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

他是大明最传奇的皇帝,别人都是靠爹当皇帝,而他爹却是靠着他才当上皇帝,甚至就连他爷爷朱棣,也是为了他才起兵造反。他一生有三大污点:废除皇后、烧死二叔、喜欢斗蛐蛐,甚至被人戏称为“蟋蟀天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与朱元璋、朱棣齐名,成为一代明君,他就是大明第五位皇帝,仁宣之治的主要推手:明宣宗朱瞻基。

那么,为何朱瞻基废皇后烧亲叔,却还能被称作一代明君?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大明,纵观这位传奇帝王的一生。

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1)

影视中的朱瞻基形象

时间来到公元1399年3月,此时距离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还不到一年,朱允炆便已干掉了4位藩王,朱棣已经有了反抗的想法,可惜刀不锋利马太瘦,他还不敢和朱允炆斗,主要是他三个儿子都在朱允炆手里当人质,赢了天下却断了后,这买卖不划算。

结果有一天晚上,朱棣突然梦见了朱元璋,在梦里朱元璋给了朱棣一个“大圭”,所谓的“大圭”就是皇帝专属的随身记事本,给“大圭”多少有点托付江山的意思,但朱棣还来不及高兴,朱元璋又说:“这是给我重孙子的,他必定会让大昌盛万年”。

听完这话朱棣就惊醒了,还不等他找人解梦,突然有人急匆匆赶来报信,说世子朱高炽家里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大胖小子便是朱瞻基。朱棣顿时又惊又喜,认为这是老天赐给他的礼物,也是朱元璋托梦给他的原因。

朱棣有了孙子忘了儿,这下也不怕断后了,直接开始准备造反的事儿,他把朱元璋托梦的事到处宣扬,并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打败朱允炆夺下皇位,成为了大明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大帝。

当然,关于这个托梦的说法,无非就是朱棣打出的一个噱头,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朱棣对于朱瞻基的喜爱程度,但朱棣三个儿子都被朱允炆给放了,都活的好好的,皇位根本轮不到孙子朱瞻基,该选谁当接班人,成了朱棣继位后的头号问题。

大儿子朱高炽喜欢舞文弄墨,心宽体胖大腹便便,从小就患有脚疾走不稳当,爱吃不爱动,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肥胖,朱棣是怎么都喜欢不起来;二儿子朱高煦(xù)高大威猛,性子强悍果断,跟着朱棣东征西战,曾多次冒死救下朱棣。

相比大儿子,朱棣更喜欢二儿子,他曾在一次作战结束后,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说:老大多病,你可要好好努力。多少有点要培养朱高煦为继承人的意思,朱高煦自然是从此更加卖力,结果等到朱棣当上皇帝,犹豫选谁的时候。

力挺大儿子的解缙跳了出来,问朱棣难道忘了他最宠爱的大孙子朱瞻基了吗?朱棣恍然醒悟,立刻拉着脸宣布册封大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又满心欢喜的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换句话说要不是中间隔着个朱高炽,朱棣都恨不得直接立朱瞻基当接班人。

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2)

影视中的朱瞻基、朱高炽和朱棣

而满怀希望等着接班的朱高煦,一脸蒙圈的被册封为汉王,还被丢到云南,彻底跟皇位说拜拜,像极了被领导画大饼的老员工,跟着领导拼死拼活把公司撑起来,结果领导转眼就提拔新来的,只因为人家儿子是区长?

朱高煦对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俩那叫一个恨之入骨,便暗中招兵买马,打算效仿朱棣,亲爹不给,他就自己动手抢!

镜头来到另一边,虽然朱高炽当上了太子,但朱棣依旧不待见他,反而是整日将朱瞻基带在身边,锻炼他的能力,这就是俗称的隔代亲。

文化方面,朱棣将当时最好的学士召集进宫,教授朱瞻基百家思想,治国之道,朱瞻基虽不说过目不忘一教就会,但也算的上聪明机灵,加之本身刻苦努力,除了那些学问底蕴之外,就连琴棋书画,都不在话下。

军事方面,朱棣亲自带着朱瞻基巡行边疆,四处征战,让朱瞻基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从战场厮杀到排兵布阵,全方面的学习为将之道,时不时还会让朱瞻基亲身体会百姓的生活之苦,日积月累之下,朱瞻基的武德足以媲美在战争中成长的朱元璋和朱棣。

这些非比寻常的磨练,让朱瞻基的眼界和魄力都要高出常人,因为常伴朱棣左右,朱瞻基的性格也深受朱棣影响,刚直果断,配合上文武双全的能力,朱瞻基可谓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

朱棣对这个大孙子也是愈加的喜爱,在爷孙俩的全力配合下,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坐的无比稳当,来自朱高煦与大臣们的刁难与排挤,都被一一化解。

那么朱棣走后,朱瞻基还能顶住来自叔叔的压力吗?怎么不能,不老实的直接做成瓦罐焖鸡,点个关注,咱们接着瞧。

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3)

铜罐焖“朱”

朱高煦到底做了什么,竟会被侄子朱瞻基做成瓦罐焖鸡,活活烤死?

明成祖朱棣病逝后,大胖小子朱高炽顺利继位,当时朱高煦厉兵秣马,造反之意已经是人尽皆知,但朱高炽依旧十分厚待这位弟弟,还封赏了几位侄子,向朱高煦示好。可朱高炽的仁慈,并没有让朱高煦有所收敛,朱高煦仍在寻找机会,准备效仿朱棣造反。

朱高炽体胖多病,在位还不满一年,就驾鹤西去了,重任就落在了朱瞻基的肩上。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准备迁都的事情,需要回北京完成登基仪式,朱高煦认为此时正是出手的最佳时机,便派出死侍在返京路上层层设伏,准备刺杀朱瞻基夺取皇位。

早在朱高炽还在位的时候,朱瞻基就已经和二叔朱高煦明里暗里争斗了无数次,这次更是早就算准二叔会趁机出手,便抄了小路提前返京,继承了皇位。

朱瞻基登上皇位后,同样厚待两位叔叔,无论朱高煦提出多么不合理的要求,朱瞻基都尽可能的答应下来,向叔叔们展示诚意,但在朱高煦看来,这是侄子朱瞻基软弱可欺的表现,他要的可不是高官俸禄,而是皇位。

朱高煦的反意是越来越浓,行为也愈加放肆,在朱瞻基继位一年之后,朱高煦终于忍不住了,打着和朱棣一样“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结果朱棣打了四年打赢了,朱高煦打了二十天,就输的一塌糊涂。

朱瞻基深知朱高煦的性格,猜出对方是想相仿朱棣,趁自己立足未稳,威逼利诱让领兵将领臣服,朱瞻基识破对方诡计,便御驾亲征,不过众臣劝阻,直接带领大军长驱直入。

果然不出所料,朱高煦一听朱瞻基御驾亲征,便缩在城中不敢与之交战,朱瞻基便令弓箭手,将赦免令射入城内,称只要带着赦免令出城投降,就不追究责任,如果能活捉朱高煦,还另有赏赐。

反军瞬间分崩离析,朱高煦无奈只能出城投降,造反时有多轰烈,投降时就有多狼狈,朱瞻基几乎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二叔,并在凯旋的路上,顺手搞定了三叔。

朱瞻基不想背负杀叔的污名,所以并没有咔嚓两位叔叔,而是将他们贬为百姓,并特别关照了二叔朱高煦,给他戴上了手铐脚链,并令人时刻监视。

虽然听起来很惨,但朱瞻基并没有亏待他,天天不用干活也不用愁吃喝,只要朱高煦老实做人,说不好哪天朱瞻基就给他一笔财产,把他给放了。

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4)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朱高煦也是一个狠人,在一次朱瞻基上门探望的时候,他竟然一个扫堂腿,将朱瞻基扳倒在地,得亏地上没有石头子啥的,朱瞻基只是摔了一跤。

伤害不高,但侮辱性极强,堂堂一国天子,竟被罪人一脚撂倒,朱瞻基这下是真的怒了,直接喊人搬来三百多斤的大铜缸,将朱高煦扣在里面以示惩罚。

那曾想朱高煦就是不肯低头认错,竟顶着铜钢就朝朱瞻基撞去,朱瞻基忍无可忍,令人在铜缸周围生火,将二叔变成了瓦罐焖鸡。

咱也说不好这锅到底应该算在谁头上,但朱高煦落得如此下场,完全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朱瞻基接二连三的给他机会,但他丝毫不知道珍惜,而这也成了朱瞻基人生的三大污点之一。

朱瞻基另外两个污点分别是:“废除皇后”和“蟋蟀天子”。

朱瞻基的皇后胡氏贤良淑德,是历史少有的仁善皇后,朱棣也正是看重这一点,才决定选她作为皇后,辅佐朱瞻基。但爷爷喜欢的类型并不代表孙子喜欢,相比胡皇后,朱瞻基更喜欢青梅竹马的孙贵妃。

朱瞻基继位之后,也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立孙氏为皇后,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意志太过强烈,胡皇后一直没能为朱瞻基生下一个皇子,反倒是孙贵妃生下了一个皇子,这个皇子便是朱祁镇。

对于朱瞻基来说,简直是双喜临门,这不就有理由立孙贵妃为皇后了吗?于是朱瞻基便以“皇后无子多病”为由,改立孙贵妃为皇后。

胡氏心灰意冷,就此出家成了静慈法师,胡皇后一向素有贤名,无论是太后还是百姓,都对其喜爱、拥戴有加,胡皇后一生小心,并未做过什么让人诟病的事情,听闻她无故被废,天下人无不怜悯,而此事也成了朱瞻基的人生一大污点,即使过了数百年,他仍在被指责。

而最后一大污点就更厉害了,朱瞻基因过于喜欢蟋蟀,而被人戏称为“蟋蟀天子”,他到底有多会玩呢?

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5)

宝马换蟋蟀,你换不换?

《明史》中有如此记载:“蟋蟀天子”朱瞻基为了斗蛐蛐,专门派人去寻找能打好斗的蟋蟀,一度导致蟋蟀价格飙升至天价,百姓们为了暴富,地都不种了,天天爬在地头墙角,撅着大腚找蟋蟀。

在江苏有一位掌管粮税的小官,看见有人出售一只上好的蟋蟀,这官为了完成业绩,便不惜用宝马去换,就这他还美滋滋的,幻想着能凭借这只蟋蟀升官发财。

他将蟋蟀交给妻子,千叮咛万嘱咐说这是他用宝马换的,是要献给皇帝的,关系到全家人的死活,千万要好生伺候,说完就急忙报信去了。

妻子不禁十分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虫子,竟然能让丈夫舍弃他最喜欢的宝马,实在忍不住就打开盖子想看一眼,结果刚打开盖子,蟋蟀就跑没影了。

妻子十分恐惧,当场选择自挂东南枝,小官回到家后,发现妻子没了,蟋蟀也跑了,伤心加上害怕,也跟着自挂东南枝了。可见朱瞻基这一爱好,背后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以至于朱瞻基也被人戏称为“蟋蟀天子”,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但这丝毫不妨碍朱瞻基成为一代明君,大明“仁宣之治”中的宣,指的便是明宣宗朱瞻基,那么,朱瞻基都为大明做了哪些贡献呢?

这就得从他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所解决的四大难题说起,朱高炽改组内阁、赦免靖难冤臣、改变官场风气、改善民生,四大改革让大明风气焕然一新,也为朱瞻基的进一步推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都说大明盛世,但朱瞻基刚继位时的大明,却是千疮百孔的,朱棣时期兴建紫禁城、五次北伐、屡次派遣郑和下西洋,这些都是负担,许多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造反。

虽然朱高炽有心让百姓喘口气,但他在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朱瞻基继位后,果断选择终止一些劳民伤财的大工程,同时暂停一系列的战争,节约军费开支。

在平定了二叔朱高煦的叛乱后,朱瞻基便找召回了驻扎在安南的明军,主动放弃了对安南的统治,转而与其议和,承认安南独立,让其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这一举措虽然放弃了好不容易打下的领土,有损国威,但大明驻军安南20多年,一直在镇压安南的反抗,大明为此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丝毫看不到平复反抗的希望,与其坚持徒劳无功的消耗,倒不如尽早脱离战争泥潭,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朱瞻基之后是哪个皇帝有建树(蟋蟀天子朱瞻基)(6)

同时,朱瞻基实施救济措施,大幅减轻贫苦百姓的负担,让许多在永乐末年背井离乡的难民,主动回到了原本的村落,让许多空置的村落重新恢复了生机。

在改组内阁和改变官场风气这两方面,朱瞻基进一步完善内阁制度,加强了御史的监察职能,让其可以渗透监察各个领域,同时将“巡抚”一职制度化,极大程度的解决地方平级部门之间的互相拖后腿现象。

此外,朱瞻基还调整了各地科举考生的录用比利,使之更加公平合理;给官员安排年假,体恤官员;但对于贪官污吏,朱瞻基虽不像朱元璋那样使用雷霆手段,但也绝不心慈手软。

当然,人无完人,朱瞻基除了三大污点之外,也为大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那就是他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让宦官学习知识,并让宦官接触到政治中心的决策环节,亲爹种下的种子,儿子在土木堡遭罪,这也算是朱瞻基的一大败笔吧。

总的来说,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俩在位这段时间,是大明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既没有来自内部的党争、专权等问题,也没有外部的压力,可惜天妒英才,朱瞻基在位不到10年,也随朱棣朱高炽去了。

其实说起来,朱瞻基就像是我们的一生,努力过奋斗过,也年少轻狂犯过错,只求自己老了回头展望的时候,没有后悔。大家对这位“蟋蟀天子”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蟋蟀天子朱瞻基,废除皇后火烧亲叔,为何还能被奉为一代明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