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翻译及赏析(经典文言文赏析)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①朕②向③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④戎事,不暇⑤读书比来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⑦,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⑧,莅事⑨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经典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经典文言文翻译及赏析(经典文言文赏析)

经典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①。朕②向③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④戎事,不暇⑤读书。比来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⑦,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⑧,莅事⑨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注释

    学问:学习和询问。

    朕:古代皇帝自称。

    向:过去,早先。

    躬亲:亲自,亲身从事。

    暇:空闲。

    比来:近来。

    君臣父子:指君臣父子之间的相处原则。

    墙面:面对墙壁。比喻一无所知。

    莅(lì)事:处理事情。

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很应该学习和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叛乱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战事,没有空暇来读书。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君臣之间、父子之间相处的原则,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这不是空话。回想起我年轻时的行为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

出处

唐·吴兢(jīng)《贞观政要》

文化常识

一、说“朕”: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是第一人称,表示“我”、“我的”。如,屈原的《离骚》中有“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和至高无上,规定“朕”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自称。

皇帝自称除了“朕”,还有“吾”、“孤”、“寡人”。

二、《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总结了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以备后来君主借鉴。

全书内容广泛,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对于治国安民有重大参考价值。

启发与借鉴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对内文治天下,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被尊为“天可汗”。唐太宗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说“为人大须学问”,人趁着年轻时应该多读书,这样才会早明理,少走弯路。这番话放到现今依然没有过时。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陶冶情操,使我们变得更加有修养。所以,闲暇之余,放下手机,打开一本好书,慢慢地体会其中的乐趣吧。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