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他是我军历史上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猛将之一,李先念称赞他“打仗数第一”、士兵们称誉他为“小钢炮”毛主席经常习惯性地称呼他为“司令”,他就是开国上将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1)

陈锡联

陈锡联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他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毛主席为何会将兵权交给陈锡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开国上将陈锡联的传奇一生。

从放牛娃到“小钢炮”

陈锡联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一个名叫彭家村的小山村中,在三岁的时候,陈锡联的父亲就因病去世,只剩下母子两个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抚养他长大,生活十分艰苦。

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陈锡联非常懂事,为了帮助母亲分担压力,陈锡联七八岁的时候,就去帮地主家里放牛。

在地主家放了几年牛之后,陈锡联参加了村里的农会,加入了农会的童子团,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1927年,黄安等地爆发了起义,成立了游击队。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2)

陈锡联(左)

当时14岁的陈锡联毅然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1929年4月,陈锡联所在的游击队被编入了中国红军,陈锡联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1931年3月,刚刚正式入伍不到两年的陈锡联,跟随部队攻打双桥镇,当时驻扎在双桥镇的反动军阀守军是岳维峻的第13师,而陈锡联所在的部队正是负责主攻的部队。

当时的陈锡联刚刚16岁,别看他年纪小,个子不高,但是打起仗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一点都不怕死。

在战斗打响之后,陈锡联便跟着部队开始往双桥镇里面发起冲击,在冲击的过程中,敌军一发炮弹将陈锡联所在部队的旗兵连同红旗一下子给轰倒了。

陈锡联见状,直接冲到倒地的红旗旁边,举起红旗,摇旗呐喊地冲在最前面,朝敌人冲去,在陈锡联这种精神劲头的感染之下,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红军攻破了双桥镇,活捉了反动军阀岳维峻。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3)

陈锡联

这次战斗过后,陈锡联的营长在表彰大会上专门表扬陈锡联说道:“别看廉甫(陈锡联字廉甫)年纪小小,个头也不高,但打起仗来可是真的不怕死啊,举着旗就往前冲,就像一门小钢炮一样。”

从此之后,陈锡联这个“小钢炮”的绰号便开始在军中流传开来,陈锡联也在以后的战斗中越战越勇,这个名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1933年10月,蒋介石任命四川军阀刘湘“剿匪”总司令开始对四川地区的红四方面军展开了围攻,陈锡联所在的部队负责坚守火峰山。

在顶住川军的一次次冲击之后,陈锡联所在部队开始进行了反击,但前几次的反击都被敌军打了回来,这让部队军心开始有些不稳。

陈锡联知道一旦乱了阵脚,再想取得胜利就难了,于是把预备队调了上来,抱着一挺机关枪,带着部队就朝山下冲去,嘴里大喊:“让你们尝尝红军的厉害。”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4)

陈锡联与妻子

在陈锡联的带领下,战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陈锡联“小钢炮”这个绰号也再一次响彻军中。

夜袭阳明堡机场

这是一场震惊中外,永载我军史册的辉煌战绩,1937年,陈锡联率领部队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击毁24架日军战机,并打死打伤日军一百多人。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陈锡联率领的红10师编入了八路军,改编为了129师的769团,陈锡联也由红10师的师长,改任为了769团的团长,成为了当时129师师长刘伯承手下的一员战将。

1937年10月,在党中央的指示之下,陈锡联率领部队在苏龙口、刘家庄一带开展山地游击战,在这个过程中,陈锡联发现经常有日军的飞机大摇大摆的从自己头顶飞过,嚣张到了极点。

陈锡联身边的战士也被日军这种嚣张的行为气的破口大骂:“小日本,有种别在天上逞凶,下来在地上和老子较量。”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5)

陈锡联与毛主席

这一句话提醒了陈锡联,为何不在地面上击毁日军的飞机呢?于是陈锡联从日军飞机的起降规律进行分析,判断日军的机场肯定就在附近。

于是陈锡联动员战士,向当地村民打探消息,果然打探到了日军在距离自己部队十几里地之外的阳明堡有一个日军机场。

知道具体位置之后,陈锡联亲自带人前去侦查,经过多次的反复侦查,陈锡联摸清了阳明堡日军机场的飞机分布情况。

在阳明堡机场里一共停放了24架日军战机,这些战机分成三排排放,每排有8架,每到晚上的时候,这些飞机就会全部回来,机场的日军守兵大概在200人左右。

摸清情况之后,陈锡联在营地里召开了干部会议,经过反复的磋商研究,最终制定了夜袭阳明堡机场的作战计划,以夜袭的方式,突入机场,击毁日军敌机。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6)

阳明堡

1937年10月19日傍晚,陈锡联指挥参与作战的各营队,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进入了机场的外围。

此时的机场四周,犹如死一般的寂静,机场内24架战机整齐地排列在机场的空地上,随着陈锡联的一声令下,负责主攻的3营向机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飞机舱内执勤的日军飞行员被我军的攻击惊醒了,慌乱之下,只能盲目地朝前方开火,结果后面飞机的机枪子弹全部打在了前面飞机的尾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营的营长赵崇德此时大喊:“快!把手榴弹往飞机的肚子里面扔。”战士们听到命令之后,纷纷展开行动,伴随着轰隆声,飞机先后燃起了火光。

当晚的风势本来就很大,此时爆炸产生的火焰借助风势,越烧越大,整个机场很快便成为了一片火海,24架飞机全部被烧成了“烤鸡”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7)

战斗画面

这次的夜袭战斗过程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将日军在阳明堡机场的24架战机全部摧毁,还歼灭了100多名日军,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嘉奖,邓小平在事后见到陈锡联之后更是亲口夸赞:“你陈锡联能打仗,是个将才!”

毛主席晚年托付,主持军委工作

他是我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深受晚年毛主席的器重,更是将中央军委大权交给其掌握,他就是开国上将陈锡联。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一号文件,这份文件内容非常简短,之中只有两条内容:第一条是经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第二条是,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8)

毛主席

当时之所以将中央军委的工作交给陈锡联来主持,是有以下原因的,在当时周恩来总理刚刚逝世,邓小平副总理又受困于四人小组的为难,毛主席、叶剑英元帅的身体也因为重病无法主持工作。

因此在当时,既是中央政治委员,又是军委常委的只剩下了陈锡联、王洪文等人,毛主席几经考虑之下,认为陈锡联从小就参加了革命,而且会打仗,也带过兵团,便将中央军委的工作交给了陈锡联。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托付并没有找错人,在陈锡联刚刚接手工作之后,唐山便发生了7.8级大地震,陈锡联等人组建成了抗震救灾部,调动部队立即展开了救援。

在陈锡联等人的指导之下,经过近2个月的艰苦奋战,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之后,四人小组在中央政治舞台上更加的肆无忌惮,陈锡联对此事忧心忡忡,多次表示这样下去不行,对待这几人总要想一个办法。

陈锡联向叶剑英元帅建议道:“现在无论怎样也不能开全会,他们人多,一开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9)

叶剑英

1976年10月4日,在陈锡联的家中,华国锋向陈锡联讲述了对四人小组实行隔离审查的具体行动方案,在当天晚上便将几人隔离了起来。

随后在当天晚上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对四人小组实行隔离审查的决定。

在陈锡联等领导人的努力之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小组的阴谋,解决了毛主席的遗愿,在这几项工作完成之后,陈锡联便向中央提出请叶剑英元帅继续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要求。

但叶剑英元帅当时表示要协助他处理,让他继续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1977年,陈锡联的这个请求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由叶帅继续主持军委工作,陈锡联进行协助

1999年,陈锡联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陈锡联在抗日战争期间作战勇敢、屡建奇功,是中国军史上智勇双全的一名猛将。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 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10)

陈锡联一家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积极地投身于国家建设的伟业,关注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统一,我们要牢记这位伟大功臣的历史功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