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

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笔下的黄河也正如他的诗歌一样,狂放不羁,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狂狷之气正是黄河最鲜明的特征,执着、坚韧、勇往直前!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元好问《水调歌头 赋三门津》)。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温庭筠《拂舞词 公无渡河》)。

元好问和温庭筠则写出了黄河壮丽与艰险的气势,从黄土高原一路奔涌而下,黄河穿山越岭,纵横捭阖,奔放狂狷,剽悍刚勇。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李白《发白马》)。

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2)

九曲黄河横亘在阴山脚下,养育着炎黄儿女,也拱卫着华夏文明,“黄沙百战穿金甲”,兵火连天的战场也一直在这里演绎着生死搏杀。金戈铁马,碧血长虹,三晋大地,秦川儿女早已孕育出桀骜不屈的秉性,傲霜斗雪胡不怕,视死如归向寇仇,正如秦腔之铿锵苍凉,“谹谹如殷雷”,振聋发聩。

电视剧《河山》演绎的正是这样一曲黄河精神,关中风骨。以陕军卫大河部为核心的游击纵队,在八路军团长赵晓山和中共地下党人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不惧内忧外患,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开辟敌后战场,依靠艰苦卓绝的顽强意志和韧劲,谱写了一曲血战到底为祖国,甘洒热血驱寇虏的正气之歌。

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3)

卫大河,关中汉子,职业军人,凭着一腔热血主动出击,抗命血战,秦川汉子的血性和智慧得到完美的演绎。卫大河背后坚强的依靠是关中的父老兄弟。大柳镇浓缩了关中父老兄弟浓郁的家国情怀,也淤积着黄河儿女血战到底的剽悍与与执拗。在最艰难的时刻,送子弟,送粮食,一批又一批源源不断的供给前线。大柳镇人征粮参军,自觉自愿,节衣缩食,无怨无悔,感人至深。

两个场面最为感人,也最能彰显关中风骨,黄河精神。永济血战之后,卫大河部损失惨重,继而又惨遭内奸算计,队伍减员急需补充。管家爷刘不准再回大柳镇征兵。此刻,大柳镇大户人家子弟都已经无兵可征了,大柳镇小户人家子弟上到四十六岁的中年老年人,下到十六岁娃娃全都踊跃参军。族长卫大河父亲让刘不准传话给儿子卫大河,说:告诉娃娃们,大柳镇的娃娃们打光了,还有我们这些老人上!我们这些老人打光了,还有孙子娃娃们上!一定要把倭寇小鬼子赶出中国!三位大妈烈士的母亲也请求跟随队伍上战场,那场面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又令人荡气回肠。

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4)

卫大河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中国军人特有的敏锐性和主动性,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在没有得到任何命令的情况下,主动攻占“贵人卯”,打掉了日军前敌指挥部,搅乱了日军既定的战略部署,以一个团的兵力扼守“贵人卯”,成功的吸引了日军主力,化解了日军合围陕军,西渡黄河的阴谋。这种顾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和战术素养展示了关中儿女的机敏强悍和坚毅,剽悍尚武,沉着冷静,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犹如咆哮的黄河,撼天动地。

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5)

纵览全剧,赵晓山胸怀韬略,大气磅礴;卫大河正直刚强,决战决胜,剽悍勇猛;姜雅真冷静沉稳,睿智机敏;卫老爷子深明大义,刚勇中正,卫孝邦胸怀全局,卫孝定正气未失,刘不准、赛翼德、王三喜、段德午等人也都呈本色,黄河儿女那种耿直刚勇,视死如归的剽悍之气全都栩栩如生。

如其说这是一部抗战大剧,不如说是一部关中风骨,黄河精神的风采之歌,华夏摇篮的底蕴之歌。秦川儿女所演绎出来的精气神昭示出的是,巍巍华夏不可战胜,堂堂中华气贯长虹。

赞曰:秦川儿女多奇志,黄沙百战动乾坤。九曲黄河天上行,一腔热血凝忠诚。傲霜斗雪浑不怕,寇仇外侮何所惧。关中风骨黄河魂,河山无恙浩气存。

河山电视剧观后感1000个字(电视剧河山观后感)(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