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农村田心村(田心村村民骆玉萍)

美丽农村田心村(田心村村民骆玉萍)(1)

骆玉萍(左一)等田心村妇女在家门口打造花海,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美丽农村田心村(田心村村民骆玉萍)(2)

田心村妇女们辛勤种植的花海,百日菊和粉黛乱子草同时盛开美如画。

□本报记者苏展 通讯员王亚东 文/摄

52岁以前,骆玉萍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去创业。年轻的时候在家种田,或者外出务工,年纪大了就回村里帮儿女带孩子,这是长期以来村里大部分妇女的选择。几年前,50岁的骆玉萍辞掉市区工厂里的工作回到田心村的时候也一样,她原本是回去帮女儿带外孙女的。而两年后,她做了一件令村里人都震惊的事——她要创业,不仅她自己要创业,还要带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创业。

粉黛乱子草是眼下炙手可热的“网红花草”,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从9月中旬开始,桂林人的朋友圈又开始“刷粉”了。近年来,我市“鲜花经济”兴盛起来,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粉黛乱子草人气旺,种植的人自然不少。在七星区朝阳乡丫吉村委田心村,今年这里又新开放了一片粉色花海,经营这处花海的人,正是以骆玉萍为首的十来个留守妇女,她们的平均年龄为50岁。

回想两年前,十来个姐妹坐在村口带孩子的时光,仿佛要轻松一些。在骆玉萍看来,养花并不比养孩子容易。而她们现在不仅白天要打理花园,晚上还要继续带孩子。

村里能外出务工的男人基本都出去了,年轻人更是很少有回村的,留下了这些妇女相互为伴,搭伙做事。提出种花创业也是在一次“集体带娃”的闲聊中。当骆玉萍第一次向姐妹们提出这个建议时,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开玩笑的,而当这个话题多次在闲聊中被提及后,大家觉得“要不就试试呗!”

在“创业”这个词已经泛滥了的今天,对许多人来说,投点钱做点买卖并不算个多大的事儿,而对于这十来个田心村妇女而言,还是需要不小的勇气。她们当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也只是读了小学,对种花更是毫无经验,家里基本都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我们十个里面有九个的家里是反对(种花创业)的。”骆玉萍说。

家里人虽然反对,但是骆玉萍有信心。她的信心来自近几年来自己看到的身边的变化。“最近几年我看到乡村旅游这么火,为什么我们不能试试呢?”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而在骆玉萍居住的七星区朝阳乡,近年来“鲜花经济”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该乡全力打造近郊农旅融合示范点,坚持以“党建 产业”为引领,以特色农业筑牢乡村振兴基础,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并依托城郊地理优势发展休闲体验农业,大力推动旅游休闲观光带,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经济。

“骆玉萍们”行动起来,有人负责找技术,有人租田开荒,有人负责花园管护,有人接待游客……分工到人,有条不紊。

2021年,她们迎来了第一批鲜花盛开。“去年我们只种了百日菊,但规模比较小,所以没多少游客来。一年忙活下来大家白打工不算,平均每个人还亏了万把块钱。”

“我们这里缺水,每天傍晚游客离开后,我们都要挑水浇花。”

“今年上半年又遇到下雨涨水,花草死了一片。”虽然困难重重,但“骆玉萍们”没有想过退缩,她们不断调整方案,通过网络学习种植技术,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帮助指导,决定在花园内种植成片“网红花”粉黛乱子草,花海的面积也扩展到30多亩。经过精心管护,粉黛乱子草长得很茂盛,眼下颜色粉得很娇艳,一旁还有第二年盛开的百日菊,花期约两个月,形成一片迷人的美景。国庆前夕,记者到这里采访时并不是周末假期,但花园入口已经停满了车辆,到访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国庆期间,政府帮着我们宣传,让我们的花园一下子就火了起来。”骆玉萍她们经营的花园一天天走上正轨,收益也在逐渐提高,一些出去打工的男人被吸引回村帮忙打理。骆玉萍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还能在家门口创出一份事业来:“感谢今天这个好时代,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