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睛度数多少是正常(孩子的眼睛怎么样算正常)

近视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会不会近视,是不是已经近视还有家长,已经给孩子测量眼轴了今天,我给大家说说,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过程和参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孩子的眼睛度数多少是正常?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孩子的眼睛度数多少是正常(孩子的眼睛怎么样算正常)

孩子的眼睛度数多少是正常

近视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会不会近视,是不是已经近视!还有家长,已经给孩子测量眼轴了。今天,我给大家说说,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过程和参数。

人眼眼轴(眼睛的长度)的生理性发育规律是:3岁前和3~14岁的眼轴发育速度不同。出生后6个月内,眼轴快速增长,平均每月增长0.62mm;6~18月龄眼轴增速减慢,平均为每月增长0.19mm;18个月以后,增速更慢,每个月0.01mm,2岁左右眼轴一般可以达到21mm,3岁左右眼轴一般可以达到22.8mm。3岁前平均眼轴长度从18.0mm增长到22.8mm(图1)。3岁后眼轴增长速度大幅降低,从3~14岁仅仅增长1~1.5mm,到14岁时基本达到成人水平,到青春期眼轴不再增长。

图1 3岁前的屈光发育:角膜曲率平坦化和晶状体屈光力减少对冲眼轴增长

所以,即使未发生近视,眼轴本身也会自然增长的,这个过程中角膜曲率会平坦化发展,同时晶状体屈光度会逐渐减少,这会对冲因为眼轴增长带来的近视(图2)。

图2 3岁后的屈光发育:角膜曲率稳定,晶状体屈光力逐渐减少对冲眼轴增长

眼轴是不断增长的,而屈光度则是眼轴增长和晶状体屈光度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可能是为什么在很多近视控制的相关临床研究中,眼轴变化与屈光度的变化差异不一致的原因。

比如在对多焦软镜近视控制研究的meta分析中,分别以屈光度和眼轴作为近视控制率的评价标准,结果是不一致的(图3)。

注:因为角膜塑形后角膜形态变化,屈光度测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容易测量准确,所以,角膜塑形的近视控制研究都以眼轴为近视控制率的评价指标。

图3多焦软镜近视控制研究中,分别以屈光度和眼轴作为近视控制率的评价标准结果不一致

在近视进展的监测中,眼轴和屈光度的变化都重要。眼轴提供了眼球整体生长、眼球形态结构变化的关键信息(包含生理性的眼轴增长)。屈光度变化提供了对近视进展速度的直接信息,屈光度包含了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度和眼轴的共同变化结果。

一个8岁的正视儿童,假设其生理性眼轴增长量为0.12mm/年,眼轴自然从22.8mm增长到22.92mm(屈光度无变化,眼轴增长由晶状体屈光度下降对冲了)。

如果这是一个近视的儿童,且未做近视干预的话(对照组),眼轴自然从22.8mm增长到23.3mm。

如果是近视且做了某种近视干预(OK镜)的话(治疗组),眼轴自然从22.8mm增长到23.05mm,虽然眼轴相对对照组是增长变慢,但对正常儿童还是增长快。

儿童理想的屈光发育变化是:3岁, 2.50D;4岁, 2.25D;5岁, 2.00D;6岁, 1.50D;7岁, 1.25D,直至12~14岁时,屈光状态发育至接近正视(-0.25D~ 0.50D)。假设从3岁起到12岁,每年屈光度的自然发育变化是近视化-0.25D。

近视的儿童屈光度的近视化速率则会快很多。在Donovan(2012)的研究中,亚洲近视儿童(戴框架镜者)的平均近视进展为-0.82D/年(图3,近视进展量和年龄相关:进展量=-0.014×年龄2 0.39×年龄-3.16,R2:0.98);欧洲近视儿童(戴框架镜者)的平均近视进展为-0.55D/年。按此回归公式计算一个8岁亚洲儿童戴框架镜的年近视进展量是:进展量=-0.014×82 0.39×8-3.16=-0.94D。

我是眼科医生 晓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