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乡村旅游评级的规定(云游首都新地标)

9月19日,“2022·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暨西城区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正式启动。新京报记者从启动仪式现场了解到,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繁荣发展看北京”五日行、专家学者每日谈、书香北京、线上展览等连续七天的线上线下精彩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份社科盛宴。

北京对乡村旅游评级的规定(云游首都新地标)(1)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荣大力主持启动仪式。千龙网供图

七天七大亮点 四十多组内容展示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科普部主任邵冬霞表示,本届社科普及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千龙网、人文之光网的社科普及周专题页面将相继推出专家学者每日谈、“繁荣发展看北京”五日行、精品展播、西城专题、线上展览、书香北京、分会场活动等十大板块,集合了图文、视频等四十多组内容,七天七大亮点。

邵冬霞介绍,每天上午九点半的专家学者每日谈讲座,将邀请一位专家进行专题直播;每天下午两点半的“繁荣发展看北京”五日行活动,市民可跟随主持人一起云游首都新地标,在游览中了解蕴含在首都发展成果中的人文社科知识。活动专题页面还有“北京社科”精品讲堂、建功新时代、古典诗词鉴赏、“国粹寻源”西城京剧发祥专题片等丰富的视频内容。

北京对乡村旅游评级的规定(云游首都新地标)(2)

启动仪式现场。千龙网供图

社会科学普及周期间,各分会场,即西城区图书馆、西城区文化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定河文化博物馆、通州区图书馆等社科普及基地也将推出特色活动,市民可就近参与活动。

举办“京味文化”主题沙龙 品味最鲜活的首都文化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创办以来,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相较于往届,2022·北京社科普及周呈现出彰显时代性、突出群众性、注重创新性、增强联动性四个特点。

邵冬霞介绍,彰显时代性方面,本届社科普及周围绕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通过阐释“新时代首都发展”、“接诉即办”、“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要主题,实地走访中关村科学城、首钢园区等首都新地标,推出“首都五年新变化”展览,举办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之光”社科知识竞赛,突出展现发展成就,阐明蕴含其中的哲社科道理。

突出群众性方面,本届社科普及周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设置了“京味文化”主题沙龙,品味首都文化中最鲜活、最接地气的部分;走进房山琉璃河考古遗址,探访“北京城之源”;推出《漫步北京中轴线 品味古都文化》漫画长图,走进副中心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感受身边的新变化。

注重创新性方面,本届社科普及周在千龙网、人文之光网搭建专题页面,线上展览、精品展播板块引入更新更丰富的内容,如《建设博物馆之城 传播北京古韵新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均为首次上线的展览作品,并纳入了《于丹:古典诗词鉴赏》《成语微课》《数字素养提升学堂》等优秀作品。同时,西城区文化馆话剧《播火者》、北京曲艺团双唱快板《新时代北京处处新》也丰富了本届社科普及周的展现形式。

北京对乡村旅游评级的规定(云游首都新地标)(3)

启动仪式后,北京曲艺团带来双唱快板演出《新时代北京处处新》。千龙网供图

增强联动性方面,社科普及周专题页面新增西城专题板块,涵盖“趣说北京”、“国粹寻源”西城京剧发祥等专题片以及原创话剧等十多个展现西城文化的视听内容。“人文之光”社科知识竞赛以28个社科普及基地为关卡,通过灵活、便捷的闯关 积分比赛,10万余人次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人文社科知识。西城区文化馆、通州区图书馆、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等社科普及基地举办的特色活动,也使社科普及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本届社科普及周持续到9月25日

启动仪式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表示,新时代的首都社科普及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把准群众脉搏,创新形式载体,凝聚普及合力,号召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研究与普及并重,将新时代首都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大道理讲明白,将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说清楚,推进学术成果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实际成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北京对乡村旅游评级的规定(云游首都新地标)(4)

启动式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讲话并宣布开幕。千龙网供图

本届社科普及周持续到9月25日,其间将以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为传播主阵地,以中央在京主要媒体、北京属地媒体和人文之光网站为主要传播渠道,以28家社科普及基地所属媒介为传播矩阵,市民可多层次、多角度乐享社科普及活动。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