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

来源:威海新闻网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

本期“工匠故事”的主人公,是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设备维护主管乔文杰,作为“非标”机床改造领域的高手,乔文杰长期扎根于设备改善一线,多渠道学习先进技能,凭借过硬的实力走在威海地区机床改造前列。

他的名字与“非标”机床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和团队的自动化改造设计为企业节省数百万计的人工成本;今天,他依然行走在不断创新的路上……近日,威海工匠乔文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非标”改造之路。

耳濡目染 “初生牛犊” 立志机床改造

“这里是不是加装一个油缸会更好一些?”在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内,车间设备维护主管乔文杰与老师张福刚,就“非标”机床改造三维设计进行着探讨。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2)

乔文杰,1984年出生,2005年从天福山职专毕业的他来到了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车间一线操作。本以为就这样按部就班完成车间一线工作的他,却因工作中的耳濡目染改变了职业规划。

车间一线,用得比较多的设备是夹爪铣丝机床,通常的工作程序是工人用手将夹爪料放在胎具里,然后在数控机床操作完成后,用一只手操作撞杆使之敲击胎具将夹爪撞落,另一只手则需要在前边接收工件。后来,一位老师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加装了气缸替代操作撞杆程序,省时又省力。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3)

丝母专机上料,需要工人用手将其安装到主轴,推拉式夹紧时需一手推拉、一手正位,非常不方便。又是一位老师对机床进行了改造,先用气缸代替手动推拉,后又用油缸代替气缸,生产效率得到一次又一次大幅提升。

“很简单的改造就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效果,机床改造是技改大趋势!”当时只有20出头的乔文杰立志要和这些老师一样,成为优秀的机床改造者。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4)

立志机床改造后的乔文杰,在工作中除了高质量完成车间一线工作外,还特别关注老师们的改造技艺,同时,自己也购买了一些机床改造方面的书籍,只要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车间一线工作的时间里,乔文杰的创新思路越来越清晰,创新点子越来越可行。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5)

梦想实现 创新改造获多项荣誉

2013年起,乔文杰“把冲床改为自动化”等一些机床改造技术应用在生产一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逐渐显露的机床改造才能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重视。2018年,公司成立了张福刚创新工作室,乔文杰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乔文杰与张福刚共同研发改造的自动铣夹爪止退15度斜面机床,加工方式由磨床改为铣床,增加了自行设计发明的胎具,震动盘自动供料,数控控制电机实现自动分度加工,自动进给,工人工作效率提升了7倍。自动铣夹爪止退15度斜面机床,共改造了24台,为公司节省人工成本100万元。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6)

众所周知,机床改造一般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为目的,而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接的订单大都需要专用机床加工,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符合要求的机床,必须通过“非标”机床改造来完成,这对机床改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7)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8)

某客户开发了手紧钻夹头两款新产品,需要使用改造的“非标”机床进行量产,最初,客户打算让另一家公司进行加工,然而该公司经过一年时间的样品制作、修改,始终没有达到客户要求,后来,客户找到了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请求帮忙解决燃眉之急。“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乔文杰根据客户要求,加班加点做出初步方案,一周之内“非标”机床改造完成,8天后样品交到了客户手中。“外形、内部加工纹路、工差精度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客户非常满意,合作特别成功。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9)

乔文杰与张福刚共同研发的《自动铣夹爪止退15度斜面机床》被评为威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乔文杰提出的《自动铣夹爪沟槽机床建议》被评为威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二等奖,乔文杰提出的《丝夹爪全自动抛光丝扣专机建议》被评为威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三等奖,“一种自动冲压落料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种夹爪螺纹抛光机床”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乔文杰多年来对机床改造工作的敬畏之心与孜孜以求。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0)

学无止境 多渠道学习增强技能

对于数控加工而言,虽说是电控给了设备以灵魂,但是,所有的动作和逻辑都是设计预想好的,机床改造,不仅需要机械知识,也需要有设计知识。

乔文杰坦言,自己从设计“小白”到独立进行三维设计,确实费了一番心血。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1)

起初,对于机床改造,乔文杰都是采用手工图纸,后来随着机床零部件增加,手工画图特别容易出错,此时的乔文杰自行买书学习二维制图软件,边看书边自己摸索。再后来,二维设计产品零部件在组装时互相干扰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需要反复维修,耽误工期,此时的乔文杰坚定地走向了三维设计的学习之路。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2)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3)

“三维是立体感的,不妥之处方便修改。”为了迅速成长为三维设计“行家”,乔文杰不分昼夜地抓紧时间学习。那段时间,同事们眼中的乔文杰“不是在改造机器,就是在学三维设计,努力到废寝忘食!”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4)

如今的乔文杰,在很多人看来算是“成功人士”了,但他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随时翻阅专业书籍,经常请教工程师,到全国各地参观机床展会、刷“机械加工”短视频……“自动磨嘴机床改造就是看‘机械加工’短视频获得的设计灵感。”乔文杰说,看的每一页书,学的每一项技术,都是自己的知识储备,“日积月累,才能迸发出更好的改造灵感。”

青岛凯易特加工中心设计(威海工匠乔文杰)(15)

“当梦想照进现实,是机遇也是挑战。”乔文杰说,“数控机床现在越来越先进,零部件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非标’机床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新变化,在‘非标’机床改造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时英艳/文 薛航/图)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