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

文 / 雪月江城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五回中,有一个“武侯弹琴退仲达”的精彩情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城计”的故事。对垒的双方是一对老冤家:蜀汉的诸葛亮,曹魏的司马懿。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1)

岌岌可危的局势

准备这场北伐战争诸葛亮可谓煞费苦心,要知道,蜀汉的国力远不如曹魏,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战略,既是为了自保,又是以小博大、逐步蚕食曹魏的长期政策。

明知赌博,却走上牌桌;明知不敌,但敢于亮剑。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偏执与孤注一掷。

在一出祁山的战争中,由于马谡轻敌,一时间“赵括附体”,硬是要执迷于兵书中“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的教条,又拒绝王平的苦苦劝谏,造成街亭这一战略要地失守,形势急转直下,以致北伐大业遭受毁灭性地打击。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2)

而与此同时,被迫战略撤退的诸葛亮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三国演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当时的情形就是:想战没本钱,想跑来不及

望着远处魏军扬起的尘土,又看着身边不足三千的老弱残兵,诸葛亮却并没有表现出慌乱的神色,他的安排包括两部分:

其一,城里的士兵们都把军旗藏好,大家躲在房子里别出来,禁止大声喧哗或者擅自行动,违令者斩。在这些士兵当中挑选心态较好、演技出色的二十个人,假装是城里的普通老百姓,悠悠哉哉地扫马路。

其二,诸葛亮本人羽扇纶巾,带着两个小书童来到最显眼的城楼上显摆,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仙风道骨,表现出一副平静如水、超然物外的样子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3)

诸葛亮的主角光环

魏军前哨部队发现这不同寻常的景象:诸葛亮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赶紧回去禀报主帅司马懿!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是什么操作?

司马懿听完自然不肯相信,他想忍不住拍马向前,远远观望老对手整的是哪一出戏。看完却是一脸懵:诸葛亮还真是那副泰然自若的神色,仿佛无所谓,仿佛在挑衅。

司马昭急不可耐,他对父亲嚷道:诸葛村夫肯定是手上没兵、故弄玄虚,我们完全不必怕他,带兵往里面冲就是了。

司马懿却不赞同,他表示:诸葛亮向来谨慎,不曾冒险,何况是这样出格的举动,事出反常必有妖。此事肯定有诈,一不小心就要中埋伏。他赶紧宣布:“传我命令,全军撤退!”

魏国的大部队连象征性的试探进攻都没有,更没折损半点人马,就这么灰溜溜撤军。留下诸葛亮抚掌大笑。而诸葛亮一战封神,他的“神机妙算”由此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诸葛亮版的“空城计”在三国历史上争议较大,根据裴松之考证,诸葛亮这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还远在荆州,两人压根就没有碰面。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4)

综合史料的记载,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孙坚,曹操,赵云,文聘等人都曾经先后演绎过“空城计”。而流传甚广、将诸葛亮推上神坛的“空城计”,却唯独缺少有力的记载和证据。

我们不由得联想到赤壁之战的情节中,引曹操败走华容道的那把火,虚虚实实,带你进坑。用当今的网络热词,就是“预判你的预判”。

罗贯中老先生引用西晋郭冲的说法,用“空城计”给诸葛亮打造“主角光环”,强化他“天神下凡”“足智多谋”的形象。

实事上,在历史上曹魏-西晋政权,更能代表华夏正统,可以说在明朝以前,统治者和主流舆论中几乎没有争议。评判标准即是对于国家统一所做出的贡献。在这一点上,偏安一隅的蜀汉刘备政权,难以望其项背。民间对刘备,却甚是喜爱和同情。所以,通俗小说家罗贯中,贴近市井生活、乃至迎合大众趣味,就不难理解了。

而作为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强烈反差,实在精彩至极。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5)

“空城计”实在破绽百出

姑且认为“空城计”确实存在,但是细细分析,实则破绽百出。

假设一,按照司马昭所言,管他那么多,带兵往里冲就是。结局:诸葛亮卒。(换了曹魏的其他主帅,以“头脑简单”为佳,结果相同。)

假设二,司马懿派出万余士兵,以小股部队进行战略试探。结局:诸葛亮卒。(哪里需要这么多士兵,一股土匪甚至都可以搞定。)

假设三,司马懿原地驻扎,围而不攻,静观其变,然后出击。结局:诸葛亮多活几天,卒。(这是持重的做法,稳赢不输。)

无论如何,司马懿肯必定是赢麻了。可司马懿偏偏出人意料地选择下下策:撤军。实在不合逻辑。

不合理中最大的合理之处在于:彼此的默契与博弈。更可能的情况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心照不宣,演出这场好戏。

诸葛亮要自保,免得束手就擒;

司马懿也要自保,以防兔死狗烹。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6)

前面提到,诸葛亮是“想战没本钱,想跑来不及”。他的选择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反而会有一线生机。他赌司马懿跟他想到一块,即互相保全,亦或互相成全。

那么选择权落在司马懿身上,压力也来到他这边:杀死诸葛亮,我会怎么样?

诚然,诸葛亮是司马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是曹睿又何尝不是呢?自己几起几落,不正是曹睿对自己处处提防的结果吗?诸葛亮死了,蜀汉即刻崩盘,那下一个是不是轮到自己被清算?

全力不能失衡,天平不能倾斜。诸葛亮必须活着,与司马懿继续死磕。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两个主角自导自演了这出大戏。

结果,诸葛亮侥幸逃脱,司马懿继续蛰伏。也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会成功(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7)

(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