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范进的精神(范进中举是一篇励志文)

儒林外史中范进的精神(范进中举是一篇励志文)(1)

学完中学课文中的范进中举,我们知道范进中举之后疯了,虽然后来醒了,但是由于对疯印象过于深刻,像是他永远的疯下去了。

其实范进后来醒了,不仅中了举人,还考取了进士,而且被封了官完成了人生的逆袭,也算是有个完美的结局。

1. 如何中举的

我们先看看范进如何中举的。这当然源于周学道的青睐。周学道何许人也,周学道乃是周进,开篇第一章所写的教书穷先生。按照书中年龄,周学道中举入进士时已经六十多岁,无妻无儿,历经穷困潦倒最终在商人资助下得以机会考为进士,后来被钦点广东学道。

周学道想“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

周学道到了广东,就有了范进的亮相“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饥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对于这样一个人,其他人难免鄙视看不上,但是周学道是吃过苦的人,而且得知范进已经五十有四,不免心生怜悯。

范进为第一个交卷,时间远远早于其他童生,这样周学道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看范进的文章。周学道用心用意看一遍,不悦: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写的天书吗,学道都看不懂,差点被放弃。

一来范进交卷实在很早,周学道闲着无事,二来周学道还是对他充满了同情心“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学道又看了一遍”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还在回味被人打断,之后又接着看了第三遍,“不觉叹息道: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理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不知是范进学问太深奥写的是天书,还是周学道是穿越而去的,跟我们看文言文的感觉差不多,看了三遍才发现是天地间之至文。

范进性格不是冒尖之人,为何第一个交卷呢?在范进出来时有个细节“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 为什么被扯破了呢?既然范进做文章这么快,不应该是写文章的时候作难扯的。而应该是文章早已经做好,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交卷而扯破的。从此看来范进经历20多年的同一场考试,虽然屡次不进学,做文章却胸有成竹,说不定八股文的水平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既然得到学道的青睐,范进顺利进了秀才,后面更是逢考必中,饿着肚子参加了乡试,不料也中了。就有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范进中举。

2.中举以后

中举之后就有了我们学到热闹非凡且鸡飞狗跳的报喜,和范进突然疯癫,以及后来被胡老爹一巴掌打醒。我们课文到此结束,但范进的故事还在继续。

范进中举之后就有一个张乡绅前来拜访,张乡绅别号静斋,举人出身,曾做过县官,出手就是50两银子,并送了一套三进三间的房子。范进从原来的两间小破屋突然拥有了一套三进三间的豪华住宅,而且在繁华地段,天上掉馅饼也比不过这个吧。

后来还有其他人来奉承,送田产,送房子,以及无处可去的人投身为仆。不到三个月,范进俨然成为有钱的大户,摆脱了旧日的贫困,简直就是做梦的速度。

我们且不说这样做对不对,一旦中举就有这么多财富随之而来,可以跻身社会上层,摇身一变成为统治阶级,怪不得读书人都想为此一搏。

然而乐极生悲,范进的老母,范老太太因欢喜过度,痰迷心窍,最终不治身亡。

4.中进士

范进为母丁忧三年之后,又参加了会试,“中了进士,授职部署,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儒林外史第七回

学道在明朝又被称学政,主要负责全省的教育工作,选拔人才,掌管各童生的命运,范进的恩师周进也是在做广东学道时认识范进的。范进从一个任人羞辱,鄙视的老童生成为掌管一省书生命运的学道,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被老丈人训斥,挨饿受冻,以及插着草标在集市上卖鸡时,可曾想到?

虽然作者意在讽刺科举制度,却不得不承认这是那个时代贫苦书生改变命运的独木桥,也存在一定的公平性。

5. 成为他人口中的高官

再之后只能在各个文人墨客口中得知了范进的现状了,在第十八回从严贡生口中得知那时范进已经官至通政。明朝通政使为正三品,通政使司是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范进为人木纳不善社交,也听不懂其他人的旁敲侧击,安排这个官职给他也是十分厚爱他。十八章中提到,范进船靠杭州三四天却不曾进城,可见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不善交际作风。

不知作者吴敬梓对范进的是带有什么样的情感,虽然让他一波三折的疯了,也让他从疯症中醒来,继续高升。范进虽然迂腐,但却是个良善之人,自己发达之后,收到钱就先给老丈人,从不曾因为被辱骂过而怀恨在心,也不曾厌弃糟糠之妻(文章没提到,就当作不曾厌弃吧)。相信他在自己的官场上也是谨言慎行,偶尔在别人眼里也有几分痴傻,但却能在飘零的宦海中稳稳前行。

范进的前半生是穷困的,潦倒的,跟后来投奔他为仆破落户无二。正是有了这些吃糠咽菜的苦日子,才有他稳住气的性格,不冒进,不狂傲,这应该是他为什么后半生一帆风顺的原因吧。

范进中举之后并不是一直疯下去了,而是从疯症清醒,持重前行。

范进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而且比鸡汤文不知要厚重多少。这是作者吴敬梓所没有料到的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