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

话题主持/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实习生 柯海琳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12日,澳大利亚西南部一名男子遭袋鼠袭击后身受重伤去世,“肇事”袋鼠被警方击毙。这是1936年以来,时隔86年澳大利亚再次发生袋鼠杀人事件。

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1)

据悉,77岁的受害人饲养一只野生袋鼠当宠物,不料遭到袭击。由于“肇事”袋鼠一直阻止医护人员靠近受害人,危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所以警方将其击毙。

不管是饲养的野生动物袭人,还是野外的野生动物伤人,都偶有发生。手无缚鸡之力的派派君提醒各位,不管是在动物园观光,还是在野外游玩,都要保持与野生动物的距离,注意安全。

猛兽袭人并不鲜见

今年7月,日本山口市及附近的民众频繁遭到野生猕猴攻击,至少45人受伤。当地官员称这一事件非常罕见,并为警察配备麻醉枪以方便抓捕。

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2)

报道称,猕猴在日本常见,但最近山口市发生的一系列攻击人类事件并不寻常,因为从幼儿到老年人,都成为它们攻击的对象。有的猕猴推开窗户或打开推拉门进入民宅,有的在户外“作案”。受害人要么被抓伤,要么被咬伤,所幸无人受重伤。

2018年8月,中国游客于肯尼亚奈瓦沙湖被河马袭击致1死1伤,就在中国游客遇袭的数小时后,同一地区又有一渔民遭河马袭击身亡。

据悉,今年奈瓦沙湖流域附近已有六人遭河马袭击身亡。

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3)

这些案例,足够让人心惊与警醒,希望同类悲剧不再发生。但危险的不只是在野外,野生动物园也潜藏着危险。

2020年10月17日,上海野生动物园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猛兽区实施作业时,遭熊攻击,不幸身亡。

事后流出的视频让人胆寒。但是在野生动物园里,这样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

2017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名游客翻越隔离护栏被老虎袭击致死;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名工作人员给大象喂食、打扫象舍时,遭大象踩踏致死,两名游客在这家动物园猛兽散养区自驾时下车,一名被老虎撕咬死亡;2015年,河北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一名游客在参观白虎园时下车,被咬伤死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与大自然也有了更多亲近的机会,不论是野生动物观光、生态旅游还是户外探险,都成为了越来越时髦的旅游方式。人们去非洲野生动物园乘坐越野车看狮子、大象、犀牛,到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了解奇珍异兽……

那么,人们该与野生动物如何和平相处?进入野生动物的“地盘”该怎么做?遇到受伤野生动物,又该不该搭救呢

如何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

如果是进入野生动物园观光,游客守规矩是安全前提。

游客“不守规矩”通常是野生动物伤人事件的原因。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动物保护措施最完善的野生动物园之一。进公园前安保人员要对每辆车进行检查,防止有人将枪支带进去猎杀动物。安全提示将潜在危险和注意事项全面地告诉入园游客,“严禁”“必须”是最常见的词汇。游客可以自驾游,但必须在规定的道路上行驶,有特定的下车区域。非洲旅行专家阿努克·齐勒马说,在野生动物园,多数意外都是因为游客下车,靠近大象或者狮子去拍照造成的。

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4)

非洲旅游网评论说,许多人来到野生动物园是为了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体验非洲的野生风情,但是切记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干预野生动物的生活,要尊重野生动物和其他人。

如果在野外与野生动物相遇,主动避让是最明智的选择。切忌围观、尖叫、挑逗、追逐、试图抚摸、喂养等,否则可能激怒野生动物。

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5)

野生动物受到惊吓或威胁时,才会表现出保护性的攻击行为,例如无意接近了动物的巢穴或幼崽、突然遭遇等。

遇到此类情况,要做的就是要保持冷静,缓慢地远离野生动物,而不是做出可能加剧动物攻击的剧烈反应。

一般情况下,野生动物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最重要的,要保持与野生动物的安全距离。不打扰,不接触,“远观而不近玩矣”是人类对待野生动物基本原则,而不是消灭可能威胁人类安全的野生动物。

进入野生动物“地盘”该怎么做?

在我们进入陌生环境前,一定要对在当地生活的野生动物有所了解,提前做好必要的防护。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闪光灯近距离拍摄动物可能会使动物受到惊吓,特别是在夜晚。

如果是自驾动物探索,一定不要离开观光车,尤其是拍照要注意,不要为了和野生动物合影,或者寻找最佳拍摄位置,擅自离开观光车。此外,不要随意打开车窗、车门。

袋鼠像猪一样经常被杀(第2眼再现)(6)

如果是徒步动物探索,务必做好功课,在前往保护区之前,了解你可能遇到的动物。注意不要做出鲁莽或突然的行为以免刺激野生动物。

此外,带走所有的食物垃圾,因为大棕熊和鬣狗等动物会试图进入拥有食物的区域,带走食物垃圾能够有效防止这类动物对旅行者造成伤害。

遇到受伤野生动物该不该救?

如果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不要盲目进行救助,因为普通人并不了解相关的救护常识,也不知道动物身上是否带有病菌。更不要将野生动物带回家饲养,这样不仅人和动物的健康存在隐患,动物福利也难以保障。

可以致电当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林业部门,请专业人士协助对受伤的动物进行救护。救助野生动物的初衷应是使它们回归自然,毕竟只有大自然才是野生动物最好的归宿。

尊重生命,善待大自然其他生物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向往更加广阔的天地。然而,地球上并不是只有人类一种生物,野生动物存在的时间比人类更加漫长,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缺一不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人类的发展领域是否侵占了原本属于野生动物的家园?

为了平衡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逐步出台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此在市场上看到有买卖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应立即向执法部门汇报。

2020年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表明,我国将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然而,法律法规是法律层面的约束,相关规矩的出台警醒和规正着我们的行为,可要真正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和感恩。

愿大家在珍视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请尊重其他多样的生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海外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等

责编 | 梁泽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