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沟通才能使老板接受自己意见(没有正确理解老板的意思)

如何沟通才能使老板接受自己意见(没有正确理解老板的意思)(1)

文丨沈理职谈

字数丨3100字 阅读4分钟

分类丨职场方法论

如何沟通才能使老板接受自己意见(没有正确理解老板的意思)(2)

有效的职场沟通是什么样子的

01

因公司近期业绩下滑,经过领导层会议讨论,决定下个月中旬要召开两场大规模的客户会议,宣贯公司的招商政策,以刺激客户的销售回款。

于是,客户会议安排的事情便由市场部老大李总全权负责。

因为离会议召开的日期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总感到责任重大,便立刻召集部门成员开会,确定工作分工方案。

市场部的小张感觉到非常兴奋,觉得这是展示自己的机会,于是自告奋勇的承担会议物料制作这项任务。李总对她的积极态度表示满意,并且一再叮嘱:“时间紧,任务重,一定要盯紧广告公司,尽快的做出来满足需求的物料”

小张拍拍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02

于是小张便和广告公司的对接人充分的聊了公司的需求,对物料的数量、内容、尺寸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讨论,毕竟这也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绝对不能马虎。

广告公司也十分的重视此次物料制作的要求,多次开召开内部会议,讨论物料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完美。

小张在这个过程中也觉得自己做的不错,对广告公司的设计图比较满意,认为最后肯定会拿出一个让领导满意的结果。

此时的小张仿佛看到李总会上表扬自己的情形了,心里美滋滋。

一晃,过去了十几天的时间。

03

眼看下周就是举行客户会议的日期了,各项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这个时候,李总想起来物料制作的事情了,于是便把小张叫到了办公室。

“小张,关于这次会议物料制作方面,你这一段时间准备的怎么样了?”李总问到。

“是这样的领导,为了保证这次会议物料能够尽善尽美,我也是非常尽心的做这个事情,之前在物料的设计细节上和广告公司讨论了好几天才最终确定,因此这次物料的制作时间会比最开始的计划晚上几天,目前广告公司也正在加班加点的制作过程中。”小张回答到。

李总又回:“如果下周客户会议要召开的时候,公告的物料还没有制作好,我们怎么来应对这个情况呢?”

小张说:“领导,你放心吧,我会一直督促他们加快工期的,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听到这里,李总一下子就恼火了:“什么叫应该没问题?这事这么重要,是你能保证的了吗?这么多天了,你只给我这个回复?”边说边拍起了桌子。

如何沟通才能使老板接受自己意见(没有正确理解老板的意思)(3)

领导为什么会生气?

04

小张感觉到非常的委屈:明明自己非常努力,也有把握完成任务,为什么领导还是发这么大火呢?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李总为了防止物料制作方面出现问题,紧急协调了公司库房的管理人员,将之前公司原有的物料拿出来作为备用,防止广告公司没有按时交差而导致公司在客户会议上出丑。领导亲自挂帅,小张在领导的安排下成了协助者。

所幸广告公司还是按时的完成了工作,这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自此事以后,李总认为小张工作似乎有点“不靠谱”,做事让人心里不踏实,非常不放心将部门重要的事情单独交给小张去做了,时常会感叹她的成长空间还有很大。

而小张对于产生这样的结果一直不得其解,郁郁寡欢。

本来很有把握的事情,并且自己也很努力,最后却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到底是为什么呢?

05

在这个案例中,领导发火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小张在回答领导的问题时候,答案并没有针对性,完全是答非所问,最终导致领导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人在职场,很多时候我们在回答领导的问题时,总是没有抓到重点,会去用自以为正确的答案去想当然的回复领导,最后却没有得到上司的正面回复,甚至会因为你的答非所问而导致领导的理解偏差,长期以往就会在领导内心给你加上一个标签:“办事不靠谱”。

小张的案例是我亲眼看到的一个现实案例,她就是我身边的同事,我会经常思考她在这个沟通过程中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有哪些值得职场人思考的地方:

从表面上来看,小张好像是回答了领导的提问,但是深入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领导想要知道的是“如果客户会议召开的时候,物料还没有做好,有没有什么备用方案”而不是“你是否有信心按时完成任务”,小张并没有正面给领导想要的答案,这才让压力本来就很大的领导勃然大怒。

而小张对自己之前的努力甚是满意,也有把握按时交差,本来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解老板的意思,没有给予直面的反馈,才导致领导极为不满。

鉴于此,我们首先要正确分析在回答领导问题的时候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

正确的回复方法是:领导,我也考虑到这个风险因素了,假如广告公司不能够按时交差的话,我们就先利用之前公司库房剩余的物料来进行应急之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尽快督促广告公司加班加点,保证接下来会议的顺利进行。”

如果采用这个回复的办法,一方面正面回答了领导的问题,提供备用方案,并且也告知领导自己会进一步督促广告公司的进度;既不会耽误正常的活动开展,也保证后续的正常供应,这样老板心里就能够对全局有一个把握,就不会对你发脾气了。

如何沟通才能使老板接受自己意见(没有正确理解老板的意思)(4)

06

在正确理解老板表达意思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可以用到《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中关于问题分类模型的理论,用这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职场行为。

麦肯锡问题分析法中将问题分为三个大类型:

  • 恢复原状型
  • 防范潜在型
  • 追求理想型

恢复原状型的问题就是如果出了意外情况,有什么样的补救措施才能够让这个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防范潜在型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什么办法;追求理想型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把事情解决的更好,效果更佳。

我们再来看这个实际案例:

领导问小张的是:“如果这个广告公司没有按时做出来物料,我们怎么办?”而不是“如何防止广告公司不能按时做出来物料。”(领导的意思是如何能够实现按时交付的局面,恢复到本来是的预期)

小张的回答是:“我会督促他们加快工期的。”(如何防范这个问题的产生)

当我们明白了麦肯锡问题分析法中对问题的三个分类以后,我们就知道了:

领导问的是“恢复原状型问题”,而小张却是用“防范潜在型问题”的回答思路去回答的,问题理解错位,导致回答不到点上,也难怪领导发脾气了。

07

作为一个理性的职场人,我们要善于从身边的小事去挖掘与众不同的思考点,找到理论模型,从而去指导自己未来的职场行为。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要明白一个逻辑:

当领导问你工作进度或者某个具体项目情况的时候,你要先分析这个问题归属于哪种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回答。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用你认为的答案去回复,领导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最后还是会找你麻烦的。

如何正确的理解领导需要的信息呢?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提出问题的时候,不管话术层面是如何表达的,从本质上来说是逃不掉“6W3H”(what、where、which、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many)分析法所包含的内容的:

what:会产生什么意外的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状态?

where:发生意外情况和状态的地点在哪里?

which:哪个情况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

when:什么时间发生的意外情况?

who:哪些对象发生了意外的情况?

why:为何会发生意外?

How: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发生的?

How much:损害的程度是什么?损失多少金额?

How many:损害的数量是多少?

所以,当领导的问题表述的不清楚或者你没有深入理解的时候,你可以试着从“6w3H”分析法中梳理头绪,询问对方是否是关于这几点内容的问题,这样你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08

人在职场,和领导的沟通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能够用最快的时候铺捉到关键信息,能够快速的给与正确的响应,这才是职场人应有的素养。

希望这个身边的小案例带来的指导意义能够给你一定的感悟。

如何沟通才能使老板接受自己意见(没有正确理解老板的意思)(5)

欢迎关注头条号“沈理职谈”,一个资深职场人士的价值观。创作不易,尊重原创,多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得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