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的常用语规范(书信用语的思慕语和署名)

书信用语的思慕语和署名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王全营

书信的主要功能是沟通情况、联络感情、探讨问题,开篇一般不直接进入主题,在提称语之后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给人以温馨亲切之感,这类文句就叫思慕语。书信结束时也不能戛然而止,要有祝词,署名之后还要有启禀语。

我们先看思慕语。

李白《与韩荆州书》大家都比较熟悉,该文开篇曰:“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骏,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于收名定价与君侯。”这一段话就是仰慕语,是说韩荆州(韩朝宗)谦恭待士,所以豪骏们非常景慕,都愿意归其门下以增声誉。李白的话常常被后人引用,如清代知名学者俞樾《与吴仲宣制府书》落笔即云:“云泥阻隔,音敬阔疏。然西望峨岷,辄有‘但愿一识韩荆州’之意。”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书信中常用的思念语。这句话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指一年,意思是说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年一样。形容对人的思念殷切。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书信中常用的思念语成语有:一日三秋、寸阴若岁、白云亲舍、落日屋梁、停云落月、春树暮云、暮云春树等。

下面说一下书信结束时的套语。

书信在要说的话表达完毕后,也有一系列词语,表示无限情谊尽在不言中。如:白、专此、不具、不悉、不宣、不备、谨启、不再赘言等。或用谦辞,如:顿首、幸甚、拜、再拜、惭愧惭愧、惶恐惶恐、幸甚幸甚、惭惕惭惕等。句子如:“云山在望,延企为劳,诸惟心照,不尽。”“匆此先复,余容后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书不尽意,肃颂勋祺。”“手书布谢,不尽万一。”“专此布达”“专此奉答”“专此布复”“此布即颂”等。

针对不同收信人及不同情况,分别加如下词语:“临书匆率,不能尽详。”“不尽之言,容俟面罄。此请礼安。”“肃此布复,敬请大安。”“书不宣尽,伏维垂鉴。”“书不一一,惟保身为祝。天寒道远,相思相思。”“书不详尽,诸惟心鉴。”“所怀千端,诸惟心照不尽。”“伏惟珍摄,不胜祷企。”并请著安、即请久安、曼福不尽、顺颂时绥(春绥)、即请春安(日安、暑安、冬安)。

答复对方询问用语。“刍荛之见,伏候卓裁。”“伏维详察。愈恐惧再拜。”“伏维俯加怜察。幸甚,幸甚!愈再拜。”“伏维察之。不宣。某顿首。”“伏维幸察焉。”“书不详尽,诸惟心鉴。”“浅陋之见,惟希裁正。”“寇深情急,竭意进言,惟阁下熟思而审图之。专此。顺颂勋祺。”“聊借管城子,粗陈大略,不尽欲言。”“聊借管城子将意,不尽万一。”“手书奉复,惟为时自重,不宣。”“拉杂布陈,伏希照察。”“因承挚爱,率布所怀,惟鉴察不宣。”“力疾布复,不尽欲言。”“敬陈所见,幸采察焉。”“临颖惘然,伏维垂察。”“区区微旨,敬先奉陈。”“沥情覆陈,伏乞矜鉴。”“夙承知爱,敢布区区。颛复。”“颛此布复,祗请台安。维希蔼察。不备。”“企子之私,帅尔布陈,伏维惠察。”

按季节、气候祝福。“渐寒,千万保重。不宣。”“秋暑尚繁,伏维为国自重。”“书不一一,惟保身为祝。天寒道远,相思相思。”“苦雨多愁,所怀千端,诸惟心照不尽。”“春寒惟自爱。”“秋风起矣,正一蒹葭伊人之思。”

写信的常用语规范(书信用语的思慕语和署名)(1)

请对方回信。“倘承不吝赐教,幸甚幸甚。”“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盼祷拨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再如: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尚祈便中见告等。

告诉对方不用回信。如:“敬申寸悃,勿劳赐复。”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等。

请对方注意自己的意见。“伏求惠存,并赐是正。”“肃此,敬请福安。”“谨肃寸禀,恭请崇安。伏祈垂鉴。”“临颖涕泣,伏乞留意。幸甚。”

寄给对方的书信不可存留。“匆匆此复,敬请台安。祈即付丙。”

问候,祝愿。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瞻望云天,企伫曷已。”“远道钦企,怅悒无涯。”“临颖神池,不尽万一。”“临颖神驰,诸惟珍摄。”“为道自重,不尽万一。”“匆匆。此请升安。”“敬奉笺陈谢,不尽万一。”“仅奉书陈谢,不尽万一。”“敬请勋安。惟祈惠察。不备。”“祗请台安。惟察。不备。”“言不尽意。敬请勋安。诸系蔼察。”“诸事顺遂”“万事顺遂”等。

书信的末尾是署名,如果是致官长及一般交情者署姓名,写给亲属及朋友、熟人的,只署名不署姓。基本上是称谓 名字 启禀语 时间。如“小门生袁世凯叩禀四月十三日”。常用的启禀语如:

对长辈: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谨上、谨启、谨白、拜言、拜启、手启、手上、顿首、颂祝金安(福安)、叩上等。对尊长:叩、叩上、拜上、百拜、康安、钧安、崇安、颐安等。对平辈:手肃、顿首、谨肃、谨复、敬启、顺祝时绥等。对晚辈:字、白、示、手谕、手示、手白、谕、手泐、手草、草示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摘自《决策探索》杂志7期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