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1)

编辑:闻道 图:郑簠像

2016年6月,一场广州拍卖,一副隶书以1170万的落槌价轰动全国,闽中天价隶书引发人们无限遐想,这幅书法出自一个莆田人之手,与郑板桥齐名的郑簠[fǔ],他的主业是一名医生,却跨界成了一个书法家,对篆隶有着很深的执念,少时立志习隶,三十年始终如一,对汉碑大器如痴如醉,终开创崇尚碑学法门,被世人称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1 、可以靠行医闻名,却跨界成了一个书法家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2)

以1170万落槌价的郑簠隶书

郑簠[fǔ](1622-1693)。清代书法家。字汝器,号谷口,祖籍福建莆田,原明洪武间祖父一辈迁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工书,雅好文艺,善收藏碑刻,尤喜汉碑。

他的医术在当地相当出名,直到晚年仍日“以医道应酬”。有段时间因为疾者盈门他有了逃名之念,李渔(1610-1680)为此作诗讽劝,《赠郑汝器》小引云:“汝器文人也,能诗工书,且笃友谊,以岐黄术噪名于世,疾者盈门,车无停轨,自以为苦,欲逃其名而不得,故作是诗以勉之。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3)

文献名邦--莆田

郑簠虽一介布衣,但他生活在冠盖辐辏的旧京,又善于结纳,所以“无论识与不识,皆知白下有谷口先生者”。他结交友人非藉行医,而是通过他的隶书。

明明可以靠行医闻名,却跨界成了一个书法家。

2 、跟随莆田老师学书,郑板桥与之齐名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4)

宋珏

郑簠少时便立志习隶,最初的老师是宋珏,宋珏也是莆田人,号荔枝仙、莆阳老人,明万历年间画家,离开家乡后主要在金陵居住,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所以才有了跟郑簠的渊源。

宋珏曾在国子监读书,擅长写诗,山水画,还能刻印,并创立了篆刻中的“莆田派”,隶书水平很高,尤其是隶书中的八分书。浙江省海宁周春论印诗云:“闻说莆田宋比玉,创建汉隶入图书。”

晚宋珏46年生的郑簠,跟随宋珏,“初从时人宋比玉,见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趋奇怪之妙。”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5)

郑板桥,原名郑燮

郑簠后改学汉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于后者。所书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

郑簠的"草隶",为隶书开创了新的出路,成为乾嘉以后碑派书法追求的境界,影响甚大。

后人把他与写"六分半书"的郑板桥合称"二郑"。

3 、对汉碑如痴如醉,开创崇尚碑学法门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6)

郑簠《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

他学习汉碑(即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为主)三十余年,如痴如醉,到什么地步呢?为访汉碑,跑遍河北,山东;倾尽家资,慢慢的,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橱。

孔尚任在《郑谷口隶书歌》中道:"汉碑结僻谷口翁,渡江搜访辩真实;碑亭冻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就是对郑簠爱碑如痴的写照 。

郑簠是清初最重要的参与访碑活动并肆力学习汉碑的书法家,开清代书法崇尚碑学之法门,彼时,他的隶书获得其时知名文士的集体追捧

4 、一生只写隶书,清代隶书第一人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7)

汉代以后,具有使用价值的隶书被楷书所取代,并走向衰落。直至郑簠为代表的清代隶书的出现,才出现新的转机。

郑簠的清初隶书,不但把握住汉隶的重要特征,而且对经过千年风雨剥蚀的汉碑所形成特有的金石气息有了新的审美,以此来进一步滋养笔法,从而使隶书在清初得以复兴。

后人说这是“汉隶之复兴”,郑簠对篆隶的执着,使得其在美学思维上比其他人更深入,因此,说起清代隶书,不得不提到郑簠。包世臣《国朝书品》将其与金农的隶书同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传世书迹主要有《杨茂源酬于附马诗轴》、《卢仝新月诗轴》、《浣溪少词轴》及《灵宝谣》。梁巘《论书帖》称:"郑簠八分书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钱泳《履园丛话》称:"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垞(彝尊)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

谁曾想到,一个医生也练书法,且一生只写隶书,书风飘逸、优美,个性很强。明明可以靠行医闻名于世,却靠一手古朴雅致的书法,成就千古美名。

部分作品赏析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8)

郑簠《隶书五言诗》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9)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10)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11)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12)

郑板桥最吓人画(可郑板桥却与之齐名)(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