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

01《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是东北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品,写的是一百年前北方小城呼兰河小城的悲观离合。在这本书中,萧红写了故乡呼兰河小城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她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几个代表性邻居的命运起伏,从中让读者感受呼兰河小城中的美好与丑陋、温暖与苍凉、快乐与悲伤,虽然书中也有温暖的地方,但是整体基调是苍凉的。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1)

呼兰河小城的日常是卑琐而平凡的,表现在各行各业、各色人群对生活的漠视、对生命的漠然,人们传统、刻板,生活得自欺欺人,自以为是。

萧红回忆起这个她生长的小城,用平淡的语调陈述麻木的人们及他们庸庸碌碌的生存状态。人们承受着风霜雪雨,又机械地被命运推着走。故乡并非全是美好,但是萧红回忆起来还是有充满着温馨的时刻,如看到火烧云等美景。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2)

在萧红的笔下,故乡的人们精神盛举大部分与鬼神有关,但是人们并不是由内而生的虔诚、更多是盲目的从众,热闹的仪式中,是小城人汇聚的平台,东家长李家短,凑凑热闹,实际上显示了小城人精神上的荒凉,只能从看似热闹的仪式上寻找心灵的依托。

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萧红对于几个邻居的描写,特别是写一个十二岁小团圆媳妇被虐待惨死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的哭也是压抑的,周围人看客的冷漠、家人的愚昧、社会的纵容等各种因素交织造成了旧社会女性不幸的命运。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3)

02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

萧红出身于呼兰河一个殷实的地主家庭,家里有三十多间房子,房子多,住的人也多,但是整个院子里却不热闹,反倒处处透着荒凉。不仅是建筑和景色的荒凉,更有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和随遇而安的认命。

这些破旧的房子租给了社会底层的租户们,他们过得随意,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逆来顺受,整个院子里虽然住得人多,但是却没有丝毫的生机和活力,处处显露着颓废的气息。

邻居中有一户姓胡的赶大车的人家,家里的老太太终年生病,经常会请人跳大神,外人都说这家老少三辈看起来人旺财也会旺,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老太太有两个儿子,每个儿子家有一个孙子,老太太病着,但却很乐观,由于经常跳跳大神就感到心中的疑惑解开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家人们便会张罗着给她花钱跳大神。

于是,老太太逢人就夸儿媳妇,看热闹的人也都说老太太慈祥,儿媳妇们孝顺,再加上还有一个手巧的孙媳妇,做得一手好针线活,给奶奶和婆婆们都绣鞋样,是很有福气的一家人。其实这不过是一副表象而已,这一家人并没有那么和谐。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4)

胡家的小孙子定好了一个十二岁的团圆媳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没来的时候,婆婆和婶婆就起了争执,婆婆主张早点把她接过来,但是婶婆却说孩子太小,只能白吃饭,吵来吵去,最后也没直接定下个结果,只说跳大神的时候问问仙家的意见。

后来这家人终究还是把小团圆媳妇接了过来。这是一个活泼、开朗、爱笑的小姑娘,虽然才12岁,但是个子很高。

小团圆媳妇到了这个家之后,噩运就开始了。女孩子因为个子高、性格开朗不怕人、不懂得害羞、爱说爱笑、饭量大,坐时坐得笔直,走时走得飞快。四邻五舍的老太太们便开始嘀咕了,说这个小姑娘太没有团圆媳妇样子了。他们认为小团圆媳妇必须羞羞答答,畏畏缩缩,而这姑娘却恰好相反。

于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合格的团圆媳妇,她的婆婆开始打她,越打越厉害,不分昼夜地打,胡家每天的哭叫声从天黑到天亮。实在看不下去的祖父过去劝导了几次,让他们不要再打小孩子了,有点差错教导一下就行。可是,老胡家却越打越厉害,经常半夜都能听到小团圆媳妇的哭叫声。

为了修理小团圆媳妇,一家人用尽了各种方法,拧大腿还是小事,动不动就把小团圆媳妇吊在大梁上抽打,晕过去就再用冷水浇醒,还用烧红的烙铁烙脚心,把女孩折磨得死去活来。

到了冬天,哭声渐渐没有了,其实并不是不打了,而是小女孩已经没有力气哭了,整个人被折磨得又黄又瘦,不想吃喝,家人们觉得她病了,又请跳大神的来,邻居们也出纷纷出主意,用各种残忍的法子帮她治病:喝下最苦最寒的黄莲,用别人随口开的药方乱治。

这还不是最悲惨的,更加可怕的是,这一家人还听信了别人的话,用一种更稀奇的方法来给她治病——烫热水澡。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5)

萧红小小年纪,便见证了整个过程,他们准备好大缸,倒上滚烫的热水,让小姑娘当众洗澡,小团圆媳妇一开始不肯在众人面前脱衣服,胡家人也是不管不顾,直接就让几个人把她的衣服给撕掉了,硬按到了大缸里。她在大缸里叫着、跳着,挣扎着想要逃命,但是却被那么多人按住,没办法动弹。她旁边的三四个人甚至还从缸里搅起热水往她头上浇。她烫晕了过去,众人又将她从大缸里抬出来,放到炕上。

这时候大神往小团圆媳妇的脸上喷了几口酒,用银针继续扎她的手指尖,将她折腾得醒了过来。如此这般,又洗了两次。洗一次就昏过去,洗上三次,最后把人折腾死了。

03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1、愚昧的婆婆是小团圆媳妇死亡主因

小团圆的婆婆把折磨她当成是调教她,听听她婆婆说的那些话:

“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清子给她擦上了。也就是十天半月就好了。这孩子,嘴也是特别硬,我一打她,她就说要回家。因此我也用烧红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

你看,从始至终,婆婆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一切理所应当。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啊,婆婆自己也曾像小团圆媳妇一样,被自己的婆婆屡次管教。久而久之,她便觉得只要气不顺,打儿媳妇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更为可怕的是,当她“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她便觉得自己在儿媳妇面前理应有绝对的权威,有管教对方的义务。而这种想法,并非只是一个个例。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像她一样,先是在出嫁后遭受了婆婆的百般虐待,接着等到以后自己也成了婆婆,便又把这个陋习传承了下来,继续折磨自己的儿媳妇。以致于到最后,便有了像小团圆媳妇这样的悲惨结局。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6)

2、其他家人的纵容造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小团圆媳妇的悲剧中,除了婆婆之外的其他人,比如奶奶、公公、丈夫等人纵容着、帮衬着婆婆对她的伤害,他们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只要婆婆一声令下,他们也不管对错,就去做,这一点是非常悲哀的。

因为小团圆媳妇才12岁,还是个孩子,她的小丈夫在家里也没有话语权,自始至终书中也没看到这个丈夫的态度,就说明当时的家长制作风很严重,孩子小,根本在家里也没有发言权。

而家中的其他成员竟然没有一个帮忙的,反而在折腾小团圆媳妇的方法上,大家一齐针对这个女孩,一家人都过得愚昧而麻木,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小团圆媳妇说句话,制止那些不理智的行为。

3、冷漠的邻居们是小团圆媳妇致死的帮凶

更为冷漠的还有那些爱看热闹的邻居们。他们不仅出了馊主意折磨女孩,后来一听到老胡家用大缸给团圆媳妇当众洗澡,便急匆匆的跑去看热闹,就是那些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都恨不得从床上爬起来,去瞄上两眼。

在看热闹的过程中,小团圆媳妇第一次洗澡,便昏过去被抬回屋。那些看热闹的人本来见状准备回家睡觉,但一听说还要再洗两次,个个都停下了脚步。但他们之所以停下脚步,并非是想要劝说老胡家不要再折磨孩子了,而是等着看后面的热闹。也许你要问,难道他们不知道这种烫热水澡的洗法对一个孩子来说是种天大的折磨吗?不,他们当然知道。但是在他们心里,就算再洗两次后果不堪设想,那又如何?自己本就只是来看热闹的罢了。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7)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所以当老胡家折磨小团圆媳妇的时候,周围的邻居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这些冷漠的看客们就和那位婆婆一样,不知不觉地就充当了这场悲剧的刽子手。

4、旧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小团圆媳妇悲剧命运出现的土壤。

像小团圆媳妇这样遭遇不公命运的女性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个例。就拿萧红自己来说,虽说她没有像小团圆媳妇一样小小年纪就因为家境贫寒给人当童养媳,也没有被婆婆和邻居这般残忍折磨,但是,当她中学毕业打算去北京读书时,她的这个行为就在小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听到她要去外地读书,未婚夫的哥哥更是气愤之下逼着她的未婚夫退了婚。此番后果若是放在今天,大概大家很难理解,但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女性要争取一点读书进步的权利都是叛逆,都遭受到冷眼。

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女性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多,已经不会再遭受以前的那些压迫。女孩们可以靠着读书和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可以拥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力,即使结了婚,如果受了委屈或者不公正的待遇,也可以及时止损。

如果小团圆媳妇生在现在的时代,她家里即使穷,也不会沦落到给人家当童养媳被折磨致死的命运,而如果萧红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也能够想读书就读书,不用看别人脸色,究根结底,当时社会的落后,人们思想的愚昧是造成女性悲剧的罪魁祸首。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8)

04小结

当我们今天读到《呼兰河传》,读到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时,不禁为她的悲惨遭遇感到痛心和悲哀,在那个封建时代,女性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原本一个活波、健康的姑娘只因为家里穷,家里人为了能给她找一条生路,被迫给人当童养媳,但是却没想到把这个可爱的孩子送入了火坑。如果她的父母知道了她有这么惨的结局,当初还不如把她留在家里,至少不会受那么多苦。

小团圆媳妇从原来的有着又黑又长的大辫子,健康的脸庞,生龙活虎的样子,到后来被老胡家的儿媳妇捉弄得不成人样,遗憾死去,让人心疼,更让人无可奈何。

当时在那个时代的女性,本来就是弱者,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做事必须规规矩矩,不能做出格的事,否则,挨打也是常有的事,甚至是被折磨而死,小团圆媳妇最终死了,老胡家也完了,死的死,跑的跑,疯的疯,也算是给胡家人的教训,但是胡家人自始至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也没有丝毫悔意,这是更令人可怕的。

小团圆媳妇死后,她婆婆哭瞎了眼睛,但是她的哭不是心疼小团圆媳妇,而是心疼买小团圆媳妇的钱,到这个地步,她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出了问题,还在斤斤计较钱,只能说太郁闷和悲哀了。

小团圆媳妇之死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相,人们愚昧和麻木,封建社会的没落与颓废,一个人吃人社会的的悲哀,让人痛心,也让人不寒而栗。百年过去了,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女性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再也没有小团圆媳妇类似的悲剧出现,这是值得幸庆的,也是让人欣慰的。重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也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点(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