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1)

(西安西郊出土唐代宫女墓现场 资料图)

1200多年前某个秋日,唐代文学家、诗人、太常博士权德舆从长安城朱雀街都亭驿出发,西行。出了开远门,路经宫人斜。这时夕阳西下,秋风瑟瑟,山川寂寥,鸱鸟悲鸣。他驻足驿站前望着宫人斜渐已枯黄的青草,不禁悲从中来,深情咏叹:

“一路分斜古驿前,阴风切切晦秋烟。铅华新旧共冥寞,日暮愁鸱飞野田。”

这首哀怨销魂、凄凉悲切的绝句《宫人斜》一直流传到今天。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2)

(权德舆 资料图)

“宫人斜”,亦称“内人斜”,原本是秦都咸阳旧城墙内埋葬宫女的地方,在唐代,唐人也称宫人墓为“宫人斜”,是宫人的集中埋葬区。

△这里是唐代西去的第一驿站——临皋驿,既有风华雪月的故事,更有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

但临皋驿具体在长安城西什么地方,史料表述不一。《元和郡县图志》卷一说“临皋驿在京兆府咸阳县东南二十里”,《长安志》卷一二说长安县“临皋驿在县西北一十里开远门外,今废”。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最先对临皋驿的位置做了考证,据其所著《唐代交通图考》之《第一卷·京都关内区·两京馆驿》载:“此驿(临皋驿)盖隋己见置,在京师长安城西墙北来第一门开远门外约十一里,盖滨临渭水,当中渭桥处,东去都亭驿、西去咸阳县皆二十里。以其为京师西出主干驿道之第一驿,凡西行逾陇坂出西城,西北赴奉至朔方,西南出散关至剑南,皆所取途,故公私宴饯率皆聚于此,如城东之长乐驿。”但西北大学史地所教授李健超先生认为,严耕望先生所言“临皋驿在开远门外约十一里”的考证是一个误解,他是误将开远门距长安县廨的距离,理解为开远门至临皋驿的距离。李健超先生又据《唐内侍省令史堵颖墓志》“……故内侍省令史堵颖年三十五,其月四日一更时卒于上京颁政坊馄饨曲东,本贯常州晋陵县五湖乡临湖里,权殡于长安县龙首乡严村,买地一段,地主王公政,其小严村即开远门外临皋驿西南”的记载,把临皋驿确定在唐代小严村东北,唐代龙首乡小严村位于今西安市西郊土门枣园一带。南京大学教授程义根据新发掘的金石资料,对唐代临皋驿的具体地望考证更进了一步。他根据唐《杜玄礼墓志》称:“于京城开远门外七里,临皋驿前,预修砖堂塔一所。水连秦甸,斜接上林,南望周原,旁临通槽,左瞻凤阙,右接鲸地,平陆土亘,实是信美。”据此,他确认唐临皋驿的位置就在今西安西郊三民村一带。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3)

△西安大唐西市遗址,被认为是丝绸之路长安的出发地

2015年7月,我随丝路古道考察组一行来到了西安,特地去三民村进行考察。平时在史书中畅游丝绸之路感觉相当惬意,驿道、驿站、行人皆如一副水墨画,诗意盎然,可一旦置身现实,竟茫然无所措,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了。

西安市三民村位于枣园路北段西侧,清初在此建村,清嘉庆年间村民多姓杨,以制马鞍子为生,又名鞍杨村,读为产杨村。1926年冯玉祥部队驻扎于此,取国民党三民主义之意,改名“三民村”。说是“村”,其实三民村早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村”的特征,高楼四起,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已成为繁华都市的一部分。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4)

△河水潺潺,绿树荫荫。这里就是汉代龙首原上的未央宫,是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

这里就是大唐时期著名的驿站临皋驿的所在地吗?七月的西安,酷暑难耐。我和考察组的同行站在三民村火车站前,古老诗意的历史和现代喧嚣的现实碰撞,让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失落。陪同我们考察的市文化馆的同志介绍说,三民村车站信号楼的后面,就是那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草根皇帝汉高祖刘邦一手兴建的未央宫,而在那边,村西北方向一片林立的高楼,2004年曾出土了一个唐代宫女的墓葬群。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5)

(唐开元门示意图 资料图)

按照程义先生的考证,唐代小严属龙首乡,大致位置在今枣园一带,这个位置符合《唐内侍省令史堵颖墓志》称:“……其小严村即开远门外临皋驿西南”,其西就是皂河和漕渠旧址,凤阙是指唐代开远门,也与《杜玄礼墓志》称:“……旁临通漕,左瞻凤阙……”相符。现在我们所在的三民村东为未央宫,西南为阿房宫和汉上林苑故地,正南为丰镐遗址。唐代规定,二十里置驿。若从三民村东起计,至开远门,(开远门故址在西安西郊大土门村,位置在今大庆路与西二环交界处南,而开远门遗址位于此村中心),约有七、八里;而开远门至位于通化坊的都亭驿,约有十一、二里,合计约有二十里左右,大致符合唐代置驿的规定。学者刘炘认为,李健超、程义两位先生就唐临皋驿地望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这一带就是当年的临皋驿站所在地。遥想当年,商人、使者、僧侣、军人从城内都亭驿出发,过开远门,都会看一眼开远门外的里程碑“立堠”,上题“西极道九千九百里”。不言万里,表示远游之人不为万里之行。但大唐时期,中国强盛,“自开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大丈夫求财、求学、立军功、不辱使命,路途遥遥,又何足畏惧?若真有畏惧,到了这里,西去的第一驿站—临皋驿,可以回心转意,勒马向东。但那个时代,史料上还没有记载有这样惧怕道路艰险的人,史料上记载的都是在这里—临皋驿歇息后,又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再西行,一直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而临皋驿也成为人们迎来送往的宴饯之地。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6)

△北京西打磨厂街明代驿馆

那时的临皋驿也是朝廷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旧唐书·韩愈传》载:“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圣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奔走迎送……”这样的情形、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资治通鉴·卷二六二》载,天复元年(901),李茂贞邀车驾至凤翔,朱全忠西讨,“至长安,宰相率百官迎于长乐驿。明日行,复班辞于临皋驿。”但这里也发生过一出千古悲剧。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八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自恃有功,骄横无礼,给唐昭宗李晔上书出言不逊,李晔非常气愤,就下定决心发兵讨伐李茂贞。他命令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杜让能掌管征讨事宜。杜让能是初唐相杜如晦的七世族孙。杜让能深知李茂贞势力强大,朝廷上下都有他的爪牙,李晔刚即位不久,怕控制不局面,就极力反对。但昭宗一意孤行。结果李茂贞陈兵临皋驿,实行兵谏,要求诛杀杜让能,昭宗无奈。《旧唐书》这样记载:“让能奏曰:‘臣固预言之矣。请归罪于臣,可以纾难。’上涕下不能己,曰:‘与卿诀矣。’即日贬为雷州司户。茂贞在临皋驿,请诛让能。乃赐死,年五十三。”一代忠臣,代君受过,就这样屈死。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7)

(西安西郊出土唐代宫女墓现场 )

临皋驿的大致位置确定了,那么唐人诗中描写的“宫人斜”的位置究竟在何处?如果宫人斜的位置确定了,也可以反推出临皋驿的方位。

同行的市文化馆的同志告诉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方出土西安西郊大马路村西侧的墓志,铭文如下:

大唐亡尼七品年八十一志。亡尼不知何许人也。早循六行、言奉椒闱。晚学三乘,仍棲庶菀。离烦总之身,永归圆寂之境。以仪凤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即日其廿六日葬於城西,礼也。……

由志文可知,此宫女为七品宫尼,寿年八十一岁,葬在长安城西。

2008年4月,在三民村一处房地产开发工地,意外发现了一个唐代宫女墓葬群,约七八十座,但大部分被施工方破坏了,只清理出25座。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8)

(宫女墓出土的女骑马俑)

2012年4月,陕西考古研究院又在西安市西郊大马路村西侧再次发掘了一批唐代宫女墓。

为此,我们联系上了陕西考古研究院的邢福来先生,他当时是三民村唐宫女墓发掘的考古队队长。据他介绍,2008年在三民村出土的宫女墓葬是唐中宗时期后宫女官的墓葬,全部属于中小型墓。唐代诗人王建《宫人斜》“未央墙西青草路,宫人斜里红妆墓”,诗中的“未央墙西”大致在西安市西北郊一带。三民村在大马路村西北方向,汉代未央宫遗址就在这一带。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9)

(西安西郊出土唐代宫女墓现场 )

南京大学教授程义先生通过对唐人《宫人斜》诗的分析,最终确定宫人斜位于唐代临皋驿附近,具体地方就是现在西安市西郊三民村车站一带。

俗话说,后宫粉黛三千,实际上,历代后宫宫女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目。《隋书》中载,隋炀帝时,宫女人数有十万之众。到了唐朝,太宗时有数万之众,玄宗时,曾达六万之众。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后宫正常运作,统治者们制定出了一套森严的管理体系,模仿朝廷的官秩品级,为后宫女官设置同等的品级。一品到五品基本都是皇帝的嫔妃,六品到九品,则是普通宫中女官的品阶。大多数宫女一旦进宫便再未踏出宫门半步,在宫中终其一生,待到香消玉殆之时,便被埋葬在被称为“宫人斜”的宫女墓地。

千年相约西安唐诗之城(寂寞芳魂的守望者)(10)

(唐代宫女图 资料图)

不知当年在临皋驿宴饯聚会的人们能否听到不远处“宫人斜”里一个个寂寞芳魂的哀怨和叹息声?今天,昔日的临皋驿和“宫人斜”已被林立的高楼沉重的压住。

“几多红粉委黄泥,野鸟如歌又似啼。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未央栖。”

也好,让更多的宫女墓成为未知,让那些大唐后宫的花儿们永远安静的沉睡在这片土地之下,让不远处的临皋驿永远守望着这一个个寂寞的芳魂吧!

  • 丝路明珠网记者:小元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0931868815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