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小区3岁小孩(成都有吃小孩的吗)

成都一小区3岁小孩(成都有吃小孩的吗)(1)

成都市民原则居家第三天,据通报称,每日新增病例数均超过150例,社会面传播风险高;而从9月5日起,成都市中小学校将于明天起全面开展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一听这个消息,许多小孩开心坏了。他们欢呼,雀跃,忘记了学校和课堂里的烦恼。

有的人开心了,但他们会让有的人抓狂。

有没有发现,这几天从早到晚,小区楼下的广场里,几乎全是小孩子追逐打闹的声音。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劲,似乎从前一天晚上,就和小伙伴约好了,要赶第二天上午七点过的早班车,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常去小区的广场上看看。

或是待在某个角落玩泥巴,“多冷的隆冬多冷的隆冬多冷的隆冬,多冷啊,我在成都玩泥巴,虽然小区不大,我走到哪儿都是家......”

一点也不夸张。

1、网络上对于小孩子是有“恨意”的

现实当中,这些小孩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网络当中,对他们的“恨意”,就有多么真切,咬牙切齿。

一位网友说:她儿子刚出去把蟋蟀放生了,还在阳台和楼下的猫对视了很久。每天看电视变成了看我和他爸爸打植物大战僵尸。

一位网友说:恳请政府,把我家楼下那群小pi娃儿和老头老太太带走吧!闹麻了,尖叫声,打闹声,声声入耳啊!

一位网友这样说:今晚要是解封了,我把成都的小孩都吃了[doge]

一位网友这样说:有吃小孩的吗?楼下的小孩很多[泪][二哈]

一位网友说:求求了,真的这是居家隔离吗?楼下为什么小娃儿一直在惊抓抓的叫叫了一天了。能不能把这些小屁孩关起来。睡个觉都能被吵醒。他们的家长是被隔离了吗?没得人管吗?

一位网友说:楼下的小娃儿开始孤身走暗巷了。

还有一位网友用了这么一连串的感叹号:能不能那么小孩禁足啊!!!家长不管让这些熊孩子出来祸害我们这些在家休息 居家办公的人!

正所谓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破烂的衣裳。这群孤勇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吸引了众多“复仇者”。

2、楼下孤勇者 楼上“复仇者”

小孩就是如此。

身为父母的或许知道,居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小孩子和老人都属于需要安抚的群体,小孩需要放养,而老人则需要静养。

小孩的天性就是吵闹,你如果不让他下楼玩,他又能去哪儿?

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他们不知疲倦地在小区里嬉笑打闹,时而开心,时而怒吼,时而呼喊某个人的名字,对着一根树桩、一只蚯蚓大吵大笑。你说他们吵吧,确实也算吵,对于一个小区而言,如果没有这样丰富的元素,恐怕就会显得没有生机。

如果他现在不吵,那么他就会在家里吵,在楼道吵,与其这样,还不如放他下去吵。

不要说什么戴口罩,聚集感染的问题,在发泄天性和丰富童年生活面前,有喜有乐,有争执有和解,有竞赛也有妥协才是真切的。

大多数小孩都是好玩的,他们本质上也是向往群体,向往运动的,真要说哪一方面需要调整,我倒觉得,小孩子的嬉笑怒骂,有时候倒显得颇为真实可贵。

以另外一段引发争议的视频为例,说在某个小区,因为受不了广场舞大妈很早就在楼下放音响,楼上的小伙用水枪对着大妈滋水,广场舞大妈不甘示弱,不仅不关音响,还顺手捡起地下的石子,朝小伙扔了过去。

网友的评论一边倒:大妈平时坐公交不是要让座吗?为什么此时这么有力气了?本来年轻人上班熬夜就很恼火了,早上就不能让人睡个好觉吗?

这些类似的评论,也能够代表社会上的某种情绪。

3、小孩的世界也在“内卷”

年龄阶层的划分,通过群体行为形成了某个鲜明的形象,就衍生出类似“老小孩”和“熊孩子”这样的词汇。在这些词语中,“老小孩”可能更为严厉一些,它适用的场景更为苛刻一些点。其他的则是可以调整和接纳的。

就拿小区里面的小孩来说,想一想,他们的活动和很多人的工作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比如,他们每天活动的时间,也是三班倒。朝九晚十,有些精力好的,可能会“卷”一些,早上六点就来到了办公地,虽然旁边没有什么同事,但他们提前把昨天的玩法和规则标记好,哪个是自己的场地,哪个是自己的办公区域,在心头都有了数。

也有有些小孩是这样:当家长都在喊他们回家吃饭了,他不干,他偏要把今天的跳绳个数完成,明明还差200多个,他要拖到伙伴,说我可以跳完,我不比你差,等哈吃了饭你就忘了。他不算卷,可能仅仅只是废寝忘食而已。

还有小孩是这样:自己已经哭得很大声了,但是一看到别人手里面也有相同的玩具,就吵着要玩,就哭得更大声了。所以楼上的人,会觉得听得很刺耳。

你看,小孩子们的世界,不也是在躺平和内卷中不断循环么,潇洒从来都不是摆烂,而是他们天真、自信的感觉。

4、他们说不定是在开启社交新模式

得益于疫情,以前农村里面村口的常见场景,被拉回到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中。原本一栋楼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可能都不认识,大家也都不清楚彼此的生活和工作。对敲门声和电梯里突然出现的某个男女,都会打量一下,思考一番。

这种生活场景,不是足够信任的,也打破了以前的乡土社会格局。

但现在,某些力量被集中了起来,某些情感也集聚了起来。

通过小孩,一些平日里还有所防备和伪装的成年人们,开始学会放下面具,学会了解和接纳,从小孩子身上,获取到对方家长的衣服品牌或者某某住户的信息。

你可以继续保持沉默寡言,但在小孩子的世界,所有的都是透明和有所期待的。

嬉笑怒骂,这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正常情感表达。按下成年人的世界暂停键,小孩子的空间依然需要丰富多彩,在他们眼中,不上学、没有作业、每天有爸妈陪,回家有喜欢的午餐和晚餐,晚上玩累了可以洗一个澡,吃一根冰淇淋,玩一把游戏......城市的微光,需要把人的心照亮,把人生延长。

就让他们好好玩吧,毕竟,这样的时刻,不也是你我某个午夜梦回、潸然泪下的场景吗?

你唱《老男孩》的每一句,都是他们的现在和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