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

苏州有座天池山,位于苏州西南15公里的藏书镇境内,与天平山、灵岩山一脉相连,是天目山的余脉。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2)

这座天池山很有意思,山有山峰,峰巅有巨石兀立,形似莲花瓣,所以山峰叫莲花峰。然而,山峰虽叫莲花峰,山名却被叫作天池山,原来在山的半山坳中有一池,名为天池,进而,这山便叫了天池山。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3)

我观那天池,虽然小巧精致,却实在不够宏伟壮观,而那山峰,倒是峰姿独特,且巨石巍峨,有模有样。因此,心中有疑:怎么不叫莲花山而叫天池山?想来其中必有故事,可是,寻问导游,导游说,没有听人问起为什么不叫莲花山这样的问题。看来,还是我过于好奇了。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4)

“姑苏名山无多少,唯有天池形势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云绕。”这是清代诗人王珏赞美天池山的一首七言绝句,说苏州这个地方虽然名山没多少,但天池山却是独一无二的好。确实,天池山不高,不险,然而这里环境清幽至极,奇峰加秀石,名胜又古迹,享有“奇秀清幽、仙境天池”的美誉。

天池山既有奇特的自然景观,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且人文景观比自然景观更传奇有趣。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5)

导游介绍说,天池山景区有“镇景之宝”,到天池山是不可不看的。天池山的镇景之宝就是寂鉴寺石殿、石屋。据介绍, 寂鉴寺石殿、石屋的建筑处理既保留了梁式的式样,又具有元代的特点,是全国仅存的元代石构仿木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石殿为三间,中间一间名”西天寺“,正中有石佛像,两侧各有一座石屋,内部相通。所有的建材、雕塑、雕刻皆为石质——这样的建筑十分罕见。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6)

石殿内供奉三尊石佛,原为地藏菩萨,现供奉观音菩萨,分别为信男善女“求寿”、“求子”,保平安。据介绍说,到这里来“求子”是十分灵验的。导游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无锡商贾在此求子成功的故事,听来令人称奇,进而对观音菩萨肃然起敬。或许是故事实在太玄奇了,所以导游反复申明: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我自然宁愿相信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因为故事中充满人世间的美好追求、曼妙传奇和温馨甜蜜。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7)

寂鉴寺内还有一个建筑,造型别致,很像一艘船,因其不能航行,故叫做旱船,并有佛教慈航普度众生之意。室内两壁陈设着自然飞燕、德福无量、西山烟雨、层峦叠嶂四块红木框镶嵌的大理石屏。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8)

旱船已经够奇,旱船院中,有一棵桂花树更为奇特。说它奇特,是因它真的很奇。首先它的长相奇,它的树皮呈皲裂状,像龙的鳞片一样,所以,这棵桂花树又称为龙鳞桂。我是从来就没见过长着满树龙鳞的桂花树!据介绍说,这棵桂花树已经有三百多岁了,长得枝高体壮,树冠如盖,看上它浑身厚重的鳞片,可以感觉到岁月在它身上留下重重的沧桑感。其次它的花开得奇,一般桂花一年开一次,稍特别的一年开两次花,而这一棵桂花树,一年可开三次花!而我们见到它时,恰逢八月桂花盛开季,它也正处开花期,站在树底下,浓香扑鼻,令人陶醉。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9)

天池山景区还有很多泉,这也是很奇特的景致,寺前有清心泉,寒枯泉,寺旁山上有直径半米多的圆形山泉名“钵盂泉”,还有水声如捣的“地雷泉”,掬手可盈的“盈盈泉”及“天池第一泉”,而且这些泉都是古泉,故又有“天池山古泉群”之说。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0)

天池山上不仅有天池,还有一座洗心池。洗心池比“天池”面积要大许多,且池水更清澈,宛如碧玉翡翠。池中有清泉汩汩泛涌,据介绍说,这洗心池的水自古至今不盈不涸。池上建九曲石桥与洗心亭;观音菩萨宝像耸立在池中。洗心亭上有楹联一对,云:“花雨红飞天上池,波光绿住洗心亭”。我想,在这个幽静如仙境的天池山间,把这么一座池水叫做洗心池,寓意很清楚,让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好好的洗一洗自己在尘世间染上的种种污蚀的东西,忏悔思过,洗心革面,清除私心杂念,除恶从善。显然,这是一处劝人向善的地方。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1)

天池山景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既不是天池,也不是莲花峰;既不是石殿石屋,也不是龙鳞桂;既不是古泉,也不是洗心池,而是一块石头上刻着的三个字:“真彼岸”。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2)

这“真彼岸”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其中的“真”字,这“真”字与众不同,里面的三横只写了两横,少了一横,显然是一个写错的字。

汉字的奥妙在于,有的字写错了,其表达的意思比原来的意思还要丰富深刻;当然,这种错字,不是不慎写错,而是故意写错。“真彼岸”中的少一横的错,就是故意写错的错字。这样,这“真彼岸”的含义就一定超出了原来的蕴意了。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3)

什么是彼岸?汉字的意思是指水那边的陆地,比喻一个人所向往的境界。但这个词在宗教里有另外的指向,佛教的彼岸是指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梵语的彼岸,为波罗, 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指涅槃。那么,“真彼岸”又是什么?问题是,如果彼岸前加个真字,那是不是说,彼岸还有“假彼岸”与“真彼岸”之区别?显然,应该是有的。

那些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境界,是真的合乎人的生命价值所要的境界么?而一个人的正果,又究竟是个什么状态?又,不生不灭是怎样的呢?显然,回答这些问题,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的觉醒,靠自己的悟性。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4)

把“真彼岸”的真字少写一横,看上去象“真”,细看非“真”,似真非真,这彼岸即便到了,然而,却是似真非真的彼岸。我在想,这“真彼岸”三字,刻在天池山寂鉴寺前,含义奥妙,意味深长。

天池上的天子地(天池山上真彼岸)(15)

在登莲花峰时,半途经御览亭,见亭中有联:“行到半山须努力,欲登莲花莫辞劳”。我又想到“真彼岸”三字,不由再次感慨起来,一个人有时候很努力,也很辛苦,不辞辛劳,最终抵达的地方或许依然是一个似真非真的彼岸啊!

有没有真彼岸?哪里才是真彼岸?从天池山风景区出来,我的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两个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