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理解(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导读:在增值税的计算过程中,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就是本期应该缴纳的增值税其实在真正的业务处理中还会有进项税额转出,这样的进项税是不允许抵扣的,是可以计入其它费用或者是成本科目的那么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理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理解(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理解

导读:在增值税的计算过程中,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就是本期应该缴纳的增值税。其实在真正的业务处理中还会有进项税额转出,这样的进项税是不允许抵扣的,是可以计入其它费用或者是成本科目的。那么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么做呢?

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答:我国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但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

1、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什么是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

以上详细介绍了本期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是怎样的,也介绍了什么是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其实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企业的进项税额不是用于销售,而是用于其它方面,但是进项税额已经抵扣了,所以需要重新转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