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2我的前半生(我的前半生2)

写在文章之前:只是想找个树洞,文中人物有虚有实,不必深究!感谢陌生的你的聆听。

从小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即使农活繁忙,我也没落下功课,加之父亲是那时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对我们的教育也还算重视,在村小的30多个人里,我和姐姐每次都能占前三,可能这也是老师多次容忍我拖欠学费的理由之一吧。

前半生2我的前半生(我的前半生2)(1)

小学毕业前夕的一次数学竞赛,由于在乡里名列前茅,有幸被选拔去参加市里的复赛。那是我第一次进县城,住在距离参赛学校不远的招待所里,还不用自己花钱。我第一次和小伙伴逛了公园,在从未见过的繁华里不知疲惫地游走,憧憬有一天能来这样的地方生活。为了这次竞赛,母亲还给我买了当时最时髦的旅游鞋,穿的衣服是二姨送来的表姐淘汰下来的小西装,虽然有点长不是特别合身,但却是那时乡镇上没有的独特样式。这一次的竞赛,改变了我的未来人生。

1996年,我所在的镇上考出了第一个清华大学生,那个姓韩的同学后来一直被当做榜样,在我们所有小孩中流传。由于竞赛的结果和清华榜样的影响,我的小学老师建议我的父母带我去县城的中学参考,他觉得我和姐姐还有同去的另外几位同学,都应该能上大学,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当时的考试日期已经过了,但是学校领导听说我们来自清华学子的乡镇,立刻为我们前去的13个人设立了一次专门的考试,结果我们姐妹和清华学子的弟弟韩千,还有另一个女同学唐华一起被录取了,那是当时县城最好的初中。我们一家也着实高兴了许久。

这种高兴没持续多久就被住校的艰难和学习的吃力给消磨了。很快我发现了自己和城市同学的差距,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还有学习上。我的英语一踏糊涂,第一次单元考试78分,没过班级平均线,我的穿着被同学嘲笑,因为太土,每次进食堂前也要提前盘算哪天用多少钱才能坚持到放假,寝室里的同学来自各个乡镇,除了我和唐华来自村里,其他都家里做生意的或者父母是小镇上的公务员,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话题,我和姐姐分在不同的班不同的寝室,只有吃饭和放假的时候能见着。唐华和我,虽然极其相似,却也未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我们都是自卑敏感却又好强倔强,我们会为小事争吵,互相不理对方,在和好和争吵中渐行渐远。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进入了异性相吸的时段。那个年代和年龄阶段,成绩和长相是综合实力的象征,也直接决定了在同学中受欢迎的程度。我的青春记忆叫赵越,赵越是班上的第一名,老师的团宠,长相俊美,颇似现在的TFboy里的王源,加之成绩优异,单科总分长期霸占年级第一,自然而然成了众多女同学暗恋的对象,也成了我心中神一样的存在,最关键的是,他从不歧视我们乡下来的,也不会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他会在自习课上耐心讲解我问他的英语,也会把做好的物理作业给我抄(当时我的物理奇差,连并联串联都搞不清,什么切断哪里电流走不通,什么重力加速度势能,简直要了我的命,赵越给我讲了几遍我依然做不起,他会直接喊我拿作业来抄[捂脸][捂脸]),在老师提问我的时候瞧瞧在背后给我提醒答案,也会在我痛哭的时候写纸条安慰我……大家是不是觉得我要写灰姑娘的故事了?世上哪来那么多的灰姑娘,即使灰姑娘很多,也没有那么多王子来拯救她们。大多数的童话,不过是世人内心对美好爱情向往却又求而不得而杜撰出来满足那一丝愿望、弥补那一点遗憾的形式而已。成年后我理解了,有的男生对于别人的善意和关怀,是出自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教养,赵越就是这样的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对每个人好,但确是不一样的好。初三的时候,赵越和班里一个非常时髦的女同学张舒彤越走越近,下课能给我讲题的时间很少了,只有体育课前他偶尔会跟我借一块钱买水,因为我是住校生财务自由。他爱踢足球,每当这时候,我会独自一人趴在二楼教室外的栏杆上,假装眺望远方的风景,实则偷偷地望着在绿茵场上挥汗如雨的赵越,内心煎熬地想着他和张舒彤的关系。后来他居然让我帮他给张舒彤传递情书,我虽然极其不情愿,但也还是做了。年少时的我就明白,我们不会有交集,所以我希望他能过得好,如果和张舒彤在一起快乐,那么我愿意帮他。

由于心里压力和本身的差距,后来的自己也越发消沉,初二的时候琼瑶电视剧还珠格格大火,班里刮起了言情小说的热风,我也开始迷恋言情小说,和同学合租小说看,上课下课都看!赵越忙着学习和早恋,已经和我好久都没有交集,只有我一边痛恨自己的成绩差,却又一边沉迷于小说里的美好爱情无法自拔。想当然,我的初中升学考试一踏糊涂。姐姐也考得不理想,我们都没能顺利升入当时读的学校。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是最难熬的一个假期,面对母亲的哀声叹气,我也做好了外出打工的准备,但是姐姐让步了,她劝说母亲,借债让我读了高价高中,她却没有继续读书,去跟着一个远方亲戚做学徒!唐华凭借自己的勤奋,顺利升入高中,进了文科重点班,赵越依然是中考第一,和张舒彤一起考入了当时最好的班,韩千虽没有清华哥哥的天赋,但也上了高中的分数线。我们依然在一个学校,却分别去了不同的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