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只做这几项就可以了(你的体检可能就不准了)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每年均要去医疗机构做体检,一般都知道做体检得空腹、憋尿,但只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到了医院才发现体检项目眼花缭乱,理不清头绪,担心吃了药物影响体检结果,有的项目要憋尿,有的又要排空膀胱,弄反了顺序很麻烦,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出的体检结果才能不白做、检查结果才能最真实地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体检只做这几项就可以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体检只做这几项就可以了(你的体检可能就不准了)

体检只做这几项就可以了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每年均要去医疗机构做体检,一般都知道做体检得空腹、憋尿,但只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到了医院才发现体检项目眼花缭乱,理不清头绪,担心吃了药物影响体检结果,有的项目要憋尿,有的又要排空膀胱,弄反了顺序很麻烦,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出的体检结果才能不白做、检查结果才能最真实地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

《郑说健康》第二十七期邀请到了

郑州人民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主任

薛春丽,一起关注

薛春丽:河南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服务与管理分会理事,郑州市健康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郑州市郑州市第一届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个性化体检项目的设计和检后健康管理。

空腹是体检的基本要求。人在进食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浓度会明显升高,不能真实反映血液中的指标,肝胆脾胰超声、幽门螺杆菌呼气实验、胃镜等都需要空腹进行,所以,晚上九点以后请勿进食任何食物和饮料。检查前应空腹8-10小时,老人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宜空腹太久,一般4小时以上即可。

体检前,这些食物不要吃

体检前三天应清淡饮食、不饮酒、不吃保健品、不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体检前一天应低脂低糖,清淡饮食,忌酒。体检当日清晨不进食(包括口香糖、饮料等)、不抽烟、不吃水果(尤其是葡萄、维生素C含片)。

体检前两周不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藻类、海鱼、深海鱼油等,不吃嘌呤类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食品,少吃动物血制品,少吃甜食、少喝饮料、咖啡或浓茶。

体检可以喝水吗?

其实白开水是可以喝的,但仅限于白开水,不宜超过200ml,不能喝茶水。但若果有消化系统的幽门螺旋杆菌也就是碳13、碳14的检查时就不能喝水了。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不要随意停药,服药的时候可以一口水送服。膀胱或者妇科子宫附件检查、彩超往往需要喝水憋尿,这就需要根据自己要做的项目合理安排时间了。一般情况下,喝水会对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血脂、腹部超声等产生影响。

体检时最好穿什么样的衣服?

1,不穿化纤类衣服,静电会干扰心电图检查结果。

2,不穿连体衣或者高领衣服,心电图、乳腺彩超、甲状腺彩超或颈部血管彩超需要接触皮肤,穿脱若麻烦导致不舒适还容易漏诊。

3,不穿太紧的衣服,抽血时若袖子太紧不利于血液回流。

4,不佩戴首饰,磁共振检查前要除去义齿、首饰、手表、手机等金属物品,会影响图像质量。

体检时,在运动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体检前三天少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血压和心率变化,促进胰岛素、糖皮激素的释放,还会影响血糖水平。

体检时正在服药,比如说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感冒、肠胃炎患者会吃一些感冒药、消炎药等等,对体检有影响吗?在体检前用药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1,体检前三天不服用维生素C、减肥药及抗生素类药物。

2,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等患者的降糖、降压、抗凝和抗栓治疗不能突然停药或者推迟用药,请将平时服用的药携带备用,同时请告知工作人员,根据情况及时安排检查,及早进食,避免发生低血糖意外。

3,感冒、发烧、腹泻等状态时,血常规肝功能等血液指标都会出现异常,等停药后三天左右再进行体检比较好。

4,一个月内服用抗生素、两周内服用抑酸药(奥美拉唑)及胃粘膜保护剂(果胶秘等)的人不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

5,胃肠镜检查前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一周以上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体检中,经常会遇到采集尿样,一定要测晨起第一次尿吗?

不一定,更重要的是采集中段尿液。让尿液至少停留在膀胱6小时左右,的确更容易发现一些尿路疾病(早起第一次尿在膀胱里贮存的时间最久,所以最浓,化验时最容易得到阳性结果),但是对于普通体检来说,是不是“晨尿”对结果影响不大。如果能憋住当然最好,憋不住就不要硬憋了。

比起这个,如果在排尿一开始就接尿,前面的这段尿液可能会被外尿道污染,让检查结果受到影响,所以医生都会建议我们取“中段尿”(顾名思义就是尿的最中间那截儿),尿尿时候可以控制一下排尿速度,不要尿太快,等排尿一秒钟后再接。

最后,薛主任还特别提醒大家,体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忌采血时间太晚。

2,忌贸然停药。

3,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4,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5,忌轻视体检结论。


来源 郑州交通广播

编辑 佳泽

统筹 郭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