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

“大风起,把头摇一摇……”

风,对我们而言,真是再熟悉也不过了!虽然我们看不见风,却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看!天上的白云慢慢走远了,树梢上的叶片晃个不停,脸上、手上的皮肤仿佛被一片羽毛轻轻地拂过,这些现象都是风儿存在的证明呢!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1)

风的本领真不少

“哇!好大的风”!

追逐被风吹跑的帽子,真是让人又生气又不免觉得好玩。风虽然没有形状,不可捉摸,但本事却不少,有风时可以玩风车,放风筝。屋檐下的风铃也会因风而发出清脆的响声;妈妈晒在外头的衣服,没多久也被风吹干了呢!风也能帮助帆船前进,我们乘风逐浪,还可以玩冲浪板。如果没有风,你能想象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吗?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2)

迎风飞扬到远方

“小种子,你们怎么能够飞得那么高呢?”

“这有什么难的,你看,只要把冠毛张开,风伯伯一来,我们就可以起飞了!"昭和䓍的种子抖了抖冠毛,眼见风儿吹过,就一个个像搭飞机似的,乘风远行,离开原来生长的地方,到新的土地繁衍下一代。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3)

风儿也会大扫除

”呼!”吹口气把灰尘吹掉,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吧!风儿也会做这样的事哦!在大都市,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如果遇上特殊的天气情况而无法往高空扩散,地面上的人就好像被罩在一个小房间里,呼吸污浊的空气,很快就会呼吸困难。这时如果能刮阵风,就能把污浊的空气吹开,让人松口气。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4)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5)

风是怎样产生的呢?

你听过太阳与风比赛谁力量大的寓言故事吗?最后是太阳赢了。其实,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就不会产生风呢!

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由于地表的覆盖物性质不同,例如陆地、海洋等,受到阳光照射后,温度的变化也各不相同,所以就会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冷,同时影响接近地表的空气的温度。较热地表上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便形成低气压区;较冷地区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则形成高气压区,而空气会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这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就是“风”。由于地球上随时都有冷热不同的空气形成,所以风会时时刻刻产生。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6)

常年不变方向的风——信风

“看!又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

其实,风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四面八方乱吹。地球接受太多的热量,并非每个地方都一样多。其中以赤道附近受热最多,南、北极地区受热最少。于是,冷空气从两极流向赤道,热空气从赤道向上升后,流向两极,这就是全球性的盛行风。盛行风当中,以南、北纬三十度到赤道附近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古时候,人们可以利用信风驾驶帆船,在这两个区域间做生意,因此东南信风、东北信风又称为“贸易风”。

科学科普是什么(科普风的科学)(7)

捕风捉影的仪器

赛跑时,裁判会用秒表来测量我们奔跑的速度。同样的,风儿虽然看不见,但它“跑”的速度还是可以测量出来的。风吹的速度叫做“风速”,风吹得快,风力就强,所以“风速”也可以称为“风力”。我们通常利用“圆杯型风速计”来测量风速。

要利用风来从事种种活动,例如,放风筝、驾帆船等,都必须先知道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也就是“风向"。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它的顶端是只小飞机,根据机头所指的方向,我们就可以知道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通常,风向用十六方位表示,也有用三百六十度法来表示的。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的知识,快来一起探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