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

开播第三日,《风起陇西》在电视直播平台的平均收视率为0.55,比前一天的0.49略高,仍远低于央视1套播出的收视率破1的《新居之约》,和央视8套其他两部剧《我在北京,挺好的》、《高兴的酸甜苦辣》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

网络播出的热度数据,《风起陇西》也低于和其同一天开播的《重生之门》(张译、王俊凯主演)。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2)

《新居之约》------阳光、晨曦给大家带来理想新居

新居之约讲述了通透世故、照顾家人、稍显油腻的小型装修公司经理杨光(潘粤明 饰)和大型装修公司天才设计师陈曦 (王鸥 饰)联手为客户打造“理想新居”的故事。

房子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跟房子有关的电视剧不少,《安家》、《心居》、《蜗居》等,但直接讲述装修那些事儿的电视剧题材还是很新颖的

关键是,看剧的同时咱还能了解装修知识、行业规则等,装修时也能充当半个行家,避免犯些低级错误或者掉坑什么的

再说演员阵容,男、女主角分别是潘粤明(48岁)和王鸥。

两人年纪相差八岁,一个已经从俊秀青年变成了略微发福的中年大叔,一个却比之从前更增添了一份大方雅致

潘粤明和王鸥的演技都已经趋向成熟,外形上的差别剧中两人天上地下的人设正好契合。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3)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4)

还有我们熟悉的刘慧芳——凯丽老师,这美丽的造型、强大的气场,想必能给电视剧增色不少。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5)

装修队伍出街的场面颇有混不吝的劲儿,似乎还有那么些喜剧氛围。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6)

这样的电视剧,题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演员演技亮眼,观影感受轻松无压力。

尽管剧情中必然存在不少客户和施工方的冲突,但一定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最终结果,这样更符合观众们客户视角的利益,是大家乐于接受和看到的

收视率破1可谓是众望所归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7)

《风起陇西》收视率不及预期,吐槽几点

画面昏暗,古代已有雾霾?

看看人家《新居之约》的阳光、晨曦,这人名起得就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再看看咱们的谍海诡谲之争,剧情费脑不说,画面也昏黄幽暗。

听听导演怎么说:

那个年代没有电灯,希望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三国时期的真实光线。我们用现代的手段去还原那时候自然光线的戏份,无论是日光、月光、清光、还是烛光,希望能有更贴近自然的氛围,也能让演员可以尽快融入角色。

晚上没有电灯光线暗可以理解,大白天的时候,天也是灰蒙蒙的。难道在那个年代,雾霾就已经如此之严重,暗无天日的

诚然,电视剧的镜头角度和场景转换都处理得很好,但是作为长篇的电视剧,一直都是这种暗调光线的话,观众看剧的体验会变差。

台词古今大杂烩,难道在不停穿越?

台词时而新潮现代,时而古言夹杂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8)

就拿孙令和他姐夫冯膺讨官的那段为例,

孙令说:靖安司不错啊,就管管治安,收收杂费,没什么门槛。荀诩行吗,蔫了吧唧的,我看就是个窝囊废

最后却又来了句“这我省得”表示知道。

虽然常远说这些台词听着倒挺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但作为孙令的话,让人忍不住吐槽:这是今穿古的角色

诸如此类的语言风格贯穿始终,大boss诸葛丞相的这句话:谍战乃诸战之首,要尽快做损失评估。

一句话中古今夹杂的语言风格,真是一时让人难以适应。

导演对此回应:

我不想用一个很板正的方式,去讲一个古代的故事,甚至是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台词。

我们需要去建立跟群众的联系,这次我们是希望让这个故事更有分量。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9)

作为拍摄《绣春刀》等电影的导演,作为专业人士,他特意使用这样的语言风格,目的是使观众更容易接近和理解。

只是观众们买不买账,就不知道了。

蓝格个人觉得,大白话和一些太现代的词,让人容易出戏,感觉不出导演说的那种分量

即使稍微板正一点,咱也听得明白!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0)

人物阵营关系复杂,看两遍能看明白吗?

《风起陇西》的前两集,蓝格看了两遍,才勉强把人物关系捋顺

看第一遍的时候,本来是边看剧边给老妈选母亲节礼物,可两集播完仍搞不懂战队关系,只好再看一遍。

作为强迫症患者,也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全力以赴付出的演员们,再看一遍时也没觉得厌烦,倒是还认认真真地把人物情节捋明白了

弹幕不时飘出这样意义相反的字样

看不过瘾.....

刚开始就看不下去.....

看个剧先预习下,省得关注剧情的时候还得先分神搞清阵营。

感谢《中国电视报》整理的人物谱(有些双面间谍,只以表面派系分类):

蜀汉诸葛派——诸葛亮>杨仪(司闻曹创始人)>冯膺(司闻曹负责人)>陈恭(前间谍)、翟悦 (间谍、陈恭妻子)=荀诩(司闻曹靖安司官员,翟悦表哥、陈恭结义兄弟)

孙令(司闻曹官员,冯膺小舅子)、高堂秉(司闻曹军谋司官员)

蜀汉李严派——李严>狐忠>李邈>黄预

曹魏——郭淮(间军司创始人)、郭刚(天水郡郡守、郭淮侄子)、糜冲(间军司主管)、柳莹。

司闻曹间军司分别为蜀汉和曹魏的军事情报机关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1)

图片来源:中国电视报

诸葛亮主张北伐曹魏,陈恭被派往曹魏做间谍,就是整个战略部署的一小部分。

李严主张征讨孙吴,以取得司闻曹这个情报机关的管理权为起点,和诸葛派进行内部斗争。

了解大的时代背景,就可以明白诸葛boss费尽心思下这盘棋的目的。

诸葛亮生命的最后十年致力于北伐,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他死后29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军征讨蜀汉,刘禅开门投降,蜀汉灭亡。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2)

光明网评:唤醒文化自信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3)

正如光明网评,《风起陇西》这部剧期望塑造出丰满真实可感的历史人物,并将古朴简约的美学气质渗透到方方面面,给观众带来优秀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剧中的人物也在试图表达一种更厚重的思想情感。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4)

陈恭不仅有浪荡、追求自由的侠士气质,还要隐藏锋芒和笼络人心

这么多年的隐忍,他发出了许多有用的情报。

面对敌人和生命的威胁时,在面对珍视的东西和追求的理想、道义的抉择时,支撑他的是什么

不光是侠士的个人义气,更是为国为民的大义。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5)

冯膺看似深沉老道、在官场处事圆滑,贪财媚上,其实心怀忠义,一心光复汉室

剧中的诸葛丞相鞠躬尽瘁,心怀天下,一心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荀诩、翟悦、甚至不同阵营的郭刚都有这样的大义。

也许看剧时,我们可以跳脱出其中的谍中谍、计中计,从大局感受人物的情怀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6)

柳莹终于出场,符合预期吗?

杨颖还没出场,就背上了不小的锅。如果她一人之力能影响收视率的话,只能说能量不小。

原著中的柳莹是酒馆中卖酒的女子,她被荀诩的部下高堂秉所救,而高堂秉奉命去接近她为己方所用。

而电视剧中的柳莹是乐师,被荀诩所救,之后大概会有些朦胧的情感。

看她的出场,柔弱中有着镇定,有些惊艳,基本符合预期。

不过瞪眼式表演法和咬唇式微笑似乎再现了。自身条件在这儿,眼大嘴大的,没办法!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7)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8)

烛龙是谁?

个悬念贯穿始终,原著中是荀诩的同事狐忠。剧中的狐忠是李严的左膀右臂,人设改了不少。

看过原著的人比较多,电视剧中很可能换人了。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19)

嫌疑人很多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20)

1.高堂秉,堂秉和烛龙合起来就是秉烛。

2.陈恭,既是白帝又是烛龙,但感觉地点对不上。

3.李邈,因为替马谡求情遭诸葛亮贬罚,之后成为李严手下。这个打入对手内部的操作似乎有些太明显。

4.孙令,他鬼鬼祟祟偷听冯膺谈话,貌似心无城府、口无遮拦的样子,其实也未必。

5.荀诩,他和诸葛亮颇有渊源,受其直接管理也未可知。

烛龙应该是职位不低但又不是很起眼的人物

答案只有到最后才揭幕了。

看爱看的剧——‬观影习惯和耐心

编剧发文称,作为情节密度高的剧,在电视里的初期收视都不会太高,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耐心都要考虑

编剧的语气很无奈,对央八的预热宣传也有异议。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21)

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耐心确实很重要!

看前几集的时候,没有耐心、不是真爱的人,还真不能坚持看下去

看剧就图个开心,不爱费心力的人干脆果断转台。

对我们来说,看爱看的剧,能看下去不想快进的就是好剧。

聂远表示和白宇拍戏要当心

聂远在采访中说,虽然白宇比他和陈坤小很多(分别小12岁、14岁),但白宇的表现特别稳,稳重、智慧、能力强,和他搭戏要当心,才不会露怯。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22)

不得不说有流量的演员确实能带动部分收视。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23)

蓝格认为:除了这几个吐槽点,不论是剧情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值得一看。

看看原著作者的赞扬和导演的“不胜惶恐”,现在的导演咋都这么难呢

风起陇西在哪台播 风起陇西收视率微升(24)

蓝格/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