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吗(戒尺之下出高徒)

为何古人会提出“戒尺之下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古时民智未开、百姓的思想启蒙较晚,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比较难管控,因为本身古时读书的人就少,很多普通家庭父母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自己只能苦口婆心的一味教导孩子读书做人。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吗(戒尺之下出高徒)(1)

很多的家庭根本没有机会读书,父母尚且大字不识一个如何教导孩子,所以他们选择最直接的方法,惯性思维反射行为,孩子犯错了用棍棒体罚来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哪错了,给孩子一种思维,这件事情这样做不对,如果做了就会有父母的批评,严重了有可能受到体罚,所以在古时来讲,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吗(戒尺之下出高徒)(2)

时代在变,教育方式也在变,现在的孩子早早开始了启蒙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知识,因为电脑手机信息化的普及,现代的孩子普遍比古代同龄的孩子更加的聪明。父母们的教育方法也在改变,很多人已经抛弃了以前那种粗暴执教的方式,而是在用一种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来教育孩子,目的都是一样的,使孩子望子成龙。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吗(戒尺之下出高徒)(3)

1.新教育新方式

如今我们对“棍棒底下出孝子”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文治 武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礼后兵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们反对父母们一味的说教,也反对一味的家庭暴力,更好的关注孩子,有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吗(戒尺之下出高徒)(4)

2.“棍棒”是一股导入正轨的约束力

棍棒代表了父母们教育孩子的一种态度,是一种训斥方式及罚惩,而并不是提倡家庭暴力,这是为了使孩子纠正错误摆正态度不得已而为之的教育方式,当说教和沟通无法解决问题,或者孩子根本不听无法产生共鸣与倾听时,“棍棒”便成为了一种辅助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要有时机有目的的让他们感受到教训,而不是一棍子打倒。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对的吗(戒尺之下出高徒)(5)

从小到大孩子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里有老师们教诲从读书识字到德育做人,家庭有父母对孩子日常的教育,不管是学校和家庭总是在给孩子一股无形的约束力让孩子在正确的认知空间内茁壮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