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

香港导演似乎正在承包内地观众的小屏幕。

在近期播放的热门剧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导演林玉芬、《射雕英雄传》导演蒋家骏、《孤芳不自赏》导演鞠觉亮,全部来自香港。而此前的热门剧《花千骨》、《仙剑奇侠传》系列、《步步惊心》等作品,也都是出自香港导演之手。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

上世纪90年代是TVB的黄金时代,但由于电视台体制弊端,内部明争暗斗,薪酬过低,创作受限,一批香港导演在经历香港电视剧工业机制磨练后,进入内地影视圈“再就业”。新世纪后TVB逐渐没落,更多香港导演选择进入内地。随着 “IP”这个名词2014年以来在电视圈越来越热,更多的香港导演开始受到各方的追捧,并成为了收视保障。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2)

在公认的灵活度高、专业能力强、行业前瞻性等优势之外,决定香港导演内地成就的,还有更多复杂的因素。

对于内地电视产业来说,香港导演在带来商业剧理念、成熟拍摄经验的同时,也在与内地影视圈文化和资本制肘的交互中,滋生出一些新的弊端与隐患。

为什么国产IP剧偏爱香港导演?香港导演对内地电视剧产业是解药还是毒药?又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北上再就业”不同的命运分殊?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香港导演北上的命运殊途:有人热剧不断,有人四年无新剧

在北上的香港导演中,林玉芬当然是一个成功代表,而她在内地学导演、在香港练手艺、在国剧市场大放异彩的经历,也成为香港导演中一个特殊范本。

林玉芬被业内称作古装玄幻导演第一人,但少有人知,被叫作香港导演的她其实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之后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工作,这期间她拍摄了由温兆伦主演的《900重案追凶》,陶大宇郭可盈主演的《刑事侦缉档案》,也从副导演晋升成为导演。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3)

那段在无线从基层干起的日子,被林玉芬认为是从业后一段难得的经历,“我们要负责服装的下单,找特约演员,安排群众演员,服装怎么穿都要一个个说,就连外景的场地,去外面拍摄所要用的车都要我们去安排。”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许多内地导演,这些香港导演很多都是从低做起,一步步升到导演岗位,因此对灯光、摄影、美术以及剧集包装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专业度,原因就是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进入内地市场后,林云芬几乎每年都有一部热门剧播出,也渐渐成为了行内的收视和品质保障。

由于多年的从业经验,林玉芬等香港导演也极善于调动演员表演情绪。赵又廷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整容式演技”,就有林玉芬的调教之功。赵又廷说:“在这部戏里,导演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剧中一场戏是赵又廷扮演的夜华死在了白浅的怀里,这场戏拍了好几遍,林玉芬都觉得赵又廷表演状态不对,后来林玉芬就走到赵又廷身边讲戏,说得赵又廷眼眶开始泛红,然后剧组再次开拍,赵又廷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杨幂也被带出了更好的表演状态。后来这个场景播出后,赵又廷的表演受到观众怒赞,“整容式演技”的评价正是由此开始。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4)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香港导演都能在内地市场一马平川。相比在TVB时期名不见经传的林玉芬,被誉为香港TVB商战剧“大统领”、金牌监制的戚其义,转战内地后却并没有迅速取得成功。

在TVB,戚其义联手金牌编剧周旭明连续打造了《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创世纪》等无线商战剧经典,又拍出过《金枝欲孽》等宫斗剧经典。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5)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6)

但2013年完成最后一部无线剧《金枝欲孽2》转战内地后,戚其义迄今尚无一部新作品开播,昔日的金牌监制,也必须面对水土不服的尴尬。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7)

香港导演的内地新战场:为什么国产IP剧偏爱香港导演

有剧评人分析认为,香港导演大批涌进内地市场是在上世纪90年代,但真正大放异彩却是在近十年,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导演当年在香港电视剧市场的江湖地位也被重构,目前内地市场上最火的香港导演,却并非是最资深、在香港时期最成功的导演,而是最适应内地影视文化的香港导演。

为什么香港导演能够得到内地影视圈重用?

新版《射雕英雄传》的导演蒋家骏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由他拍摄的新《射雕》尽管由新人担纲,但新人表演自然,剧集在原著还原度、场景设置、动作场面、特效等方面都获得了观众肯定,被誉为近期良心剧。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8)

与林玉芬类似,他也是在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内地发展,此前执导的《丑女无敌》和《神话》都创造了高收视率。从偶像剧、神话剧到武侠剧,经过香港电视工业高强度训练的蒋家骏显然已经学会了在多类型剧中自由转身,这种良好的行业敏感度、适应度和灵活性,正是香港导演在快速变化的内地电视剧市场备受资方青睐的重要原因。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9)

蒋家骏在谈及香港导演赴内地发展时曾表示,内地市场需要娱乐商业性强的运作,香港导演在这方面经验比较多一点,所以他们来内地拍戏也是市场的需要。

在TVB拍摄过经典穿越剧《寻秦记》,进入内地后拍摄了《云中歌》等作品的香港导演蔡晶盛认为,香港导演的速度比内地导演快,内地导演很少能够做到两个月拍40集电视剧,但对于香港导演来说,这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0)

如果说投资方出于成本考虑和拍摄效率优先选择香港导演,那么为什么香港导演最经典的内地作品都是古装剧,并且更受IP剧的青睐?

有行内人士分析指出,香港导演也并非没有短板,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内地生活经验,因此一旦涉及现代题材,往往不容易接地气,这也是许多香港导演拍摄的内地偶像剧远不如古装剧成功的原因。

但由香港导演拍摄已经有原著打底、多为玄幻题材的IP剧,却正好能将其在TVB古装剧片场磨练出来的专长发挥到极致。说到底,这是创作和制作相互作用,制片方和香港导演双向选择的结果。

毒药还是解药:成也TVB经验,败也TVB经验

香港导演到底给内地影视圈带来了什么?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用一个字概括香港导演带来的东西,就是——快。时下司空见惯的AB组模式,正是源于香港导演的引入,而AB组正是最经典的TVB片场模式。

此外,香港导演也推动了内地类型剧的发展。相对于许多理论出身的内地导演,香港导演经历多年历练,更善于拍摄多类型剧集,例如林玉芬拍摄过偶像剧《微微一笑恨倾城》。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1)

武侠剧《射雕英雄传》。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2)

仙侠剧《仙剑奇侠传3》、《花千骨》。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3)

玄幻剧《无心法师》。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4)

并且几乎每一部都成为了话题之作,在每一个香港导演个体努力“打好这份工”的同时,香港导演作为一个整体,也推进了内地电视剧工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提升了国剧的娱乐性。

但香港导演带给内地电视剧产业的,并不都是优点。有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指出,香港导演那套工业化短平快生产模式,也同样将香港电视剧工业的浮躁、过度迁就资本等特点带进了内地影视圈。

著名香港导演鞠觉亮被评为港台武侠剧的“武侠教父”。在内地电视剧市场更先后执导过《逆水寒》、《霍元甲》、《水浒传》等高收视作品,可以说是内地资方最信任的香港导演之一。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5)

但他2015年执导的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玄幻电视剧《幻城》、2016年执导的根据风弄著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谋略宫廷电视剧《孤芳不自赏》却先后遭遇了美瞳剧、抠图剧风波。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6)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7)

有业内人士悄悄告诉笔者,正是因为鞠导这样的导演太了解资方需求,太善于满足资方需要,才会在制作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经验强行将剧集拍摄完成,所以尽管剧集依然取得了不错的网播量或电视收视率,但剧集品质却备受吐槽。

与香港导演、IP剧一同风生水起的,还有国产剧日益普遍的替身现象,而对于替身运用最熟练的,也正是TVB片场,在许多著名香港剧中,由于拍摄进度等原因,主要演员的许多戏份都使用了替身。当这些当年熟练掌握了替身拍摄的香港导演来到内地后,也滥用替身的经验和优秀经验一同带进了内地影视圈。

戚其义为什么离开金牌监制(拍出过金枝欲孽创世纪的戚其义周旭明为何在内地吃不开)(18)

香港导演和国产IP剧的繁荣与乱象,到底是谁成就了谁?许多香港导演都认为,是内地市场的繁荣吸引了他们,近年来,除了导演之外,其他环节的创作人员,包括服化道、摄影甚至是剧照师和演员都有北上,“这其实也是内地这两年的文化市场越来越大的结果,相比于港台其实有一点点萎缩的市场而言,内地这边的广阔文化空间吸引了一大批从事这个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来加入到内地的影视文化创作当中。”

问题是,市场发展太快,当香港导演努力融入内地影视文化和迁就资方需求的过程中,既引入了香港成熟电视剧工业的良好经验,也在与内地影视行业的融合中,派生出某些新的病灶,在小鲜肉倒模、抠图剧背后,未尝没有这些“熟练工”的推手。

一位剧评人的评论意味深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香港导演对于内地影视产业到底是毒药还是解药,依然要从内地影视产业自身发展中寻找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