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传前言经典语录(老子智慧丛书第一章导读二)

老子大传前言经典语录(老子智慧丛书第一章导读二)(1)

帛书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导读二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名”,指天地万物形而下的名字。

“可名”的“名”,是称呼、言说之意。

这里的“可”是指万物有了名字,人们称呼起来方便,准确。

“非恒名也”,意思是说,天地万物形而下的名字不是我要讲的“名”,我讲的是恒久存在的形而上的“恒名”。

通俗地讲:

一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形而下的名字为“名”,如:三国的张飞、关羽、赵云;张飞的丈八蛇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赵云的亮银枪……

某一类人或物的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为“恒名”,如:人、男人、女人;山、大山、小山……

具象的形而下的现象为“名”,如:你的这件事好办,我的这件事难办;你的地位高,我的地位低;你的铅笔长,我的铅笔短……

抽象的形而上的道理为“恒名”。如:难易相成,高下相盈,长短相形……

具象的形而下的知识为“名”。如:一只鸭子加上一只鸭子等于两只鸭子,一头牛加上两头牛等于三头牛,一块糖果加上三块糖果等于四块糖果……

抽象的形而上的智慧为“恒名”。如: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一加三等于四……

……

宏观来讲,恒名指人类对某种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抽象概念,是称呼万物形而上的名字,是描述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形而上的规律与真理。

严谨地讲,恒名是恒道的种种表现,是万物遵循恒道而行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与真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