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甜的红心番石榴(外婆家的红心番石榴)

这两天在淘宝找吃的,无意间瞄见了红心芭乐的广告,陆陆续续看了几家,最终还是没下单购买。

脆甜的红心番石榴(外婆家的红心番石榴)(1)

红心番石榴

一种无法用家乡话直译出来的水果

路边的水果摊,芭乐更通俗易懂的叫法应该是番石榴。而在老家潮汕地区,特别是通行潮汕话的小时候,它的叫法对不上其中任何一个,真要说的话,类似于“芭子”。

这种水果长大后很少吃,一方面是大多时候咬起来又硬又没啥味,另一方面是它的籽儿真心影响口感又不好处理。偶尔难得吃一次,也大概率是一群潮汕的朋友,看见路边那种切好各种水果的摊子,怀念起加了酸梅粉的味道。

脆甜的红心番石榴(外婆家的红心番石榴)(2)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阿嫲家的“芭子”留在了童年里

在我们老家那里,外婆不叫“外婆”,也不是叫“姥姥”,就叫“阿嫲”。

阿嫲住的那座屋子是传统的潮汕建筑,进门左手边的前厅有大大小小的盆子,种着一些应季的蔬菜等实用性植物。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水缸,就是古时候司马光砸缸那种,种着一棵“芭子”树。树个头不大,结的果子不多,但每年我都能吃上。

“芭子”比现在水果摊卖的个头要小上许多,许是空间不够,营养不良的缘故。果子一般在树上挂到成熟才被摘下,不怎么美观的外皮,一口咬下,红艳艳的内里,又软糯又甜美。在经济条件并不好的童年里,每一口都是幸福到眯起双眼的味道。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这种水果都是红心的,都跟阿嫲家的“芭子”一样。

脆甜的红心番石榴(外婆家的红心番石榴)(3)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有些味道因为记忆更美好

阿嫲已经走了几年,那棵芭子树也不知道在我几岁的时候就没了。

记忆可能会骗人,但味蕾着实认真留下了味道。往后陆陆续续吃过的番石榴,基本都是白心又大个,味道并没有引起好感,这种水果也渐渐退出了我的选择项。

在淘宝看见红心芭乐的图片,味觉一下子被勾起,刷了刷评价,下意识觉得会是一种失望的尝试,还是成为记忆中的味道就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