还用了不少镜头展现奉节的大美山水,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能使人看到当地的美好未来,向往之情、揽胜之意油然而生。

文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杂志社总编辑、电影《天地之间》总编剧:以热血之作点亮心灵灯火

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给中国带来全面小康翻天覆地的变化,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使命担当,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记录挖掘这一宏大主题,是时代赋予电影人的使命担当。

《天地之间》的创作过程是主创团队以艺术宣示家国情怀的自觉尝试。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尊崇用典型的形象感动人,用生动的故事感染人,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意图通过这部影片把中国扶贫好故事分享给全世界。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在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而今迈步从头越之际,我们力图以《天地之间》的讲述再度点亮观众的心灵灯火。

赵艺然 电影《天地之间》导演:脱贫攻坚电影人物创作的思考

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属于主旋律电影,从当下现实的基层工作挖掘正能量的故事。这类电影的人物创作上需要突破常规,年轻的干部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人物塑造不能局限在“高大全”这个定律里面,多方面地展示年轻人的喜怒哀乐,用他们真实的情感表达去还原贴近生活的原貌。让观众更加相信这是真实的。不排除描写人物的缺点和弱点,多角度地刻画人物,让人物更加立体,从而能更精彩地揭示人物命运,更通俗地传播奉献精神。

战立国 电影《天地之间》男主演:去脸谱化让观众更有入戏的沉浸感

该剧并未因为是扶贫题材就在人设上特意拔高,而是从人物到台词,全面去脸谱化、接地气,以此让观众更有共鸣,更加有入戏的沉浸感。这部剧不介意将不同人物身上的缺点暴露出来,无论是干部还是村民,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最终也都在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各自的变化、成长和感悟。

电影《天地之间》剧照

重庆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副处长黄亮、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宣传处副处长牛文伟、广安市广安区副区长唐华分别从自身驻村扶贫经历、奉节脱贫攻坚成就、广安文化产业发展等角度,介绍了影片拍摄的有关情况,增进了对影片地域背景的了解,丰富了解读影片的视角。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宣传处副处长李明、广安市广安区文广旅局局长谭华林、重庆市奉节县扶贫办宣传主任龙怀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公关传播负责人姚阳杨、电影《天地之间》出品人马红艳列席研讨会。

据悉,影片《天地之间》现已入围第12届澳门国际电影节,计划4月15日在视察重庆两周年纪念大会暨重庆市委市政府2021年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中举行影片首映式。广安诗远德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中编(重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作为联合出品方,计划4月中旬将影片推向全国各地进行公映。

上游新闻 谭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