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绣娘完整版(陇原绣娘王静美好生活)

新华网陇南11月16日电(常瑞芳)“还记得今年7月份,天气特别热,我去鸡峰镇讲解手工刺绣,一位60岁的老人赶了20多里路来听课,她进门急匆匆,汗流浃背地问我,巧娘在哪?我说我就是了,她一把抱住我,那种场景真是千言万语也说不清,那里真是边远山区……”王静回忆起为“陇原巧手”项目培训授课的经历不禁感叹道。

可怜的绣娘完整版(陇原绣娘王静美好生活)(1)

王静正向一位60岁的老人讲解丝带针绣法(资料照片)。

今年48岁的王静,是一个生于陇南红川、长于陇南红川的能干巧女。目前担任红川镇西留村妇联主席兼镇妇联副主席,2007年至2010年先后被红川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妇女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妇代会主任;2011年被成县妇联评为县妇联执委;2012年被省妇联评为“全省双学双比女能手”。

可怜的绣娘完整版(陇原绣娘王静美好生活)(2)

王静的个人手工绣品。

王静自幼喜爱手工刺绣,并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的研究。2009年成县妇联给她提供了一次参加会议的机会。会上王静对一位老师讲解的“如何变废为宝”感悟颇深。回去之后,她开始慢慢尝试,从改废旧的成人衣服为儿童衣服做起,再到被套、被单的制作,不断加强手工技能的练习,直到2012年十字绣的兴起,王静对其进行学习研究,正式开启了她的“陇原绣娘”之路。

经过几年的潜心练习和虚心求教,从大众流行的十字绣、毛线绣、丝带绣,到钻石贴、串珠秀挂饰再到凉鞋、包包、发财树等手工编织珠串技艺,王静都能熟练操作,她逐渐成为技艺精湛的手工创作师傅。

可怜的绣娘完整版(陇原绣娘王静美好生活)(3)

王静接受记者采访。

在成县妇联的推荐下,王静成为陇南市陇原巧手联盟会员,被成县妇联聘任为“陇原巧手”培训项目的授课老师,专门为全县各乡镇的贫困妇女讲解培训手工编织、刺绣、珠串等操作技法。在三年多的授课时间里,她先后帮助培训了2000多人,传授十字绣、珠串、编织等多种操作技艺。

作为红川镇西柳村的妇联主席,王静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于是,在妇联的支持下,她利用自已擅长手工艺术品制作以及刺绣的特长,和西柳村的48名贫困妇女成立红川镇西柳村“姐妹绣坊”,专门从事各种手工艺术品制作。

“姐妹绣坊”成立后,为了进一步调动全镇广大妇女从事手工刺绣的积极性,她积极组织、宣传引导,形成“以一帮十”的带动模式,通过一个刺绣骨干带动十个留守妇女,手把手教授手工刺绣技能,吸引更多的留守妇女加入到刺绣队伍中来,专门从事各种手工艺术品制作,为当地经济创收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由于制作工艺精湛,样式别致,成县红川镇妇联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姐妹绣坊”的各种手工绣品远销到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如今,“姐妹绣坊”里的绣娘实现了人均月收入1000元至2000元的增长。

“以前一双鞋垫只能卖10元钱,现在有了淘宝,我的鞋垫最少也要卖到40元!”王静感叹说,她为自己的手工绣品得到市场的认可而自豪,她更为那些留守的贫困绣娘们能在家门口挣钱而自豪。(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