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电网(在生活中找搭建智慧电网的灵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徐建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打造智慧电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打造智慧电网(在生活中找搭建智慧电网的灵感)

打造智慧电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徐建国

9月14日上午,国网湖北荆门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皮志勇劳模创新工作室,传来阵阵掌声。

皮志勇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分析校验方法及系统》,在研讨分享中受到大家啧啧称赞。这一成果,刚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这也是他获得的第18项国家专利成果。

1999年6月,皮志勇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到荆门供电公司从事继电保护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边学边练边悟,记了5本达十多万字的笔记,画了2000多张各类装置图、接线图。

他每年跑遍70多座变电站,对荆门电网网架结构和每个站的设备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只要哪里一有“风吹草动”,他就能准确判明原因。

他先后组织完成了33座新建、改建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现场解决了300项多变电技术难题,发现、处理厂家设计缺陷100多处,一次性送电成功率达100%;他带领班员更新换代了2000多套保护装置,确保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年年达100%;他在全省率先编制智能变电站施工方案和调试作业指导书,让多座运行近20年的枢纽老站“脱胎换骨”,成为湖北省智能变电站改造样板。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皮志勇在生活中寻找搭建智慧电网的灵感。

偶然看到母亲用梯子晾晒蒸熟的豆角,他突现感觉到,如果制作一个像梯子一样的接线支架,既美观又不用现场制做二次线支撑件,1人就能快速完成保护屏的二次接线,可解决过去必须依靠2人操作,既费时费力又不美观的问题。获得国家专利的《保护屏接线架》就此诞生。

看到家电师傅拆卸电视机高压包,他受到启发发明了“PT”升压法,将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正确性检测率从50%提高到100%;看到儿子给玩具电动车换电池,他受到启发发明了便携式直流电源装置,可随时随地为试验设备提供便捷可靠的电源……

2004年,皮志勇担任继电保护班班长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他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技术创新,将生产现场遇到的难题一一搬回实验室,一项一项“啃骨头”。

为解决日常巡视任务繁重、人手紧张的问题,皮志勇组织研制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巡视系统”,在电脑上只需1人操作10分钟即可完成过去2人在现场巡视2天的工作任务。

为解决室外端子排因温差凝露造成二次回路容易发生接地故障的问题,他组织研制了冷凝除湿装置,将过去高发的直流接地故障率降低到零……

2012年,在省市公司和市总工会的支持下,“皮志勇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他以此为载体和依托,形成了与生产一线员工的技术创新链:一线员工负责发现、提出技术难题和意见建议,工作室负责攻克创新;一线生产员工负责试验跟踪、信息反馈,工作室负责改进、总结、推广。在这个创新链上,连着数百位员工,每个星期都有一大堆技术难题被提出来。

10年来,“皮志勇创新工作室”研发“五小”科技创新成果56项,获得省级、国家级优秀创新成果10余项,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46项、发明专利5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5部,共攻克2000多个生产技术难题。2020年,该工作室获“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称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