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1)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2)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3)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fight in France,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we shall fight onthe landing grounds,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And even if,which I do not for a moment believe,this Island or a large part of it were subjugated and starving.Then our Empire beyond the seas,armed and guarded by the British Fleet,would carry on the struggle.

Until,in God's good time,the New World,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

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

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是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而发表的他在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讲。

这段演讲,今天读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在英国人心目中,丘吉尔已经成为了英勇不屈、努力抗争的精神象征。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4)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5)

丘吉尔,出身于英国一个贵族世家。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他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6)

最近,读到了丘吉尔的传记,才了解到原来他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过诺贝尔和平奖。

他还是剪刀手(victory:胜利)的发明者。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7)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8)

青年时代的丘吉尔

丘吉尔有着惊人的英语词汇量,创造了世界记录。有人统计过,丘吉尔单词量大概是在10万上下。什么概念?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是8万个词条,莎士比亚一生大概用了2万个单词。把中国人背吐了的GRE红宝书,大概只有2.5万个单词。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9)

带领英国人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丘吉尔,却在战争结束后被英国人民所抛弃,没有获得连任,这是丘吉尔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结果。

美国记者指责英国人忘本,丘吉尔回答说:"一个忘恩负义的民族是年轻的, 这证明我们英国人并不老。"

斯大林遇到丘吉尔,幸灾乐祸地说:"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你看我,谁敢罢免我!"

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我打仗就是保卫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利。"

1965年,丘吉尔去世,英国为他举行了国葬。非国家元首而举行国葬,整个英国历史上只有两次。数十万人前来瞻仰遗容,向他表达最后的敬意。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调查,结果丘吉尔被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时至今日,丘吉尔依然被大多数英国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首相。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10)

爱雪茄和香槟的丘吉尔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11)

在下野后,他花了六年的时间,写就了一套360万字的鸿篇巨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The Second World War)。这套书分为六部,收录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以及200多幅珍贵史料图片,卷帙繁浩,气势磅礴。全书记述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当代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极具史料价值,并于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它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因为其具有很大史学价值,而是因为其表现出了浓厚的文学艺术之美。

这套回忆录最充分地显示出了丘吉尔的散文风格和语言技巧,他对"历史"的艺术化处理,对"历史的诗化"的出色完成。就像司马迁的《史记》,把极具个性的文笔融入到记述史实中去。

丘吉尔把整个浩翰复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历程当作他独特的审美对象。他不仅要向人们传递他所看到和捕捉到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画面,而且还要传递他把它们作为审美对象所体验过的一种独特的历史的美。因此,当一般的史学家多以凝重的笔法述说这段历史时,丘吉尔却始终面带着过来人所特有的那种智慧的微笑。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俏皮的比喻,优美的警句,诙谐的语言和轻松自如的艺术节奏。而且还往往喜欢在精彩的叙述篇章之后,引用一些迷人的诗句抒发他个人独特的心理体验。这里他虽然把历史诗化了,但却没有丝毫地美化历史。

当然,这套书和任何书一样,也不可避免地有很大的主观性。丘吉尔在书中的很多叙述也更多地强化他个人和大英帝国。但它表现出来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仍是不可忽视的。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感言(不一样的丘吉尔)(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