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1)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2)

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办学品质的高度,教师的内涵决定了办学内涵的厚度。奉城第二小学秉承“恒•韧”校训,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借助阳光“温暖 多彩 日新”的特质,提出了“营造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学生、成就阳光教师”的“阳光教育”。

近年来,学校立足校本实际,聚焦队伍专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教师队伍,为办好家门口的品质学校蓄力造血。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52人,专任教师48人,近年来2名教师在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同时参与了上海市空中课堂的录制;目前学校有区学科中心组成员4名;区名教师1名、区优秀骨干教师4名、区优秀青年教师3名,学校获奉贤区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校,在2021学年区教师专业发展成果考核中获一等奖。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3)

师德锤炼 初心和使命

一份承诺守底线。学校呼应教育局师德“五不准”和“五提倡”要求,拟定《奉城第二小学师德承诺书》,每学期在开学初第一次教职工会议上集中签订,签订之前由教师代表郑重宣读承诺书内容,承诺书一式两份,一份教师个人留存,一份上交学校党支部集中保管。承诺书的签订让教师能守住师德底线,依法执教,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最美评选树典型。学校重视榜样的力量,用榜样牵引全体教师向上向善。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全国教育功臣和时代楷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辉煌功绩,如:“张桂梅:扛起大山女孩的希望与梦想”、“吴蓉瑾:一位用铁打成的‘云朵’校长”等,让老师们感受教育的崇高和责任。学校也重视身边榜样润物无声的感染作用,每学期开展“最美奉二小教师”评选,评选出3个个人2个团队,感人的先进事迹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刊、校园网的专栏中推送宣传。对“最美”教师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的表彰、弘扬、宣传,鼓舞更多的教师摒弃喧嚣纷扰的世界,安心乡镇学校的三尺讲台,白发皓首,不改初心,为人师表,无怨无悔。

师德档案留印记。学校认真用好教育局下发的《上海市奉贤区师德档案》,除了完成档案规定内容:“个人师德小结”、“师德考核评价表”、“参加师德学习培训、实践活动记载表”、“参加社会公益服务记载表”之外,学校还对师德档案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和整合,一是“师德建设月”活动中撰写的师德征文,二是“圆梦帮扶”结对活动记录表,三是师德自查报告。师德档案每学期期末下发一次,要求教师认真梳理和填写,学校党支部负责检查和审核,由党支部副书记专人管理。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师德成长足迹,教师们定期翻阅,定期自查,时刻自省,始终把育人使命记在心间,落实在行动之中。

四位一体来监督。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监督网络,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家委会、家长开放日、学生问卷等手段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师德表现,把良好的师德表现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聘用选拔的首要条件,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4)

外力赋能 勤学和实干

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区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目前1名中层参加特级校长工作室,7名教师参加区名师工作室。名师的高位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如: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学评比一等奖的熊滔、马丽莎两位老师都参加了区名师工作室的学习。

市区级专项培训。市、区级的专项培训也是我们教师赋能成长的重要途径。如今,线上 线下的培训模式,让各层级的教师有了更多学习提升的渠道,同时也解决了我们远离城区时空上不便捷带来的矛盾。本学期我校参加专项培训的12人次,包括:“ 上海市闻诸教育优质课堂·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提升班”、“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提高班”。“走出去”仰望星空,制定小目标,脚踏实地,不断奋进。

集团化办学。我校是教育学院附属小学集团的成员校,教师流动、师徒结对、送教上门、参加TCG工作室、联合教研等已经成为常态,集团优质资源的共享,搭建了我们这类规模较小,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学校教师的成长舞台。曾在附小跟岗学习一年的朱晨婷老师,入职第四年担任学校科技总辅导员快速成长为校级骨干;本学年附小教师朱小红来校支教毕业班英语,带领英语组教师研学生、研教材、研课堂、研作业,提升教学效益。这两年里36人次参与集团各级各类学习活动。

镇五校联盟。学校地处奉城镇,学校数量仅次于南桥镇,在镇教管办的牵头下,成立了联盟组织,小学共有五所,每一年轮值盟主。联盟组织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相近,办学资源相似,有许多的共同话题,在盟主的牵头下,每学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携手发展。2022学年,围绕“红色教育润童心,红色基因共传承”主题,挖掘奉城镇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在行走与实践体验中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5)

校本修炼 笃行和重思

主题式校本教研。学校遴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立足本校学科真实问题,开展真实研究。围绕第一步策划教研主题,第二步设计教研活动方案,第三步实施主题教研活动,四步教研活动反思改进,第五步教研成果的分享,形成“五部法”教研活动模式。如本学期语文组的教研主题为“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美术组为“小学色粉画教学中对于传统美术资源的运用”。2021年11月,我校接受了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全学科视导,专家对我们的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团队融洽、互动默契、对话真实。

项目式学习共同体。学校成立“一营 二坊 三社”六个项目式学习共同体,每一个共同体对应一个教育教学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每个共同体由一名主持人 ,一名导师,五至六名成员构成,主持人由被评为区级名师、骨干担任,导师由学校中层或校级领导担任,如:一营为“润德营”,项目任务为“新成长班集体建设实践”,主持人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宋瑛,导师为学校德育主任,成员除了三名青年班主任还有两名资深的中年班主任;又如:数学教师组成的“乐思坊”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为项目任务,积极开展实践研究,目前该项目被列为区级第二轮品牌项目“特色校”,相关内容研究申报的课题也被列为区级青年课题。目前全校79.5%的教师参与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实践项目。

任务式展示活动。学校“阳光讲坛”和“阳光展坛”不定期组织展示活动。“阳光讲坛”以读书分享、讲座报告、课堂展示等教师个体的学习研究成果分享为主要内容,如: “书润二小”读书分享会、党史宣讲团上党课、“恒学杯”课堂教学比赛等;“阳光展坛”则以团队展示分享为主,如:在“最美奉二小教师”评选中获“最美教研组”进行风采展示。讲坛和展坛活动,提升了教师归纳、提炼、演说、反思的能力,朝着“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的目标努力。

问题式科研行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要求聚焦德育教育、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家校共育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如:面对“双减”要求,对照我们的校本作业,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张燕老师就以《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立足作业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优化作业质量;又如: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何依托网络环境,探寻家校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提升家校互动的有效性?班主任韩艳以《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家校合作育人的有效路径研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近三年,我教师申报立项区级重点课题1项、区级一般课题12项、文章发表50多篇,在2022年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评选中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有了好的教师团队,为孩子全面成长,五育并举提供了保障。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2022年获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阳光伙伴”50米集体跑一等奖、合唱队参加了2022年上海市学生合唱艺术节、2021年上海模型节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1名学生入选区红领巾理事会;1名学生获区“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称号。近三年学校在区学生“七彩成长”重要成果评选中荣获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

学校的成长发展真正的动力源在教师。奉城二小将立足新成长教育提出的“坚持发展每一个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智慧、乐业情怀的教师观”,呼应时代需求,做到全面思考,努力实践,挖掘培养“新”教师,打造创生“新”学校。

(苏丽华,奉贤区奉城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奉贤区优秀教学管理者等荣誉,入选《南上海守望者》。主持研究区级重点课题,撰写多篇论文发表在市、区级刊物。带领奉城二小教职工立足校情,充分整合办学资源,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教育格言:教育,就是即使你是小刺猬我也有办法拥抱你。)

链接

(一)征文对象

全区中小幼、职成校校(园)长。

(二)征文内容

校(园)长谈学校发展。

(三)征文要求

1.可选择学校发展的几个重点方面谈思路思考、举措成效等,彰显学校特质,不要面面俱到。

2.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倡导随笔类文章,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或教科研论文。

3.字数一般控制在3500字内。随文提供作者的至少三张生动有特色的的电子工作照,电子照片为jpg格式,不小1M。文章和照片发送至fxjyhrxy@163.com,并标注为“校长来啦”。

点击查看往期推荐

标题

日期

001

上海开大奉贤分校祝燕国:发挥好社区学院在“家校社合力育人”中的作用

2021.6.6

002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薛晨红:教育使命归本源 青溪流淌哺芬芳

2021.6.13

003

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金阳幼儿园原园长)张颖:寻评价之道 助成长之力

2021.7.11

004

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杨旻:青鸟翱翔

2021.7.31

005

致远高中杨文英:最美的遇见

2021.9.20

006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孩子的事都是大事

2021.10.23

007

五四学校邱玲:担民族复兴之责,培养“四有”好老师

2021.11.20

008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生活乐体验 评价促发展

2021.12.4

009

肇文学校万建平:崇尚文化润校 构建育人生态

2021.12.12

010

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何鸿斌:精准把握“双减”内涵,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2021.12.18

011

奉贤区实验小学奚安:做好在线教学的“加减乘除”

2022.4.9

012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余雪梅:“疫”路前行 汇智育贤

2022.4.10

013

思齐幼儿园周琴:心系幼儿,情暖家园——“疫”起的变与不变

2022.4.16

014

曙光中学程立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我们来观摩你的课

2022.4.17

015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何春秀:“疫”路同行 “晶”益求精

2022.4.30

016

金棕榈幼儿园徐燕燕:来自核酸检测的幼儿教学启示录

2022.5.4

017

曙光中学李龙权:浅谈“三型”新成长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2022.5.14

018

待问中学张兰萍:以教育科研推动新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新思考

2022.5.15

019

区教育学院蒋东标:润质贤品显担当 融合共进促成长

2022.5.20

020

区教育保障服务中心何永军:优质服务 规范管理 品质保障

2022.5.20

021

塘外小学孙卫红:读塘小,品和善

2022.5.21

022

柘林学校王英: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2022.5.22

023

西渡小学方英:落实“双减” 主动担当 深化学校教学与管理变革

2022.5.28

024

区爱贝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宋丽梅:信息化赋能科学育儿 做有温度的“育儿陪跑者”

2022.6.3

025

金海幼儿园陶燕丹:“疫”路有爱 温暖相伴待花开——居家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思考

2022.6.11

026

西渡学校高安平:从这里渡向遥远的未来

2022.6.12

027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云端相聚齐奋进 隔空传爱护成长

2022.6.18

028

奉城二小苏丽华:小小菜园,大大收获——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校园实践探索

2022.6.19

029

肖塘幼儿园黄春花:唤醒 扶持 激励 绽放——肖塘幼儿园科研新成长之路

2022.6.25

030

思言小学施建英: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者

2022.6.26

031

四团幼儿园钱英:园本课程实施中融入“瓶玩”资源的思考

2022.7.2

032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润物细无声,花开好时节

2022.7.3

033

西渡幼儿园马京华:巧用“镜子原理”,浅析管理方略

2022.7.9

034

新南幼儿园王莉莉:一次走访调研带来的思考

2022.7.10

035

金阳幼儿园王将来:“四个一”助力教师队伍新成长

2022.7.16

036

奉二·头桥联合中学金爱群:新成长理念下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7.17

037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基于儿童立场,探究户外游戏

2022.7.23

038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凝心聚力 稳步启航

2022.7.24

039

泰日学校汤连华: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新成长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2022.7.30

040

奉贤区绿叶幼儿园吴冬花:锚定方向 蜕变成长——市示范幼儿园创建路上的思与行

2022.7.31

041

星火学校王莉: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近

2022.8.6

042

顾建明:“互联网 教育”中职学校育人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2.8.7

043

四团幼儿园陈叶:新疫情背景下幼儿园常态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22.8.13

044

待问幼儿园沈花梅: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 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力

2022.8.14

045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胡雯峰:“疫”路同行 遇见成长

2022.8.20

046

金池塘幼儿园姚丽萍:盘活课程环境中的新成长

2022.8.21

047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何春秀:从学生立场思考学校基础工程的建设

2022.8.27

048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周青:明德立人,做新成长教育的“JING”行者

2022.8.28

049

花米幼儿园胡人英:走进自然日活动,探寻课程生发点

2022.9.3

050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胡雯峰:给孩子有“仪式感”的教育

2022.9.4

051

育贤小学顾雪华:从心开始,“育”见未来

2022.9.17

052

阳光外国语学校侯敏:阳光宝藏

2022.9.18

053

金阳幼儿园褚烨:温暖如歌 携手同行

2022.9.24

054

青苹果幼儿园范丹方:学分制评价,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支点

2022.9.25

055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看见孩子 遇见支持

2022.10.15

056

小蜻蜓幼儿园施萍萍:最美丽的遇见

2022.10.16

057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幼儿园傅丹丹:“心”需求 新成长

2022.10.30

058

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吴佳静:用艺术拥抱未来

2022.11.6

059

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翁琦:亲子奥尔夫,游戏玩玩乐

2022.11.13

060

尚同中学屠长江:走在校园数字化转型探索的大道上

2022.11.19

061

上海音乐学院奉贤区九棵树实验幼儿园吴佳静:我的游戏我做主——把户外游戏还给孩子

2022.11.20

062

奉二·头桥联合中学金爱群:秉持教育初心 办有温度的教育

2022.11.26

063

待问中学连杰:筑梦新起点 凝聚新力量

2022.11.27

064

奉城幼儿园朱佳莉:野趣运动——转变 改变 求变

2022.12.3

065

待问幼儿园张娟:以爱之名,我们在行动

2022.12.4

066

肖塘.秦塘联合幼儿园吴秀英:有一种幸福叫作“遇见”

2022.12.10

067

青村幼儿园鞠翠萍:当民俗文化邂逅角色游戏……

2022.12.11

068

奉浦幼儿园华建红:走进自然 乐享野趣

2022.12.17

069

邵厂学校赵静:你若微笑,倾城日光——趣谈“当最年轻遇上老龄化”

2022.12.18

070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让每一个生命自然和谐地生长

2022.12.24

071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何超英:与你牵手的日子里

2022.12.25

072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让幼儿真游戏,让教师真成长

2022.12.31

073

金池塘幼儿园姚丽萍:理念走向实践,让孩子的每一天都经历成长

2023.1.2

074

柘林·绿太阳联合幼儿园翁梅:挖掘“我”的力量,绘制教师专业发展同心圆

2023.1.7

075

金麦穗幼儿园杨凯:当幼儿园户外活动遇见“风霜雨雪”……

2023.1.8

076

金水苑幼儿园阮慧苓:探自然之源 享游戏之乐

2023.1.14

077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吴珏:亮班集体名片 绘新成长天地

2023.1.15

078

青村小学赵鹰:借点点星火 圆教育信息化之梦

2023.2.4

079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徐柳花:创课程,从有界到无界

2023.2.5

080

邬桥学校屠静贇:新成长教育理念下的沐光之旅

2023.2.11

081

新贝艺术幼儿园王玉莲:“四改变”让“小场地”也有“大作为”

2023.2.12

082

四团小学曹阳:从热爱到热爱

2023.2.25

083

思齐幼儿园周琴:以“三全”机制推进数字家长学校运行的思与行

2023.2.26

084

区少年军校邢华:快乐成长 愉悦收获

2023.3.4

085

解放路小学丁莲娟:协规同力迎挑战

2023.3.5

086

解放路幼儿园顾春华:让“观察”成为教师的专业习惯

2023.3.11

087

致远高级中学张建权: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生活赋能

2023.3.12

088

明德外国语小学陈兰:守正出新 行走于学校课程变革之路

2023.3.18

089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胡雯峰:新成长教育理念下贤雅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3.3.25

090

满天星幼儿园费群花:观行识情 有效支持

2023.3.26

091

泰日学校汤连华:全员导师育人心 双向奔赴“新成长”

2023.4.1

092

实验·崇实联合中学何建祖:“三型”新成长课堂教学之浅见

2023.4.2

093

弘文学校夏晶晶:撷一抹“橙”奔向朝阳

2023.4.8

094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李永卫:联合中学“一体化”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

2023.4.9

095

塘外小学孙卫红:我们与数字化的一个约会

2023.4.16

096

汇贤中学杨霞:新成长课堂的汇贤实践

2023.4.22

097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最美的遇见 最好的开始

2023.5.1

098

区教育学院张竹林: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奉贤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2023.5.20

099

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祝燕国:奉贤区数字家长学校的总体定位与推进成效

2023.5.21

100

惠敏学校戴燕:落实新课标 激活新教材 实践新课堂

2023.5.27

101

金麦穗幼儿园陈叶:民主管理赋能幼儿园户外活动2小时

2023.5.28

102

育贤小学陈立:用智慧与激情 点亮孩子追愿之路

2023.6.3

103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传承民俗文化 助力幼儿成长

2023.6.4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6)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7)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学校开放日(校长来啦104苏丽华)(8)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