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

红色摇篮·山水吉安 吉安 JIAN

1200多年前

一片树叶经过泥与火的煅烧

在黝黑的茶盏之中

焕发出重生的光彩

“木叶天目盏”——吉州窑的代表瓷器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2)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3)

它背后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4)

什么是木叶天目盏?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5)

什么是茶盏?喝茶的器具一般分为三种——碗、盏和杯。若依照大小来分,碗最大、杯最小,盏的大小介于碗和杯之间(一般杯有手柄,碗和盏没有手柄);若依照不同时期来分,宋代都叫盏,早期都叫碗。

木叶天目盏就是一只黑色的陶瓷茶盏,内壁或底部,釉面下有一片树叶,叫作“木叶”

而“天目”,就是浙江的天目山。唐代时,日本的和尚到中国来取经,常去天目山佛教寺庙留学,回国时,就会带些寺庙中所用的黑釉茶盏送给亲戚朋友。日本人十分喜爱它,将其称之为“天目盏”。后来,“天目”成为对中国黑釉瓷的尊称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6)

吉州窑的工匠,在生产黑釉茶盏时镶进了一两片树叶,叫作“木叶天目盏”,受到了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成为当时最珍贵的茶具。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7)

生:叶天目盏如何制作?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8)

按照古法,木叶天目是将天然树叶浸水腐蚀,仅存脉络后,沾釉贴在器物上烧制而成。现代匠人还有一种创新的做法,将树叶自然晾干后置于盏中,叶片舒展不翻折,经过高温烧制,木叶残留的灰质成分在釉面上钙化,留下的痕迹形成了叶子最真实的形态。

它是宋代茶盏中最具特性的作品,是吉州窑独创的一种陶瓷装饰工艺。它的诞生,不仅代表了吉州窑作为民间艺术瑰宝的无二地位,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吉州窑最最名贵的陶瓷技艺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9)

摄 / 显影中国

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或二叶三叶重叠的,木叶纹样直接以植物(主要是桑叶)的标本为主。桑叶,又叫蚕叶,与禅同音,所以又有参禅之意,佛意浓厚,使用木叶天目盏喝茶参禅,有助于悟禅明理,达到禅茶一味的境地。这也恰好说明了,民间艺术装饰是接近自然、贴近生活的,并通过这种自然之美来表现一定的审美愿望。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0)

摄 / 显影中国

有人认为吉州窑木叶天目的产生与禅宗有一定的关系,是受贝叶的启发而产生的装饰意象,也有人认为它的产生是秋叶飘落中偶然之得。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1)

流转远销国外,备受珍藏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2)

木叶天目盏,是吉州窑瓷器的代表作,注满水平视盏口,会发现树叶竟“脱离”盏底,宛如轻舟在水面漂浮,飘零在水中的叶子,脉络愈加清晰,舒卷有致,其光灼灼。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3)

从宋元时期,它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被誉为世之神器。但由于烧制极其复杂,柴烧工艺的不可控,往往是“一窑生,一窑死”。数百件作品中都难有一件佳作,古木叶盏成品率低,存世量极少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4)

2014年,在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一只南宋吉州窑木叶盏以75万港币成交。而现存于日本、美国等地博物馆的世界上仅有的几只古吉州窑木叶盏,都被尊为国宝级文物。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5)

传承:断烧几百年后涅槃重生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6)

随着元代后吉州窑渐趋衰败,到明代中期断烧,木叶天目盏的烧造技术也随之失传,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7)

到如今,匠人们的不断探讨,研究,实践。无数个日日夜夜在窑前的守候,无数个新方案的实验,无数次吸取失败之后的经验,最终才迎来了木叶天目盏的成功复烧。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8)

这背后的繁复工艺

数代匠人们的努力

同样让现代的我们感受深刻

才是木叶盏可以传承至今的最大理由

才是我们一直孜孜不倦

努力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动力!

·end·

来源: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19)

「文旅吉安」

旅行|阅读|咨询|美食|杂记

空·

宋吉州窑天目木叶盏(探寻吉州窑神奇的)(20)

出 品 方:吉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本期责编:林叶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