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

三皇五帝,三皇基本明确了就是那三个人。五帝的争议就相当大,当然并不是说五帝所有人的争议都大,前两位五帝炎黄是基本没啥争议的,最后收尾的两位五帝,也基本是那高度。关于五帝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第三位五帝人选上。

第三位五帝人选,一共有四位:白帝少昊、水神共工、玄帝颛顼、亳帝高辛(帝喾)。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还是要说回到黄帝头上。第一次将华夏粘合在一起的黄帝,自己本人是牛人,自己的团队有牛人,更气人的是,人家培养出来的孩子还很优秀。

黄帝将蚩尤击败之后,再回首发现桌上已无牌友。天下第一的孤寂感袭来之后,黄帝并没有志得意满,而是正确认识到身下隐藏的危机。

黄帝此时的位置下面,有两个火药桶。一个是南边的苗蛮,蚩尤虽败,苗蛮部落却无法全部将其毁灭,如何善后是摆在皇帝眼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另一个是东边的东夷人,既然你们都可以上牌桌过把瘾,我们东夷人就不行吗?

南蛮和东夷的蠢蠢欲动,带来了黄帝时代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交危机,而黄帝也见招拆招,针对性的开创了一个后世延用数千年的外交手段——联姻。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1)

要不怎么说黄帝是大牛呢?农业、医药、内政、外交,人都是实打实的开拓者和先行者。

不过黄帝时代,虽然母系氏族的光芒已经褪去,不过几千年的沉淀不是说消失就能够彻底消失的。于是乎,后世的联姻一般都是女儿送出去,儿子娶进来。黄帝这里是把儿子送出去,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方案定下来了,就差人选了。其实也根本没得选,此时黄帝能够扛事的儿子就两个,长子少昊,次子昌意。而次子昌意由于结婚的早,已经成家了也不好派他出去。而此时从未上过牌桌的东夷人最为躁动,那就只有先把长子送过去暂时稳住局势吧。

白帝少昊,该你登场了。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2)

作为黄帝长子,他的光芒一直被他父亲所掩盖。此时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自然要好好表现。少昊治东夷,主要方式就一招——同化。而同化带来的后果,也是好坏参半。

先说好的吧,东夷人原本是个非常混乱的部落,少昊到来之后,通过引入华夏部落的技术、历法等,将东夷部落整合成了一个进退有秩序、上下有等级的集合体,使东夷人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华夏部落达到了持平,加快了两个部落的融合速度。

再来说坏的,少昊将东夷部落整合之后,对于华夏部落来说,无疑是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加大了两个部落的融合难度。少昊前期不断有技能输出的时候,这自然不是问题。而当少昊的技能都输出的差不多了,东夷人的反噬就来了。

这种反噬,在之后持续了数千年之久。不过这并不是少昊该考虑的问题,他应该考虑的是目前该怎么办?

作为黄帝的长子,少昊确实也是牛人。但通过他来到东夷之后种种措施,比如提升农业、改进技术等可以发现他终究不如他老爹,至少有一个方面不如——少昊不知兵。

就是因为不知兵,或许也是不够狠吧,当东夷人开始反噬的时候,他就扛不住了。扛不住了怎么办,请老爹帮忙吧。

此时黄帝已经老了,再说他也不可能亲自过来。不过东夷的事也不能不管,此时黄帝环顾四周,巧了,还真有个人可用。自己的一个孙子,年龄不大,水平倒是不错。那就你去帮帮你伯父的忙吧,干的好回来就来坐我这个位置吧。

这个被黄帝点名的孙子,名叫颛顼。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3)

颛顼是昌意的儿子,黄帝的长孙。既然祖父亲自点名要自己去,又给自己画了这么个大饼,那干嘛不去。颛顼提枪上马,直奔东夷而去,刚和少昊见面,就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当时东夷人非常信任占卜,做什么都要通过占卜来完成。搞得巫师能量和地位都非常大,当时正有一个巫师给少昊说,通过占卜发现他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当东夷人的首领了,还是尽早退位的好,弄得少昊很没面子。

少昊被东夷人摆了一道,一时束手无策。眼看局面就要失控,此时恰逢颛顼前来,了解事情经过之后,颛顼冷笑三声,直接上去手起刀落就把这个妖言惑众的巫师给砍了。

颛顼一来就给东夷人搞了这一手血色浪漫,立马就把局面给镇住了。

少昊这些年对东夷人太好了,东夷人开始越来越不把他当回事。可当看到这么强硬的颛顼,直接就拉垮了。在斩巫师立威之后,颛顼做了个简单的走访调研,颁布了第一条命令:

以后都特么别信巫师了,就信老天爷。老天爷天气好的时候就外出干活,天气不好就自己在家反思。以后谁再敢说自己是巫师,别怪爷们对他不客气。

东夷人的反噬被颛顼暂时性压制住了,然而想东夷人就这样老实下来,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好在颛顼除了武的一手,文的一手也是玩得非常溜的。

东夷人老是想要搞事情,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食物不够吃,少昊虽然提升改进了东夷人的农业生产技术,但东夷人口的激增,带来的物质需求却是他无法解决的。

少昊没办法解决的问题,颛顼有办法解决。

当时的人主要是种植一些野生植物,但对野生植物的习性、产量却并没有过多的了解。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很多人种地一年忙到头,收成却寥寥无几。

颛顼通过仔细的选择,在诸多野生植物中选定了三种,作为每家每户首要选择的三种作物。从此大家不再盲目的见什么种什么了,而是有了定位非常准确的选择范围。

可能当时颛顼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决定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但从后世的角度来看,他这个决定实在不可谓不伟大。

他选择出来的三种作物是菽、粟、黍。而这三种作物更通俗的名称是:大豆,小米,高粱。五谷之三,在颛顼这个时代被定了下来,从此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流传了数千年。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4)

这三种作物也对得起颛顼对它们的选择,在产量和质量上,给了当时的人们极大的回馈。饿肚子的问题在很长时间里都不再是问题了,直到人们有更高的追求出现为止。

安抚东夷、发展农业,颛顼的才能在东夷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时黄帝已老,传命颛顼回去继位。

颛顼临走之时,在少昊的孙子中,带走了一个他最喜欢的侄子。这个孩子年龄尚幼,但却长得非常俊美,乃至他的名字都单名一个“俊”字。

这个叫“俊”的孩子,后世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称号——帝喾。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5)

颛顼带着帝喾离开了,少昊永久的留在了东边大地上。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东夷人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变得愈加强盛。也为后世的中原政权,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颛顼回到黄帝处不久,黄帝便即逝世。本该还大有一番作为的颛顼,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就此打住了。

打住颛顼进取步伐的人,叫做共工。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水神。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6)

共工是炎帝的孙子,当初黄帝一个人在最高点风光无限时,曾派出两个人往两个人方向去解决剩下的两个火药桶。

派往东夷的是黄帝长子少昊,少昊最后交卷应该是九十分。毕竟如果没有颛顼,少昊最后有较大的可能是搞不定东夷那一摊子的。

派往南蛮的,就是共工。从共工的角度来看,他得分应该是100分。但是从黄帝继任者颛顼的角度来看,他得分应该是零分。两个角度看完全不一样的分数,其实也一点不奇怪,立场不一样。

就像是有些高考零分作文,文采修辞都是上乘,就是核心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共工,就是在黄帝时期写出完美修辞的零分作文的人。

先来看看共工做了什么事吧,水神水神,顾名思义,共工是靠治水发家的。不过他治的水不是黄河,而是长江。共工自从被黄帝指派到南蛮之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长江水患。

长江,在诸多南方人眼里,是一条比黄河还要“母亲”的母亲河。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垣,水网密布,水流还平缓,怎么看都比黄河更适合母亲这个角色。

然而长江终究不是母亲河,而且出场时间比黄河晚了好几百年。奇怪吗?其实也不奇怪。

长江的优点确实众多,然而却也有一个致命缺点。这个缺点导致长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承担母亲这个角色,而当这个缺点被逐步解决之后,黄河母亲河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

长江这个致命的缺点是瘴气,可能现代人对瘴气的可怕没什么感觉了。不过也不用回到大几千年前了,视野就回到几十年前,杜聿明带着数万人由缅甸经野人山退回国内,死伤居然比战场上死亡的人还多,就对瘴气的可怕可以感知到一二了。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7)

共工也怕瘴气,但黄帝的命令他是不敢不听的。他到达南蛮地区仔细观察之后,发现长江下游水流平缓,然而占地却广。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长江加以治理。

如何治理,共工开创性的开创了筑堤的方式。在长江枯水期,共工带领南蛮族人,在长江下游两岸筑起了堤岸。当丰水期到来之后,长江洪水无法漫过堤坝,只有一路流向大海。

筑堤束水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收窄了江面,空出了大面积的冲积平原以供人们生产居住。二是加快了水流速度,在高速水流日积月累的冲刷之下,南方严重的瘴气被得以稀释,长江流域开始越加变得适合居住。

筑堤治水使得南蛮居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一个人同样使用筑堤治水的方式,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筑堤治水之外,和颛顼类似,共工也在南蛮因地制宜,发现并推广了适合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另一种五谷作物——水稻。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8)

筑堤治水,推广水稻,共工在南蛮地区获得了极高的声望。但是为何他在颛顼时期只能得零分呢?

原因无他,只因共工是炎帝后裔。

少昊颛顼整合东夷,是为了更好的使东夷人和华夏人融合。共工整合南蛮,是为了提升南蛮的整体实力,进而和华夏联盟对抗。

黄帝在时,共工自然不敢造次。现在黄帝都不在了,颛顼你又算哪根葱?

共工心里很不爽,颛顼心情也不怎么样。你们家当年妄图和我爷爷争天下,失败了我爷爷没和你家计较,还给你立大功的机会,你非但不知道感恩,还想和我没上没下的?

当两个各自有着巨大威望男人都看对方不爽时,战争就无可避免了。这场战争的过程乃至名字都没有具体记载,只知道共工败了,颛顼胜了。

共工败的并不是很彻底,只是下了牌桌,身体并没有被毁灭。共工之后的南蛮一直和中原人缓慢的融合,时间前后数千年,远没有东夷人融入华夏人如此痛快。

颛顼胜了也是元气大伤,此后一直到他的生命的尽头,他再未有过任何大动作。生命尽头的颛顼做了人生中最后一件正确的大事,传位给了他的侄子,当年他从东夷带回来的帝喾。

帝喾在位时间大约70年,他在位期间既没有黄帝炎帝时期的波澜壮阔,也没有颛顼时期的血色浪漫。但他同样是这第三位五帝的无可争议的候选人。因为他这一生,做了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第一件事,迁都于亳。从黄帝到颛顼,华夏和东夷南蛮人之间数代的搏杀,天下已是遍地狼藉。帝喾于这个地方重新建都,将原本燥动的人心拉回了生产种地上。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意义却值得大书特书。

第二件事,推广货币。在帝喾时代,人们已经可以对天然的金属如铜等进行简单的加工。帝喾将此类简单合金和贝壳等结合,组成了最早期的货币形式。以物易物的方式开始被冲击,带钱走天下开始慢慢占据市场主流。

三皇五帝的冷知识(第四章从少昊到帝喾)(9)

如果说前两件事都是帝喾的主动作为而影响后世的话,那这最后一件事,就只能算他的无心之举了。第三件事——生出来了优秀的孩子。

生孩子这件事虽然是可控的,但孩子的质量却不是能够掌握的。然而帝喾非常幸运,他至少有三个孩子相当的优秀,优秀到乃至于提升了他在后世的知名度。

这三个孩子分别叫做尧、契、弃。他们几乎都在各自的领域,各自的时代,将各自的功业做到了极致。而作为他们共同的父亲,自然也受到他们的加成而光环倍增。

少昊、颛顼、共工、帝喾,第三位五帝的争议一直存在,相信在之后仍将会一直存在。至于哪一位更合适,就见仁见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