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

想要重建全球产业链?美国的如意算盘恐怕打错了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1)

图为003航母想象图

近日,中国的第三艘航母003型很可能就要下水了,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可谓又是“喜事”一件。作为中国最新型的航母,它的性能自然也是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

根据报道,003将会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所谓电磁弹射,就是利用电磁转换的技术为战机加速,使其在不必减少自身重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起飞速度。这种优越性,完全跟美国最先进的航母“福特号”处在了同一起跑线。

恭喜中国海军,又添一员“大将”!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2)

图为电磁弹射示意图

从2012年辽宁舰服役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中国的第三艘航母也即将向外界亮相。不仅展示出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更是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强大工业能力。

这下,美国更不会在军事上跟中国硬来。毕竟靠近内陆之地,它们没有取胜的把握,那远离内陆的海岸呢?怕也是不敢再轻易招惹。

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和美国都同为核大国,两国都拥有着战略性的威慑力量,一旦开始发生摩擦,很大概率就是两败俱伤。

即使如此,美国在对付中国这条路上,也一直没有死心。可谓是抱着石头跳深渊,死不回头。眼见军事实力快要不相上下,美国开始转变思路,从经济入手。

这才是美国对华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3)

美国总统拜登、印度总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了5月23日在日本东京泉花园画廊举行的印太经济繁荣框架(IPEF)启动活动

美国总统拜登前阵子访问日本时宣布,将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还表示,有十几个亚太地区的国家都是这个经济框架的成员,外界更是戏称,这简直就是“亚洲版北约”。

这么明显的针对中国的举措,看来美国真的是要全力出手了。但这个所谓的经济框架,真的就能遏制住中国的发展吗?

恐怕不一定。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4)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历程。

从建国初期的解决温饱到1978年改革开放,将外国资本引入国内,倒逼经济的发展。这时的中国迎来了发展机遇。

人们纷纷从内地前往沿海地区,大量人口形成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拉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当时的美国,注意力集中在苏联身上,中国就这样享受了近30年的和平发展。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5)

图为中国改革开放漫画图

然而好景不长,美苏两国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又将矛头对准了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那就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和苏联遗留下来的俄罗斯。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美国对中国进行无端的打压。例如1996年的“台海危机”、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驻外人员身亡。

但当时的中国确实没有能与之抗衡的能力,于是我们只能卧薪尝胆,不断利用现有的国际规则发展自身,主动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中,即便只能从初级产品的加工开始。用这种方式,为自身的发展谋取了一定的战略空间。

之后“911”事件的出现,让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之后的十几年都转移到中东地区。在此期间,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抓住战略机遇不断发展壮大。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6)

图为“911”事故现场

到2020年疫情的爆发,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经济还能保持增长,供应链快速恢复的大国。

如今,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被外界称为“世界工厂”。由于制造水平和工艺的提高,中国已经处于全球产业供应链的中游,不断向上游迈进,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越是这样,就会加速美国想要尽快遏制住中国的心,中国的快速发展令它感到害怕。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7)

图为中国制造示意图

当武力恫吓无法取得明显效果时,美国就只能跟中国打经济牌了。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年,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都使出了哪些招数。

奥巴马执政期间,签订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TPP。宣称是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其本质是为了产能去中国化。在2016年,美国还制造了南海冲突。

南海作为印太地区的中心,环绕它的一圈国家,都存在着替代中国产能的可能性。美国选择该地区下手,也是看出来中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想要从产业链上进行打击,可最终还是跟TPP一样,失败了。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8)

中美在2020年初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到期。中国当时承诺在2020年和2021年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但2月7日,美国统计局称,去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扩大450亿美元,上涨14.5%,至3553亿美元,是2018年以来最大逆差。

后来特朗普上台,提出一项新的对华战略,那就是持续多年的中美贸易战。它的出现,表明美国内部高层的对华战略基本达成了一致。但贸易战的本质也是换汤不换药,“药引子”依旧是去中国化。如果说TPP是想从供给端把中国踢出全球的产业链中,让中国无法在全球进行供给,那贸易战则是从需求端来实现去中国化,同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遏制。

一是中国的出口,中国制造可谓是享誉世界,那它就遏制其出口,寻找其它的替代品,二是中国的进口和一些高端技术领域。目地是为了和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分工合作上“脱钩”,两艘大船以后各走各的。

这场贸易战下来,美国并没有达到目地,反而还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9)

现在,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又再次使出同样的伎俩,成立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这很大概率也是在走前两次的老路。

从供应链下手,想把中国排除在外,在印太地区重新建立起对美国发展有利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其实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产物,哪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强劲,哪个国家拥有最核心的高端技术,哪个国家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市场,这些都是国家在参与全球分工合作中话语权的体现。

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拥有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且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类标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大、中、小工业门类的国家。

可以看出来,美国想要在印太地区重新建立起可以代替中国的产业链,短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那些工艺复杂、供应链条长的行业,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10)

手机产业链涉及的重点公司汇总

有意思的是,以前的美国吸引别国的方式,是以开放自身的市场为条件,进行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美国国内经济存在诸多问题,且蛋糕原本就这么多,基本的“大头”已经被分走了,刚加入的“新人”真的能享受到蛋糕,从而获得利益吗?这还真不一定。

美国自身也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它现在则是利用强硬的军事实力强行把别国经济纳入到对自身有利的,新的经济体系中。很大概率美国并不能给那些国家提供直接的发展机会,反而需要它们自身付出一定的代价,好让美国从中获利。

这才有可能是“印太经济框架”最深层的目的。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11)

美国总统拜登与东南亚多国领袖在华府会面

反观中国,援助东盟的15亿美元,是实打实的能给那些国家切实可见的利益,提供就业,缓解国内的一些问题。

其实早在2020年,美国国会研究部的一份报告,就提出了关于美国重塑全球价值链的设想,其中有一条就是把某些低价值增值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越南。

这说明,将中国从全球产业链中“排除”出去的计划,美国很早就在谋划了。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12)

图为美国国会

最后,即使“印太经济框架”很可能掀不出什么大风浪,但中国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需要尽快进行产业升级,从薄弱环节入手,使国家在经济效率和产业体系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以此来应对这个框架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

第一个就是高科技产业,这也一直是中国的产业短板。国家这些年一直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必须脚踏实地从基础开始,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加强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自主权。

第二个就是一些下游的产业,尽可能把低污染、高效益的生产环节保留在国内,不仅可以作为产业链的支撑,还可以改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三个是通过一系列规定和政策,来降低中国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防止因为海外市场的受损给国家经济带来重创。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13)

图为高科技“人工智能”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国的选择》一文中,专家们研究发现,在技术密集性的产业,中国的对外核心依赖程度并未降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则是具有绝对优势。

这意味着,在之后的国家发展中,中国想要在全球产业链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一方面稳定住下游的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上游产业,增强国家的自主可控性。“两只手”同时抓,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经济的发展。

拜登将访问印太经济(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的杀手锏)(14)

图为美国传统基金会总部大楼,被视为保守派领导智库之一,前任美国运输部长赵小兰曾在此服务。

对于印太经济框架来说,美国传统基金会学者赖利曾在题为《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处在十字路口》的文章中提到——“这个倡议看起来注定失败”

原因何在?

原因一:定位模糊。

它既不是美国国会通过的贸易协定,也不是所谓的开放市场的贸易框架,更不是美国加强亚洲地区投资的“马歇尔”计划,如果问拜登,他自己恐怕都说不清楚IPEF到底是个啥。

原因二:生效时间。

按照白宫的官方说法,IPEF在全体成员国内通过至少需要18个月的时间,而且不是互相谈一次,而是所有国家都需要与美国的劳工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进行谈判。

那么问题来了,18个月后是什么日子?

2024年美国大选年。

就算谈判顺利,拜登还顾得上么?如果特朗普归来,管你什么协议,分分钟撕给你看。

综上,即使印太地区的国家希望美国能在该地区保持影响力,但现在的美国,恐怕已经很难给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了,至于IPEF,水中月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