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省一般都有自己的别称。如河南省称为中原大地,江西省称为赣鄱大地,河北省称为燕赵大地,山东省称为齐鲁大地,湖北省称为荆楚大地,广东省称为南粤大地。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

江西省鄱阳湖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

老家河南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

山东泰山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4)

河北秦皇岛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5)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6)

湖北武当山

以数字加各省简称作为各省别称的都有那些省呢?目前主要有山西省称为三晋大地,陕西省称为三秦大地,湖南省称为三湘大地,安徽省称为八皖大地,福建省称为八闽大地,广西省称为八桂大地,这些别称的由来是什么呢?

一、三晋大地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山西省地处黄河和太行山之间,被称为表里山河。山西省是我国现存文物遗址最多的省份,旅游收入位居北方各省前列。山西省为什么被称为三晋大地呢?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7)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8)

平遥古城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9)

五台山

三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赵氏 、 韩氏 、 魏氏原为晋国六卿之一, 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0)

三家分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三晋作为地名是指韩、赵、魏三国故地,后来演变为山西省的别称。

二、三秦大地

山水人文,大美陕西。陕西省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西安更是被称为十三朝古都,是古代中国享誉世界的大都市。陕西既有八百里秦川的雄浑壮阔,又有关中平原的繁荣富庶,更有陕南地区的温润江南。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1)

秦岭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2)

兵马俑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3)

华山

说到三秦的由来,不得不提西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在秦末农民起义时为恢复楚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入咸阳,杀了已归降的秦王子婴,并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4)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后引兵东出,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5)

汉高祖刘邦

三、三湘大地

锦绣潇湘,快乐湖南。湖南省在我国近代以来名人辈出,可以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湖南名人史。岳麓书院延续千年弦歌不绝,张家界鬼斧神工,层峦叠嶂,南岳衡山道佛圣地,风景秀丽。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6)

岳麓书院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7)

南岳衡山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8)

张家界

三湘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 。但是关于三湘的得名说法比较多。三湘"与"四水"合称,都是指湖南的地理环境。四水指湘资沅澧四条河流,且以最大的河流湘江而简称"湘";三湘则是指秦灭楚时,湖南境域内基本就是楚之三郡洞庭郡、黔中郡和苍梧郡。秦灭楚后将洞庭郡和苍梧郡合而为一,成为长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为秦黔中郡。后世以湖南境域基本为楚之三郡而称为三湘。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19)

八百里洞庭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0)

湘江

四、八皖大地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安徽得名于安庆府和徽州府,各取一个字而组成。安徽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千百年来两条河流奔腾不息,孕育出大山大水,滋养着皖地人民。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1)

黄山迎客松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2)

皖南古村落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3)

淮河

八皖的由来要从安徽建省说起。据《清史稿》记载:清初以前,安徽、江苏是一个省—江南省。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为了减轻"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为二,设安徽、江苏两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正式定省会于安庆府治怀宁(即现在的安庆市)。由于安庆府境内有皖山、皖水,春秋时还有皖国,所以从那时起,安徽省又被简称为"皖"。雍正十三年(1735)以后,安徽省由原管辖的七个府,三个直隶州,增至八个府(即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和五个直隶州(即滁州、和州、广德、六安、泗州)。这样人们便把拥有八个府的安徽称为"八皖"。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4)

合肥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5)

安庆

五、八闽大地

清新福建,魅力八闽。福建是我国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福建森林覆盖率超过60%,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清新的空气,别样的风俗,秀丽的风景吸引八方来客。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6)

厦门鼓浪屿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7)

武夷山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8)

三坊七巷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二种说法。第一种福建古为闽地,唐朝时分为五州,为福、建(今建瓯、政和、松溪、周宁、浦城、建阳、崇安、寿宁等地)、泉(今泉州、厦门、莆田)、漳、汀、南剑(今南平、尤溪、将乐、邵武、光泽诸地)。北宋时分为八州、军(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福、泉、漳、汀、南剑五州,建宁府,邵武、兴化二军),元分八路(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明改为八府,因有八闽之称。第二种晋时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南渡,始入闽者,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今闽北地区及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故称"八闽"。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29)

泉州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0)

漳州土楼

六、八桂大地

灵秀广西,山水桂林。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刘三姐的歌声嘹亮,桂林山水甲秀天下,北海十里银滩秀色可餐。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1)

桂林山水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2)

刘三姐故里景区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3)

北海十里银滩

广西称"桂"、"八桂"由来已久。经考证,"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晋代文学家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孙绰在撰写《游天台山赋》有:"八桂森挺以凌霜"的诗句。六朝梁代诗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的记载。但作者并无与广西相连之意。在民间中诗人正式与广西挂勾定位的则始于唐朝韩愈,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湖南称"湘",广西在湖南之南部,韩愈诗题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内。宋朝诗人杨万里有"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元朝黄镇成也云:"八桂山川临鸟道,九嶷风雨湿龙滩。"可见八桂之名深入人心,在民间中广泛流传。据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当时广西省会驻桂林,以桂林代表广西。从此广西称"八桂"正式在官书中固定下来了。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4)

桂林

八闽大地由来(三晋三秦三湘)(35)

南宁

每个省的别称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究,值得我们去思考。了解这些背后的文化内涵更是了解一个省的千年文脉,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