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听力修复(老年人如何保护听力)

老年人听力修复(老年人如何保护听力)(1)

耳聋是由于各个器官的衰老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但平时照顾好自己的耳朵,做好耳保健和听力保健,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衰老过程,如尽量少佩戴耳机,听音频时音量要适中,注意保护听力等。

许多老年人听力下降以后,希望佩戴助听器以改善听力,但助听器也会放大噪音或背景声音,或者质量不够好的助听器本身的电子系统也会产生噪声,反而带来更多不良影响。总之,听力衰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老年人听力修复(老年人如何保护听力)(2)

1.日常预防手段

⑴少噪声。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招就是,避免或减少噪声干扰。长时间接触各种噪声,会导致老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

⑵不急躁。老年人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自主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突发耳聋。所以,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情。

⑶勤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⑷不挖耳。经常用耳勺等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戳伤耳膜。耳道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蘸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也可以服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鱼肝油等。

⑸慎用药。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下降,用这些药物更容易引起耳神经毒性而损害听力。耳毒性药物包括:①解热镇痛药,如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非那西丁。其受损部位为耳蜗底,故初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丧失,并可引起耳鸣、眩晕、平衡失调,耳部症状可在停药后24~48小时消退;②抗生素,目前已知影响听力的药物有近百种,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危害最大;③利尿剂,利尿酸最易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对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导致耳聋;④抗恶性肿瘤药,如氮芥、顺铂等可引发听力障碍,出现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且与用量和用药时间成正相关;⑤抗疟药,如奎宁、氯喹的主要损害部位在内容螺旋神经节而非感受上皮,引起耳鸣、耳聋,表现为低频区听力减退。

老年人听力修复(老年人如何保护听力)(3)

2.营养预防手段

⑴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肝、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田螺、牡蛎等。实验表明,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有促进内耳神经细胞再生的功能,增强内耳细胞活力。

⑵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保护耳的动脉血管。

⑶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⑷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脱脂奶、三文鱼、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维护耳骨健康,避免像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于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而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故称“硬化”。当侵犯卵园窗时,可引起镫骨固定,失去传音功能,使听力进行性减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