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为什么限制了人的思维(贫穷不是一个人发展的障碍)

贫穷为什么限制了人的思维(贫穷不是一个人发展的障碍)(1)

图源网络,侵删

Hello,我是仁青。

最近,我刷到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位老人路过一辆摩托车的时候,故意将摩托车推倒,后来车主通过当时的监控发现了这个肇事老人。

据车主说这辆摩托车很贵,花了6、7万元,从视频中看出来这辆摩托车确实很酷炫,应该是很贵的。

车倒在地上蹭了很多刮痕,估算可能要近1万元的修理费。

车主当即报了警,希望能让肇事老人赔偿,后来警方联系了老人,老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但却拒不赔偿。

老人没有任何认错的态度,言语中还透着一股“我就推了,你能拿我怎么么?”的无赖,这让警方很头痛。

后来,警方只能找车主协商。警方告诉车主,因为对方是老人的缘故,找其索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对方如果一直拒不赔偿,警察也拿她没办法,言外之意只能车主自认倒霉了。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第一反应是非常生气,再加上网上经常爆出的“老人偷拍”,“老人无理打人”的新闻,让我对老人这个群体产生一种莫名的厌恶感。

看到那条视频的评论区一致地在骂老人时,我仿佛找到了共鸣,甚至有更多评论上升到骂老人这个群体时,我也觉得骂得极度舒适。

直到看到一条在众多评论里,显得非常不协调的评论时,我瞬间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一样,陷入了沉思。那条评论是这样写的—“只是坏人变老了而已”。

这条评论仿佛带有一股魔力,瞬间将我的理智拉回。

明明视频里拍的是一位老人粗鲁无赖的行为,然而评论区里一群人在攻击老人这个群体,一字一句透露着的都是对老人群体的嫌弃和鄙夷。

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犯错却波及到一个群体?

贫穷为什么限制了人的思维(贫穷不是一个人发展的障碍)(2)

社会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群际偏见,意思是指一个群体抬高或者贬低另一个群体的现象。

当然,能引起巨大矛盾的偏见,大概率上都是贬低。

这种现象存在社会进程中的每个阶段,这些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愈演愈烈。

互联网里永远不缺纷争,“仇富”引发富人和穷人的阶层对立,唐山打人事件引发男女权对立。

大部分人本来可以理智地看待问题,但经不起网络上信息泛滥成灾。

处于这个被数据算法“实时监视”的时代,同一种观点的视频被一遍遍推给你,即便心智再坚定的人也难敌三人成虎的威力。

这种影响长期积累的后果是,具有某方面相似性的群体自发地形成了。这个群体里的每个个体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变得张牙舞爪、言辞极端。一旦找到一个发泄口,便群起而攻之。

甚至于创造群体名称,故意扭曲概念,引发群体间的对立。

“小镇做题家”、“公知”、“愤青”、“大男子主义”、“女拳主义”、“普信男”、“凤凰男”、“拜金女”等等这些名词的出现记录下群体间一遍遍激烈的争论。

很多事被过度解读,很多人被过度洗脑,然后这群人因为某一标签的共性站到一起,猛烈抨击他们认为对立的群体。

比如,女性看到某些男人丑恶的行为便抨击整个男性群体;比如,年轻人看到个别老人令人作呕的行为,便定义所有老人都是社会的毒瘤。

这种群体间的对立让我想起之前听过的一个商业领域营销手段的名词,二元分割法,意思是商家有目的地将消费者认知的世界切割成两大对立的板块,然后再迫使消费者进行二选一。

通过这种手段,商家大力宣传自家产品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卖点,这些卖点针对消费者某些特定的需求,消费者就会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

而那些网络上泛滥成灾的关于群际偏见的言论,很符合二元分割法的逻辑。

而这种逻辑也很适应网络平台的玩法,自媒体平台的特点就是制造话题、博眼球,然后吸引流量,这也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

如果不制造对立,哪里能引来流量?又如何快递火起来?

我们其实都是被内容生产者盯住的消费对象,只是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注意力。

视频生产者在做视频时,就已经想好了视频内容要满足哪类群体的需求。

比如,一个宣扬女性独立的视频不大可能满足全职妈妈的需求;一个分享婚姻和育儿之道的视频不大可能满足那些单身主义者的需求。

这些视频传达出来的观点一旦仅从单方面角度出发,势必很快会煽动一部分人起来鼓掌叫好,相应地也会引来另一个看似对立的群体的谩骂,两个群体互相看不顺眼,这不就形成了群际偏见。

而群体内的个体会被一种观点死死地束缚住,人一旦长时间只接收一种观点的信息,就会变得狭隘,遇到任何问题不愿意花时间探究真相,便草草下定论。

既然信息社会这么善于“PUA”,是否我们应该退回到农耕社会?当然不是!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而不是因为有问题就不发展。

那我们已经处在这种信息繁杂的时代,又该如何应对?

贫穷为什么限制了人的思维(贫穷不是一个人发展的障碍)(3)

这里我想再引入一个概念,二元对立统一。

如何理解?我们把世界看成是一个二元对立统一的系统,比如,阴阳,虚实,好坏,美丑,他们相生相伴,相辅相成,少了阴就无法定义阳,没有丑就无法定义美。

普通人的存在衬托了天才的伟大,工人农民的存在才让资产阶级有机会积累万贯家财。因为某个群体天生享有权势和富贵,就嘲笑另一个群体卑贱和贫穷,这并不是高贵,而是无知。

二元对立统一的方法论教我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方能得道。

何为道?道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

我相信辩证法大家都学过,只是理论没有运用到实践中,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印在脑子里的痕迹就越来越淡。

这也是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带着偏见看这篇文章,可能抨击作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普罗大众。

但其实文章中表达出来的那些偏见,我也时常存在,并且我经常被网络上的观点误导,说出一些偏激的话,或者有一些偏激的行为,这是我目前认知上的缺陷。

但我接受缺陷,也想要改进。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没办法脱离群体。不是有一句话,离群而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所以,我们人既然不能离群,只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我把这些带有偏见的观点表达出来,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在下次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可以尝试先不要被他人的观点带偏,然后能理性地分析,不人云亦云

老人故意推倒车子,这是一个老人的问题,不是老人这个群体失德;唐山烧烤摊打人,是那几个男人的问题,不是整个男性群体暴力。

当我们作为女性抨击男性群体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一天男性群体也会群起而攻之?当我们作为年轻人抨击老人群体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一名老人?

社会是在发展的,很多问题在发展中出现,又在发展中被解决,而人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学会多用对立统一的眼光看待事物,然后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就不怕被偏见带跑。

愿我们懂得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这一生。

贫穷为什么限制了人的思维(贫穷不是一个人发展的障碍)(4)

喜欢读书,喜欢英文,喜欢挖掘自我成长的外贸老鸟。毕竟,不会写文章的英语爱好者,不是一个好的外贸业务员。喜欢,请多多关注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